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李彥宏:創業就是受盡挫折 做想做的事

我的創業路

創業並非你們想像中的那麼浪漫, 實際上是非常辛苦的。 1999年年底, 我在矽谷。 當時我下定決心要創業, 我找了很多有創業經歷的過來人聊天,

詢問他們的創業感受和經驗。

每一個人創業確實不太一樣, 但其中都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 創業的過程中都經受了各種各樣的挫折, 無一例外。

所以在我回國創業的時候, 我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到後來實際做的過程中, 即使經歷了困難, 也沒覺得什麼。 因為事情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 也不會因為遇到困難就想著改變主意, 或者考慮其他的發展方向。

創業者要面對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 你能不能挺過這樣的時期。 挺得過來, 就做成了;挺不過來, 就失敗了。 挺得過來的人, 靠的就是激情, 你必須打心眼裡喜歡這樣的東西, 你不要乎別人看不看重, 也不要在乎條件是不是艱苦, 只在乎做的是什麼事情就可以了。

身處其中, 抓住機會

行業發生巨大變動的時候, 新公司應該把握機會。 一家新公司, 要想做起來, 要想成功, 就需要吸取別的公司的教訓。 不少新的公司失敗了, 是因為他們沒有抓住這種機會, 或者他們看到的機會也被老公司發現了, 這樣, 新公司就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2000年百度做第一版搜尋引擎的時候, 可供流覽的中文網頁是800萬個, 現在是8.4億個, 這是多大的變化!所以只有身處其中, 才能夠比別人先明白這些變化, 才能夠抓住機會。 如果在外界蜻蜓點水, 是不大可能抓住這個機會的。

1)要嘗試, 不要怕失敗

我不可能告訴大家下一個五年什麼是最大的機會, 或者什麼是最有潛力的, 但我可以告訴大家, 如果你不嘗試的話,

你一定不是機會的最先發現者。 所以, 你要嘗試, 不要怕失敗, 要闖一闖, 要進入這個領域才能瞭解、才能找到先機。

2)CEO也要不斷學習

在美國, 很多的風險投資投了一個公司後不久就開始更換CEO。 為什麼呢?因為很多創業者在公司規模小的時候做得很好, 公司規模大了卻做不下去了, 因為這個創業者可能是對某一項科技特別感興趣, 或者是對某一個產業方向特別敏感, 但是他不會管很多人, 這時候就需要專業的職業經理人管理公司。

我自己成長的這十年也是不斷學習和不斷轉型的過程。 早期, 基本上所有想法都是我的, 後來就需要有別人幫你出主意, 再後來想辦法讓不同的人協同工作。 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

對CEO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CEO自己也要不斷學習。

當然我並不覺得我是最好的職業經理人。 我沒有讀過MBA, 也不認為我在管理上有很深的造詣, 我只是覺得中國互聯網目前處於在快速變化過程中, 把握方向很重要。 這也正是現在我還做CEO的原因。 你需要去學習相應的技術, 才能保證公司的成功和快速的發展。

3)少承諾, 多兌現

很多人習慣吹牛, 把能做到的事情吹得很大, 做不到的事情說成能實現。 這樣的人越往後做會發現事情越難繼續。 過去承諾的沒能實現, 大家就不願意再相信你。 少許諾, 就是要讓對方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一些;多兌現, 就是在真正做的時候, 做的比說的好。

經歷若干次後, 與你打交道的人, 不管是投資者,

還是員工, 都願意信任你。 再說什麼話的時候, 大家會覺得, 既然你這樣說了, 那肯定就是這個樣子。 信譽建立起來以後, 做事情會越來越容易。 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 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信任你。

4)未雨綢繆, 早融資

你越是有錢的時候越該去融資, 投資者就越願意給你資金, 他會覺得你不是因為沒錢才融資, 而是為了要把公司發展得更好, 這樣投資者感覺比較安全。

在有錢的時候融資, 自己本身也會更有底氣。 如果投資者知道, 你是因為第二天發不出工資來才來借錢, 他們是不會願意把錢給你的。 這就是創業者要注意的融資策略。

不冒險, 就沒機會

百度做到這麼大, 是不是創業就是那麼容易呢?其實我從一開始就一直在強調, 創業一點都不容易,必須要靠理想支撐。百度的發展過程就是一批有共同理想的同人彙聚一起創業的過程。

1)我覺得百度的基因裡本身帶有很大的冒險性質。百度每一次大的決定都是冒了很多的風險的。最初的創業當然就不用說了,是什麼都沒有。2001年業務轉型,從站在網站背後的技術提供商變成了一個面向終端線民的搜尋引擎,相當於把早期的客戶全都得罪了。後來,很多公司想要收購百度,我們堅決拒絕,一定要上市,這也是很冒險的一件事情。

作為一家高速成長的公司,在一個迅速變化的市場環境裡,如果不敢去冒險,其實就沒有機會。

2)不要過早追求盈利,創業者通常犯這樣的錯誤,公司經營了一兩年以後,往往愛通過很多短期行為把報表做得好看,做出盈利來。

但是,任何一次創業,都是一次投資,都是一次孵化,或者說是配置新產業、新領域的過程。如果創業者過早地關注盈利,有可能出現投資冗餘。在市場沒有培育好的情況下,就去摘果子,市場很可能沒法做起來,或者說市場做起來了,自身的競爭力因為缺乏一些長期投入而消失了。

在質疑聲中成長

任何一家創業型的公司,高速成長的過程中引來最多的不是讚譽,而是質疑。十年前,美國的主流媒體一直在質疑微軟,說IBM那麼大的公司,軟體收入比微軟高,為什麼微軟的股票卻比IBM更值錢?一兩年前,穀歌上市,大多數媒體都質疑穀歌憑什麼就值那麼多錢?現在,人們質疑的聲音反而越來越少了。百度成長的過程,其實也是不斷被質疑的過程。

誘惑再大,也要專注

公司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會面臨不同問題,在我看來,越是早期創業,對於產品和技術的把握可能越重要。我覺得百度頭十年做得比較好的最重要原因是我們掌握了正確的產品和技術方向,我們認准了這一條路就走下去了。

百度上市的時候,很多人疑惑,百度憑什麼打敗眾多的競爭對手。秘訣很簡單,就是專注。這麼多年來,百度只做了搜索這一件事情。

百度的首頁非常乾淨,只有一個搜索框。百度發展早期,門戶網站非常熱,後來短信開始賺錢,再後來,遊戲成就了許多互聯網公司。

百度沒有被這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影響。我知道這些領域都很好,都很賺錢,但要同時做很多事情的話,精力就會很分散,也就沒法把事情做好。

如果做其他領域的話,同時做好幾樣業務問題不大。但要做好搜索本身不容易,我對這個實在太瞭解了,在中國也好,美國也好,要做搜索老大,就只能專注於搜索本身。

向前看兩年

創業必須要做新的東西,成熟的東西別人已經做過,也就無從創業;做現在很熱的東西,也肯定沒機會。要試圖判斷兩年之後什麼東西熱,或者若干年之後什麼東西會開始熱,然後從現在開始做,才可能把握住機會。所以要往前看,看趨勢。

但是為什麼看兩年,不是看十年呢?高科技產業瞬息萬變,沒人能夠看到十年之後是什麼樣子。說實話,往前看特別長時間是不現實的。從實際的考慮來說,往前看十年也是不行的。即使你是真的知道這個東西十年之後一定能夠發展壯大,但是沒有一個投資者有等你十年的耐心。

如果做兩三年市場還是不認可,投資者急了,讓你放棄,甚至你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看錯了。做公司,創業,要往前看個兩年左右,這是一個經驗和教訓。

from:投資人說

創業一點都不容易,必須要靠理想支撐。百度的發展過程就是一批有共同理想的同人彙聚一起創業的過程。

1)我覺得百度的基因裡本身帶有很大的冒險性質。百度每一次大的決定都是冒了很多的風險的。最初的創業當然就不用說了,是什麼都沒有。2001年業務轉型,從站在網站背後的技術提供商變成了一個面向終端線民的搜尋引擎,相當於把早期的客戶全都得罪了。後來,很多公司想要收購百度,我們堅決拒絕,一定要上市,這也是很冒險的一件事情。

作為一家高速成長的公司,在一個迅速變化的市場環境裡,如果不敢去冒險,其實就沒有機會。

2)不要過早追求盈利,創業者通常犯這樣的錯誤,公司經營了一兩年以後,往往愛通過很多短期行為把報表做得好看,做出盈利來。

但是,任何一次創業,都是一次投資,都是一次孵化,或者說是配置新產業、新領域的過程。如果創業者過早地關注盈利,有可能出現投資冗餘。在市場沒有培育好的情況下,就去摘果子,市場很可能沒法做起來,或者說市場做起來了,自身的競爭力因為缺乏一些長期投入而消失了。

在質疑聲中成長

任何一家創業型的公司,高速成長的過程中引來最多的不是讚譽,而是質疑。十年前,美國的主流媒體一直在質疑微軟,說IBM那麼大的公司,軟體收入比微軟高,為什麼微軟的股票卻比IBM更值錢?一兩年前,穀歌上市,大多數媒體都質疑穀歌憑什麼就值那麼多錢?現在,人們質疑的聲音反而越來越少了。百度成長的過程,其實也是不斷被質疑的過程。

誘惑再大,也要專注

公司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會面臨不同問題,在我看來,越是早期創業,對於產品和技術的把握可能越重要。我覺得百度頭十年做得比較好的最重要原因是我們掌握了正確的產品和技術方向,我們認准了這一條路就走下去了。

百度上市的時候,很多人疑惑,百度憑什麼打敗眾多的競爭對手。秘訣很簡單,就是專注。這麼多年來,百度只做了搜索這一件事情。

百度的首頁非常乾淨,只有一個搜索框。百度發展早期,門戶網站非常熱,後來短信開始賺錢,再後來,遊戲成就了許多互聯網公司。

百度沒有被這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影響。我知道這些領域都很好,都很賺錢,但要同時做很多事情的話,精力就會很分散,也就沒法把事情做好。

如果做其他領域的話,同時做好幾樣業務問題不大。但要做好搜索本身不容易,我對這個實在太瞭解了,在中國也好,美國也好,要做搜索老大,就只能專注於搜索本身。

向前看兩年

創業必須要做新的東西,成熟的東西別人已經做過,也就無從創業;做現在很熱的東西,也肯定沒機會。要試圖判斷兩年之後什麼東西熱,或者若干年之後什麼東西會開始熱,然後從現在開始做,才可能把握住機會。所以要往前看,看趨勢。

但是為什麼看兩年,不是看十年呢?高科技產業瞬息萬變,沒人能夠看到十年之後是什麼樣子。說實話,往前看特別長時間是不現實的。從實際的考慮來說,往前看十年也是不行的。即使你是真的知道這個東西十年之後一定能夠發展壯大,但是沒有一個投資者有等你十年的耐心。

如果做兩三年市場還是不認可,投資者急了,讓你放棄,甚至你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看錯了。做公司,創業,要往前看個兩年左右,這是一個經驗和教訓。

from:投資人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