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因為筷子破壞環境,西方人要求我們必須使用刀叉?

在西方人還在用沒洗的雙手抓食物吃的時候, 我們就已經使用筷子了...

上百年來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對決:筷子和刀叉到底哪個更好?從環保的角度來說的話,

這個爭論似乎有了結果。

有外國網友因為之前被筷子“折磨”過, 表示:我不會用筷子, 所以都不要用筷子了!!

在過去幾千年裡, 筷子一直都是我們的主要工具, 在我們的腦海裡, 筷子和和中餐是同義詞。 如果這個新的建議被廣泛採納, 有著四千年悠久歷史的筷子的黑暗時期就要來臨了。

筷子的特點是“不變應萬變”, 料想方的扁的, 長的短的, 硬的軟的, 統統可以一夾就起來, 但中國社會的速食化讓筷子逐漸式微, 餐盒上越來越多的餐具變成了刀叉。

而與我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對保護筷箸文化十分重視,把每年8月4日設為‘筷子節’,甚至有韓國人聲稱“筷子是他們祖先的發明”?

中國以前也用刀叉

一開始我們中國祖先也是用刀叉的, 而不是筷子!中國古人一開始就是用刀叉?對, 你沒有看錯, 刀叉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 這不過, 我們管這個叫“匕”。

在我國西北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套骨制餐叉, 距今至少4000年了。 它們出土的時候是在一起的, 說明當時中國已經是成套使用的。

到了戰國時筷子成為餐桌上的主流,從此我們中國人開始大規模地使用筷子了,而刀叉進入到了廚房,很難再登大雅之堂。

而隨著我國網路經濟的高速發展,外賣的規模化變得不可避免,餐具往往也配有刀叉,但比起非常不容易降解的塑膠刀叉,我更傾向於筷子...

而且大多數的餐館和中國家庭都是用的可迴圈利用的筷子,並非一天換一雙,外賣所用的一次性筷子基本都是竹子做的。竹子每天都能長幾英寸,竹子是草的一個種類....

竹子筷子也是可持續發展的。而且很多人出去吃飯以防萬一都會攜帶筷子的,而且都是金屬質的或者塑膠的。諷刺的是,很多木質筷子都是從美國進口的!

刀叉的使用反映著東西方飲食文化差距,在古代,以農業文明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你再拿起筷子,能否感到我們中華文化曾經的輝煌與厚重呢?

本文由 白杞授權發表,並經中國記錄編輯。 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及本頁連結。

說明當時中國已經是成套使用的。

到了戰國時筷子成為餐桌上的主流,從此我們中國人開始大規模地使用筷子了,而刀叉進入到了廚房,很難再登大雅之堂。

而隨著我國網路經濟的高速發展,外賣的規模化變得不可避免,餐具往往也配有刀叉,但比起非常不容易降解的塑膠刀叉,我更傾向於筷子...

而且大多數的餐館和中國家庭都是用的可迴圈利用的筷子,並非一天換一雙,外賣所用的一次性筷子基本都是竹子做的。竹子每天都能長幾英寸,竹子是草的一個種類....

竹子筷子也是可持續發展的。而且很多人出去吃飯以防萬一都會攜帶筷子的,而且都是金屬質的或者塑膠的。諷刺的是,很多木質筷子都是從美國進口的!

刀叉的使用反映著東西方飲食文化差距,在古代,以農業文明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你再拿起筷子,能否感到我們中華文化曾經的輝煌與厚重呢?

本文由 白杞授權發表,並經中國記錄編輯。 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及本頁連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