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汪成保專欄: 可親可敬的雷達

可親可敬的雷達

讀寫人家專欄作者:汪成保

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 我正在家中休息, 本來要去參加朋友的一個聚會, 不知道什麼原因我總是無心情,

就推辭了。 下午4點左右, 收到朋友發來的資訊, 說雷達老師去世了, 頓時我心裡一陣難過……

我與雷達老師的交往頗具戲劇性, 論年齡雷達老師比我父親都大三歲。 所以這種如同父輩般的交往讓我對雷達老師不僅僅是文學藝術上的崇拜, 更是父親般的可親可敬。

2011年, 我離開了工作10餘年的宣傳工作崗位, 到雷達老師的家鄉——新陽鎮工作(時任鎮長)。 就是因在新陽鎮工作也就有了和雷達老師相識相知的緣分了。 當年9月份, 因參加一個在北京舉辦的培訓班, 培訓期間我就一直想著能否去看看雷達老師, 培訓班為封閉式, 培訓期間不許外出, 並且早晚上課。 直到培訓結束後, 第二天下午就要離開北京了, 當晚我還是忍不住給在京的朋友打電話說在離開北京前想去看看雷達老師,

想當面表達家鄉人民對他的問候。 朋友聯繫後說, 雷達老師第二天上午中國作協有個研討會, 但雷達老師聽說是家鄉人來了, 特別高興, 讓我在賓館等著, 他上午會結束後過來看我。

我當時心裡還想雷達老師那麼忙, 來看我的可能不大, 實在見不上就只能以後再見面了。 但讓我沒有想到的是, 雷達老師真的來了。 第二天中午, 時年已經68歲過了的雷達老師開著一輛帕薩特來我住宿的賓館看我。 記得一見面, 雷達老師第一句話是笑著說:“我家鄉的鄉長年輕啊!”我們一起參加培訓的同事聽說雷達老師來了, 大家紛紛跑過來, 我們都圍在雷達老師身邊, 說長道短, 倍感親切, 沒有絲毫的陌生感。 雷達老師說, 上午中國作協有個研討會, 結束後本來還要吃飯, 他對主辦方說:“家鄉的鄉長來了, 我得趕過去看看。 ”就這樣他自己開車直奔我住的賓館。

雷達老師說話幽默詼諧, 他說, 在他心目中鄉長應該年齡很大, 沒想到我這個鄉長年齡小。 他還關心地問我, 新陽鎮現在的發展變化如何?交通、吃水、住房條件怎麼樣?有啥產業等。 我一一作了回答。 我還表達了家鄉人民希望他能回來看看家鄉的發展變化, 他說好多年沒有回家鄉了, 以後爭取回去看看。 在賓館見面就半小時左右,

雷達老師說他下午還有工作, 我們下午也就離開北京回天水了, 我們送雷達老師到樓下, 握手告別。

2013年6月1日, 雷達老師在他的母校蘭州大學舉辦“雷達的文學評論與中國化批評詩學建設研討會”, 當時新陽鎮政府正在籌建新陽小學百年校慶活動, 我專門到蘭州參加了雷達老師在蘭州大學舉辦的研討會。 由於事前沒有來得及告訴雷達老師, 直到研討會開始時, 有朋友告訴雷達說, 你家鄉的鎮長也來參加你的研討會來了。 參加當天研討會的可謂都是名家雲集, 李敬澤、賈平凹、白燁、劉震雲、閻晶明等都在主席臺就座, 研討會由時任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程金城主持, 會場內更是座無虛席。 雷達老師在最後發言時, 他在對參加當天研討會的領導、嘉賓和蘭州大學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後,還專門說,聽說今天我家鄉的鄉長也來參加我的研討會來了。雖然還沒有和我見面,但我感覺到時年已經70歲的雷達老師在那種場合專門說家鄉來人參加他的研討會,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一種內心無比的高興和自豪。

2013年的夏天,天水遭遇多年不遇的洪澇災害。新陽鎮也多處受災,道路被洪水沖毀,部分農田受損,個別村民的房屋院落進水。雷達老師的村莊——新陽鎮王家莊雷家巷道當時還沒有硬化,雷達老師老家的院子同樣受到洪水威脅,部分圍牆倒塌,房屋進水,一座多年的老式大門也岌岌可危。雷達老師的侄子雷進習找我反映受災情況,我隨即到現場查看。看到的是滿院的荒蕪和雜草,由於多年沒有住人,通往北房屋裡的屋簷下佈滿了蜘蛛網。雷進習對我說,雷達老師聽說他家的大門要倒了,老家的大門倒了總不是個好事情,讓他想辦法修一下。就是這個時候,我突然萌發出一個修建雷達舊居的想法來。新陽鎮文化發達,名人輩出,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霍松林、西南大學著名花鳥畫家郭克、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等都是新陽鎮人。中國小說學會會長、著名文學評論家雷達先生同樣是文壇巨匠,都是新陽鎮的驕傲。

後來,我專門就修建雷達舊居到北京和雷達老師進行了溝通。在去北京前,我給雷達老師打電話說帶點啥東西,雷達老師在電話裡說,啥都不帶,要帶就帶些家鄉的漿水或者家鄉的辣椒面。

在北京的南五環華威北裡,我和雷達老師就修建舊居進行了溝通。雷達老師當時說,修建舊居他同意,只是工程量大,怕給我添麻煩。我說全力以赴修建舊居,將來舊居建成後不僅僅是新陽鎮的,既是天水的,更是全國的。在華威北裡,雷老師還給我講他小時候掉進磨房的水渠裡,被同村的一個人救上來了。還給我講他小時候在村裡被騾子踢破了額頭,有一個疤痕,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疤痕才沒有了。而這些故事後來在他的散文《新陽鎮》裡面也都寫進去了。

2013年10月2日,新陽鎮隆重舉行了新陽小學(現溫集初中)百年校慶活動,這在天水市範圍內也為數不多,新陽小學(現溫集初中)創辦於1913年,百年老校培養出來了更多的專家、學者、教授、博導、書畫家等。由於校慶是在國慶放假期間,所以一大批新陽籍在外工作人士回來參加了校慶,體現了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和優良傳統。校慶活動結束後,我們結合災後重建工作,對王家莊的雷家巷道進行了硬化,雷達舊居同時起步建設。經過兩個多月的建設,雷達舊居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圍牆、大門、照壁都重新進行了修建,對院子進行了鋪墊和硬化,對北房進行了整體維修加固。11月中旬,著名作家秦嶺先生從天津赴新陽鎮王家莊考察探訪雷達舊居,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合理建議。秦嶺先生成為全國知名作家中第一位來參觀雷達舊居的作家。

當年底,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為雷達舊居題字“雷達先生舊居”,同時還做了一首詩,這首詩我一直記憶猶新:

麥積山上佛光開,

猛士荷戟獨徘徊。

滿腹心事誰能解?

雷聲滾滾達人來。

雷達老師一直很配合我修建舊居的事,他把莫言老師題寫的字用微信照片給我傳了過來,我說特別好,將儘快製作“雷達先生舊居”的牌匾,同時要把莫言老師寫的詩刻在照壁上。我把雷達與母親小時候的照片專門放大沖印後,掛在維修後的房子裡。也陳列了一些雷達小時候用過的飯桌、衣架等物品。可以說雷達先生舊居一期工程已經完成,人們來參觀、拜謁雷達先生舊居已經條件成熟。我和雷達先生溝通後,二期工程雷達陳列館建起後將陳列雷達先生收藏的部分書畫作品。還要建設雷達書屋,陳列全國文學作家郵寄給雷達先生的書籍,讓雷達先生舊居成為天水乃至全國的一個人文景點,也成為全國作家前來天水進行文學采風的基地。

2014年6月22日,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召開,雷達被組委會列為嘉賓邀請參加節會活動。6月20日下午,雷達從北京坐火車來天水,在火車上,雷達對同行的朋友念叨說:“不知道成保這次參加活動不?”因為此時的我,因工作變動已經調離新陽鎮了。朋友打電話給我說:“雷老師在火車一直念叨你著哩。”此時的我,突然一種有被父輩般寵愛的感覺。第二天恰逢星期六,早上7點雷達老師火車到達天水,我在車站去迎接了雷達老師,雷達老師看見我來了,握手時說:“成保,我們終於在天水見面了。”

在下榻的賓館裡,雷達老師匆匆吃完早點,也沒有顧得上休息就趕赴新陽鎮了,一是他24年沒有回老家了,回家的心情特別迫切;二是下午4點前要到節會辦報到,只有上午半天自由時間。我陪同雷達老師去了新陽鎮的鳳凰山,鳳凰山海拔1985米,是距離天水市最近、海拔最高的山,也因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先生是鳳凰山人(現歸新陽鎮管轄)而出名,這一次或許是雷達老師最後一次登上家鄉的名山了。那天天氣雖是夏天,但海拔高,雷達老師還一直穿著外套,精神狀態特別好,也格外高興。鳳凰山下來,過渭河,直接到王家莊,村民們聽說雷達回來了,早早地等候在村口迎接雷達。村委會也在雷達舊居院子裡撐起了遮陽傘,村民們拉著雷達老師的手,親切地問這問那。雷達老師還專門看了看舊居的圍牆和大門,在維修後的房子裡看了陳列的照片和他小時候使用過的物品,尤其看到他和他母親的照片後,驚奇地問我:“你那裡來的這照片,我都沒有。”天水日報記者還專門寫了一篇《雷達還鄉記》的文章,並配發了好幾張照片。這是雷達老師24年後,回到小時候生活過的院子裡,也是雷達老師最欣慰最開心的時刻了。雷達老師滿足了鄉親們要求合影的願望,我記得當時有幾名甘肅隴南市康縣的文學愛好者專門從隴南開車前來王家莊和雷達老師合影,讓雷達老師簽名留念。

2015年11月,我去北京出差,當時北京迎來第一場大雪,我給雷達老師打電話說,我來北京了,如果您在家我過來看看您。雷達老師聽說我來北京了,說他在家,只是北京大雪,道路可能不方便,讓我注意安全。我到時雷達老師已經在樓下等我,上樓前他在報箱裡取上他的《文藝報》。大雪時節,華威北裡,我和雷達老師交流了一上午,他給我講當前的文學現狀,講賈平凹和莫言的小說,也因一些小說的故事情節讓我們倆個盡情地開懷大笑。雷達老師送過我幾本他的散文集,並在新出版的《皋蘭夜語》上認真的簽上了“成保先生閑覽,雷達,2015年11月”,說如果我喜歡的話以後出新書了還給我送他的書。

一位文學巨匠、一位已經72歲的老人,把我卻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的百般呵護,那是我最後一次和雷達老師暢談,也是我向雷達老師、向一位文學大師取經學習、接受鼓舞和讓我洗禮的一回。此後我從一個熱愛文學的人轉變成為開始關注文學的人,在工作之餘接近瘋狂般的讀文學書籍。然而,當我已經離不開文學時,我可親可敬的雷達老師卻突然離我而去了。雷達老師,我多麼還想在華威北裡,聽您給我講中國的文學啊!我的手機裡再也收不到您給予我鼓勵的資訊了,您答應好的新書《雷達觀潮》上您還沒有給我簽名呢。

斯人已去。雷達老師,您雖然走了,我心裡卻永遠懷念您!

他在對參加當天研討會的領導、嘉賓和蘭州大學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後,還專門說,聽說今天我家鄉的鄉長也來參加我的研討會來了。雖然還沒有和我見面,但我感覺到時年已經70歲的雷達老師在那種場合專門說家鄉來人參加他的研討會,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一種內心無比的高興和自豪。

2013年的夏天,天水遭遇多年不遇的洪澇災害。新陽鎮也多處受災,道路被洪水沖毀,部分農田受損,個別村民的房屋院落進水。雷達老師的村莊——新陽鎮王家莊雷家巷道當時還沒有硬化,雷達老師老家的院子同樣受到洪水威脅,部分圍牆倒塌,房屋進水,一座多年的老式大門也岌岌可危。雷達老師的侄子雷進習找我反映受災情況,我隨即到現場查看。看到的是滿院的荒蕪和雜草,由於多年沒有住人,通往北房屋裡的屋簷下佈滿了蜘蛛網。雷進習對我說,雷達老師聽說他家的大門要倒了,老家的大門倒了總不是個好事情,讓他想辦法修一下。就是這個時候,我突然萌發出一個修建雷達舊居的想法來。新陽鎮文化發達,名人輩出,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霍松林、西南大學著名花鳥畫家郭克、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等都是新陽鎮人。中國小說學會會長、著名文學評論家雷達先生同樣是文壇巨匠,都是新陽鎮的驕傲。

後來,我專門就修建雷達舊居到北京和雷達老師進行了溝通。在去北京前,我給雷達老師打電話說帶點啥東西,雷達老師在電話裡說,啥都不帶,要帶就帶些家鄉的漿水或者家鄉的辣椒面。

在北京的南五環華威北裡,我和雷達老師就修建舊居進行了溝通。雷達老師當時說,修建舊居他同意,只是工程量大,怕給我添麻煩。我說全力以赴修建舊居,將來舊居建成後不僅僅是新陽鎮的,既是天水的,更是全國的。在華威北裡,雷老師還給我講他小時候掉進磨房的水渠裡,被同村的一個人救上來了。還給我講他小時候在村裡被騾子踢破了額頭,有一個疤痕,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疤痕才沒有了。而這些故事後來在他的散文《新陽鎮》裡面也都寫進去了。

2013年10月2日,新陽鎮隆重舉行了新陽小學(現溫集初中)百年校慶活動,這在天水市範圍內也為數不多,新陽小學(現溫集初中)創辦於1913年,百年老校培養出來了更多的專家、學者、教授、博導、書畫家等。由於校慶是在國慶放假期間,所以一大批新陽籍在外工作人士回來參加了校慶,體現了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和優良傳統。校慶活動結束後,我們結合災後重建工作,對王家莊的雷家巷道進行了硬化,雷達舊居同時起步建設。經過兩個多月的建設,雷達舊居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圍牆、大門、照壁都重新進行了修建,對院子進行了鋪墊和硬化,對北房進行了整體維修加固。11月中旬,著名作家秦嶺先生從天津赴新陽鎮王家莊考察探訪雷達舊居,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合理建議。秦嶺先生成為全國知名作家中第一位來參觀雷達舊居的作家。

當年底,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為雷達舊居題字“雷達先生舊居”,同時還做了一首詩,這首詩我一直記憶猶新:

麥積山上佛光開,

猛士荷戟獨徘徊。

滿腹心事誰能解?

雷聲滾滾達人來。

雷達老師一直很配合我修建舊居的事,他把莫言老師題寫的字用微信照片給我傳了過來,我說特別好,將儘快製作“雷達先生舊居”的牌匾,同時要把莫言老師寫的詩刻在照壁上。我把雷達與母親小時候的照片專門放大沖印後,掛在維修後的房子裡。也陳列了一些雷達小時候用過的飯桌、衣架等物品。可以說雷達先生舊居一期工程已經完成,人們來參觀、拜謁雷達先生舊居已經條件成熟。我和雷達先生溝通後,二期工程雷達陳列館建起後將陳列雷達先生收藏的部分書畫作品。還要建設雷達書屋,陳列全國文學作家郵寄給雷達先生的書籍,讓雷達先生舊居成為天水乃至全國的一個人文景點,也成為全國作家前來天水進行文學采風的基地。

2014年6月22日,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召開,雷達被組委會列為嘉賓邀請參加節會活動。6月20日下午,雷達從北京坐火車來天水,在火車上,雷達對同行的朋友念叨說:“不知道成保這次參加活動不?”因為此時的我,因工作變動已經調離新陽鎮了。朋友打電話給我說:“雷老師在火車一直念叨你著哩。”此時的我,突然一種有被父輩般寵愛的感覺。第二天恰逢星期六,早上7點雷達老師火車到達天水,我在車站去迎接了雷達老師,雷達老師看見我來了,握手時說:“成保,我們終於在天水見面了。”

在下榻的賓館裡,雷達老師匆匆吃完早點,也沒有顧得上休息就趕赴新陽鎮了,一是他24年沒有回老家了,回家的心情特別迫切;二是下午4點前要到節會辦報到,只有上午半天自由時間。我陪同雷達老師去了新陽鎮的鳳凰山,鳳凰山海拔1985米,是距離天水市最近、海拔最高的山,也因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先生是鳳凰山人(現歸新陽鎮管轄)而出名,這一次或許是雷達老師最後一次登上家鄉的名山了。那天天氣雖是夏天,但海拔高,雷達老師還一直穿著外套,精神狀態特別好,也格外高興。鳳凰山下來,過渭河,直接到王家莊,村民們聽說雷達回來了,早早地等候在村口迎接雷達。村委會也在雷達舊居院子裡撐起了遮陽傘,村民們拉著雷達老師的手,親切地問這問那。雷達老師還專門看了看舊居的圍牆和大門,在維修後的房子裡看了陳列的照片和他小時候使用過的物品,尤其看到他和他母親的照片後,驚奇地問我:“你那裡來的這照片,我都沒有。”天水日報記者還專門寫了一篇《雷達還鄉記》的文章,並配發了好幾張照片。這是雷達老師24年後,回到小時候生活過的院子裡,也是雷達老師最欣慰最開心的時刻了。雷達老師滿足了鄉親們要求合影的願望,我記得當時有幾名甘肅隴南市康縣的文學愛好者專門從隴南開車前來王家莊和雷達老師合影,讓雷達老師簽名留念。

2015年11月,我去北京出差,當時北京迎來第一場大雪,我給雷達老師打電話說,我來北京了,如果您在家我過來看看您。雷達老師聽說我來北京了,說他在家,只是北京大雪,道路可能不方便,讓我注意安全。我到時雷達老師已經在樓下等我,上樓前他在報箱裡取上他的《文藝報》。大雪時節,華威北裡,我和雷達老師交流了一上午,他給我講當前的文學現狀,講賈平凹和莫言的小說,也因一些小說的故事情節讓我們倆個盡情地開懷大笑。雷達老師送過我幾本他的散文集,並在新出版的《皋蘭夜語》上認真的簽上了“成保先生閑覽,雷達,2015年11月”,說如果我喜歡的話以後出新書了還給我送他的書。

一位文學巨匠、一位已經72歲的老人,把我卻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的百般呵護,那是我最後一次和雷達老師暢談,也是我向雷達老師、向一位文學大師取經學習、接受鼓舞和讓我洗禮的一回。此後我從一個熱愛文學的人轉變成為開始關注文學的人,在工作之餘接近瘋狂般的讀文學書籍。然而,當我已經離不開文學時,我可親可敬的雷達老師卻突然離我而去了。雷達老師,我多麼還想在華威北裡,聽您給我講中國的文學啊!我的手機裡再也收不到您給予我鼓勵的資訊了,您答應好的新書《雷達觀潮》上您還沒有給我簽名呢。

斯人已去。雷達老師,您雖然走了,我心裡卻永遠懷念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