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建華:高考改革核心任務要讓學生具有終生發展的能力

中國教育線上訊 4月14日, 由中國教育線上、新東方優能中學教育主辦的“新中高考改革背景下課程改革與人才培養(山東站)”論壇在山東省實驗中學舉行。

會上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周建華以“高考新政下人大附中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為主題, 分享了人大附中在核心素養落地上的實踐與探索, 給出了寶貴的借鑒方法。

首先, 他講到教育的三個功能:一個是工具性價值, 傳承人類文明;一個是社會性的價值, 為未來社會準備人才;一個是個體性價值, 為個體在未來社會的美好生活做好準備。

所以世界各國都在研究, 面向未來我們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未來社會知識經濟, 資訊化, 全球化是顯著特徵。 複雜多變不確定, 又是另外一個重要的特點, 所以未來的社會, 唯一能確定的就是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所以各個國家都在研究面向未來。

新的時代, 教育的核心任務要讓學生具有終生發展的能力, 同時要適應時代的要求。 所以現在基礎教育的重要目標, 就是要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因此教育部也發佈了一系列文件, 課程方案有一些重要變化, 課程標準也有一些變化,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新高考課程改革人才培養, 這幾塊交叉在一起最核心的就是核心素養。

總結一下, 國家頒佈了一系列檔以後,

包括當前的形勢, 一個目標, 兩個核心, 一體化的德育體系, 加四個關鍵能力:關鍵能力, 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 這就是我們現在育人的總的要求。

他總結到:新高考特點主要是四個方面:一個是取消文理分科, 實行走班制, 實行新的考試時間與方式, 實行綜合素質評價。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 周建華

最後他分享了人大附中在核心素養的落地上主要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實踐:

第一在教育目標的升級中落實, 從原來框架里加上正確的價值觀念。 體現在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 以及道德教育、社會責任教育、法治教育, 加強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 同時剛才提到的四大精神的教育。

第二在實施了新的課程改革以後, 我們研究上海和浙江的改革情況, 後來我們發現重要的體會, 不能把所有的老師捆在新高考新課程的受限工作裡。

人大附中的一線老師只抓兩點, 一個是突出學科育人, 一個是深化課堂教學, 其他我們組成相應的專業共同體去研究。

課程體系的建設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要有內涵結構, 如果課程結構比育人目標的結構少的話, 結構性的缺失一定有功能性的缺失。 二是課程的實施, 也就是課堂教學要體現辦學思想, 尊重個性化選擇。 協力廠商面就是課程評價。

下面談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當中落實核心素養, 一個是變革教學設計理念, 一個是轉變教學思維方式, 重塑教與學的文化, 創新教學範式。 在具體操作的時候, 怎麼去做呢?個體層面要求老師拿出優秀課例, 備課組層面要經驗概括, 課例基礎上的經驗概括。 課例出的多的老師還要總結怎麼去組織工作的,

在教研組層面和學校層面注重規律揭示, 用理論框架來反思經驗。 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三個方面的問題, 是學習結果有用處, 學習過程有意義, 學習方式要改革。

還有一個方面是, 我們要文化打破, 打破組織的禁錮, 組織形式, 權威和身份。 打破制度的禁錮, 不檢查老師貝殼筆記, 不檢查教師聽課筆記, 不檢查教師作業批改, 也不要求老師坐班。 人大附中學校文化上也注重打破功利文化, 我們有個生物學的博士, 他對必修課不太感興趣, 後來我們把他的必修課停了, 讓他帶學生做科研, 他又和美術老師跨界, 讓學生學會畫植物的插圖, 而且出了一本書叫《食蟲植物》, 現在他們的研究已經達到相當的高度。

我們的啟示是,一定要給學生豐富的成長經歷,學生的成長經歷是學生成長最重要的載體。我們現在的在校生到2035年,分別是30多歲和四五十歲,是這兩個目標的兩步走的主力軍,所以要為孩子的美好未來和國家和民族的美好未來共同奮鬥。

我們的啟示是,一定要給學生豐富的成長經歷,學生的成長經歷是學生成長最重要的載體。我們現在的在校生到2035年,分別是30多歲和四五十歲,是這兩個目標的兩步走的主力軍,所以要為孩子的美好未來和國家和民族的美好未來共同奮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