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級建造師專案管理之第四章考點梳理2

26、施工條件品質控制就是4M1E控制, 施工效果品質控制是屬於事後品質控制。

27、工序必須進行 現場品質檢測合格後 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的有: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建築幕牆、鋼結構及管道工程。 不包括砌體工程、

28、施工作業品質的監控主體包括: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品質監督單位。

29、現場品質檢查的方法:目測法(看摸敲照)、實測法(靠量吊套)、實驗法(理化試驗無損試驗)

30、設計與施工的協調內容:設計聯絡、設計變更、設計交底圖紙會審、設計現場服務。

31、材料設備是構成工程實體的基礎。

32、施工的品質驗收主要是檢驗批和分項、分部工程的品質驗收。

檢驗批是工程驗收的最小單元。 工序是施工資料控制的基礎和核心。

33、檢驗批合格的標準:主控專案和一般專案抽樣檢驗合格、有完整施工操作依據品質檢查記錄。 監理工程組織驗收。

34、分項工程合格標準:所含檢驗批均合格、有完整的品質驗收記錄。 監理工程師組織驗收。

35、分部工程合格標準:所含分項工程均合格、品質控制資料應完整、有關安全功能的抽測結果符合有關規定、觀感品質驗收符合要求。 總監組織驗收。

36、單位工程合格標準:所含分部子分部均驗收合格、品質控制資料應完整、所含分部的有關安全功能的抽測結果符合有關規定、主要功能的抽查結果符合要求、觀感品質驗收符合要求。

預驗收總監組織, 竣工驗收建設單位組織驗收。

觀感品質驗收的等級:好、一般、差。

37、竣工驗收7天前建設單位通知品質監督站來參加。 驗收時間、地點、驗收組名單。

38、建設單位在工程竣工驗收15天后報主管部門備案。

39、工程品質事故的分類: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事故四級。 死亡人數:3-10-30;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5000萬-1億。 重傷人數:10-50-100。 3個區間分清楚。

40、施工事故發生的原因:技術原因(計算失誤結構設計方案不行)、管理原因(管理體系不完善)、社會經濟原因(社會不正之風違法違規行為、無證、邊設計邊施工)、人為事故自然災害原因。

41、事故發生後, 事故現場有關人員立即向建設單位負責人報告。 建設單位負責人1小時內報告縣級主管部門,

然後逐級上報, 每級不超過2個小時。

42、事故調查報告的主要內容:專案名稱和參建單位、事故發生經過和事故救援情況、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事故檢測報告和技術分析報告、事故發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質、事故責任的認定和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建議、事故防範和整改措施。

43、品質問題不作處理的情況:不影響結構安全使用功能、後道工序可以彌補的、檢測單位鑒定合格、設計單位核算滿足要求的。

44、返修處理情況:經過整改可以達到要求的。 加固處理:針對危及結構安全的品質缺陷。

45、返工處理:品質缺陷經過返修、加固處理扔達不到要求的, 必須採取返工處理。

比如砌築牆體同時發現窗戶位置不對, 可以返工處理。

46、數理統計方法:分層法、因果分析突發、排列圖法、長條圖法、分部圖法、檢查表法。

47、分層法:根據管理的需要和統計目的分為:按施工時間、地區或施工部位、產品材料、檢測方法、作業組織、工程類型、合同結構等來劃分。

作業組織有:工法、班組、工長、工人、分包商。 總承包、專業分包、勞務分包。

48、因果分析圖法:看列表就是樹杈法。 4M1E。 一個品質特性或一個治療問題使用一張圖。

49、排列圖法:又稱ABC分類管理法:看附件 0-80%是A類問題就是主要問題。 80-90%是B類問題就是次要問題, 90-100%是C類問題就是一般額問題。

50、長條圖法:用途:各種圖表的原因。

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 正常現象, 如設備自然磨損。 系統性原因:可避免, 異常因素如人為因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