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六安:這個縣三景區列入省級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日前, 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等十家單位聯合發出《關於印發安徽省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通知》, 全省共53處景區列入省級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其中霍山縣三處。

分別是:

霍山縣佛子嶺風景區及諸佛庵暴動紀念館

霍山縣漫水河鎮西鎮暴動紀念館

霍山縣安徽紅色區域中心紀念園

霍山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 皖西革命根據地的核心,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 霍山地處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千里躍進, 將軍故里”(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嶽西—安慶)的中心位置, 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霍山縣佛子嶺風景區及諸佛庵暴動紀念館

“新中國第一壩”佛子嶺水庫全景

佛子嶺水庫被譽為“新中國第一壩”“亞洲第一壩”“遠東第一高壩”, 在共和國水利水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壩上留有毛澤東主席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這裡深深刻印著第一代党和國家領導人的身影和足跡, 這裡有厚重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郭沫若、劉海粟、關山月、吳作人、陳登科等文藝界人士為佛子嶺留下了眾多作品, 還有那為新中國培養大批水利水電人才的“佛子嶺大學”、以及老一輩治淮人的精神。 在歷史的長卷中, 佛子嶺水庫書寫了不僅屬於自己, 也屬於共和國的榮耀和輝煌。

1958年毛主席視察安徽, 在合肥省博物館參觀佛子嶺連拱壩模型

毛主席給佛子嶺水庫職工子女小學學生回信

1958年春朱德委員長親臨佛子嶺水庫視察

劉伯承元帥親臨佛子嶺水庫視察

朱德、劉伯承下榻處

安徽省第一條110KV輸電線路(佛子嶺-合肥)

佛子嶺水庫第一次發揮攔洪作用

佛子嶺水庫溢洪道洩洪

佛子嶺水庫展館

新中國第一台1000千瓦水輪發電機水渦輪

劉海粟手書紀念亭建庫紀念碑

今日佛子嶺,舊貌換新顏。多少文人騷客在緬懷歷史同時,也沉醉於她的浪漫情懷。

霍山縣諸佛庵暴動紀念館

諸佛庵鎮是“諸佛庵兵變”“桃源河暴動”的發起地,是進行革命歷史傳統遊的理想之地。1929年5月諸佛庵民團起義,在皖西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拉開了六霍起義的序幕,成為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三大起義之一。

劉淠西雕像

烈士紀念碑

淠西廣場

西鎮暴動紀念館

西鎮暴動紀念館位於霍山縣漫水河鎮,始建於1978年4月,館內陳列革命文物近千件,以紀念691位有名烈士和眾多的無名烈士,一直是霍山縣最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館內不僅展示了革命先烈的遺物、遺像、兵器、生平事蹟及暴動的文獻資料、歷史照片和繪畫等 ,還利用現代的聲、光、電學科技,幻影成像,生動地再現了當年威武雄壯的暴動歷史畫面,電子獻花、電子簽名留言可以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另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党和國家領導人為紀念霍山革命的題字、題詞等,實乃為全國獨有珍品。

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紀念園

紀念園分山上、山下兩個部分,山下為安徽紅色區域中心紀念園廣場,命名為“紅源廣場”,主要包括9個部分:滾滾洪流、八塊革命史記牆、四個第一歷史豐碑柱、安徽紅色區域中心地圖、大別山革命英雄群雕、大別山革命史浮雕牆、舒傳賢烈士塑像、英烈牆與烈士墓、碑廊。山上部分主要包括:安徽紅色區域中心紀念館、六霍起義紀念亭、傳賢亭、淠西亭等4個部分。

六霍起義紀念塔銘牌

霍山縣第一任書記、六霍暴動總指揮、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三師組建者舒傳賢烈士全身塑像

舒傳賢當年回鄉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場景

千里躍進大別山場景

霍山有“三個5萬多”的無私奉獻史。革命戰爭時期,5萬多霍山兒女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獻出寶貴生命;新中國成立後,為建設佛子嶺、磨子潭、白蓮崖三大水庫,5萬多霍山兒女成為庫區移民,5萬多畝耕地良田被淹沒,縣域三分之二以上面積成為庫區。新時期,作為合肥等城市的“大水缸”,霍山人民依然為區域生態和飲水安全做著巨大貢獻。可以說,“犧牲奉獻、永跟黨走”是霍山乃至大別山精神的核心內涵。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安徽省第一條110KV輸電線路(佛子嶺-合肥)

佛子嶺水庫第一次發揮攔洪作用

佛子嶺水庫溢洪道洩洪

佛子嶺水庫展館

新中國第一台1000千瓦水輪發電機水渦輪

劉海粟手書紀念亭建庫紀念碑

今日佛子嶺,舊貌換新顏。多少文人騷客在緬懷歷史同時,也沉醉於她的浪漫情懷。

霍山縣諸佛庵暴動紀念館

諸佛庵鎮是“諸佛庵兵變”“桃源河暴動”的發起地,是進行革命歷史傳統遊的理想之地。1929年5月諸佛庵民團起義,在皖西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拉開了六霍起義的序幕,成為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三大起義之一。

劉淠西雕像

烈士紀念碑

淠西廣場

西鎮暴動紀念館

西鎮暴動紀念館位於霍山縣漫水河鎮,始建於1978年4月,館內陳列革命文物近千件,以紀念691位有名烈士和眾多的無名烈士,一直是霍山縣最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館內不僅展示了革命先烈的遺物、遺像、兵器、生平事蹟及暴動的文獻資料、歷史照片和繪畫等 ,還利用現代的聲、光、電學科技,幻影成像,生動地再現了當年威武雄壯的暴動歷史畫面,電子獻花、電子簽名留言可以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另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党和國家領導人為紀念霍山革命的題字、題詞等,實乃為全國獨有珍品。

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紀念園

紀念園分山上、山下兩個部分,山下為安徽紅色區域中心紀念園廣場,命名為“紅源廣場”,主要包括9個部分:滾滾洪流、八塊革命史記牆、四個第一歷史豐碑柱、安徽紅色區域中心地圖、大別山革命英雄群雕、大別山革命史浮雕牆、舒傳賢烈士塑像、英烈牆與烈士墓、碑廊。山上部分主要包括:安徽紅色區域中心紀念館、六霍起義紀念亭、傳賢亭、淠西亭等4個部分。

六霍起義紀念塔銘牌

霍山縣第一任書記、六霍暴動總指揮、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三師組建者舒傳賢烈士全身塑像

舒傳賢當年回鄉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場景

千里躍進大別山場景

霍山有“三個5萬多”的無私奉獻史。革命戰爭時期,5萬多霍山兒女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獻出寶貴生命;新中國成立後,為建設佛子嶺、磨子潭、白蓮崖三大水庫,5萬多霍山兒女成為庫區移民,5萬多畝耕地良田被淹沒,縣域三分之二以上面積成為庫區。新時期,作為合肥等城市的“大水缸”,霍山人民依然為區域生態和飲水安全做著巨大貢獻。可以說,“犧牲奉獻、永跟黨走”是霍山乃至大別山精神的核心內涵。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