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三亞食帖——史上最值得收藏的“三亞美食攻略”,如果你的胃需要

在三亞早起是間美事。 三亞河緩緩流過, 將老城區切分。 沿著河岸跑上幾公里, 大口呼吸, 進入肺部的都是內陸城市人奢望不得的潔淨空氣。

眺望不遠處的白鷺公園, 點點潔白立於樹稍, 掠過河面, 寧靜而祥和。 不同於夜晚閃亮吵鬧的城市, 清晨的三亞尚未醒來, 好似回到多年以前那座小漁港的靜美時光。

漫步舊城區, 不知不覺便能走到第一市場, 這是三亞最知名的菜市。 逛菜市場, 最能瞭解一地的民生、食俗。 但是第一市場, 相比其他的菜市, 更像是為遊客開設的一般。

圍繞著市場周邊大大小小的美食街裡,

盤踞著數不清的海鮮加工店與特色食肆。 菜市更像是一個旅遊景點, 從早至夜, 一刻不停的繁忙著, 映襯著三亞極盡繁華的旅遊業。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幹味小森林

隨著熙攘的人群進入第一市場,不急著走進核心區域,順著外圈行走才不會錯失任何的驚喜。所有的菜市,內部的佈局都驚人相似,像是約定俗稱一般,週邊從來是陪襯品的天下。

它們是菜肴裡的配角,通常在烹飪中顯得很不起眼,但食材當中的小驚喜總是蘊藏在那裡。你的嗅覺與味覺,能夠分明的感受到它們的存在。

乾貨區像一片森林,頗為壯觀,大大小小塑膠袋裡裝滿了貨品,樹立在貨架上。豐富的海洋資源帶來大量的海產品,漁民們為了保存多打撈的海鮮,方便貯存,會把漁火加工成乾貨。醃臘、風乾等古老的方式,在保鮮之餘, 也讓我們獲得了與鮮食截然不同,甚至更加醇厚鮮美的味道。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蝦幹咸鮮,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常用于入菜入湯,高溫之下,蝦幹帶有的鹹鮮味道感染開去,激發出菜品的鮮度。

第一市場

▼干貝含有豐富多樣的氨基酸及核酸,鮮美無比,用溫水浸泡漲發烹製入肴為佳。

第一市場

▼由於貽貝產量很大,收穫後不易保存,歷來多煮熟後加工成幹品,為淡菜。淡菜不僅營養價值高,並有藥用價值,在米粉或者麵食的湯汁中加入一些,鮮香味醇。

第一市場

▼魚翅品類豐富,含有形如粉絲狀的翅筋,是珍貴的烹調原料。

第一市場

▼沙蟲挖出來之後,漁民一般會將其曬成幹的食物。曬成的沙蟲幹味道香脆,便於保存。

第一市場

▼在三亞海鮮乾貨中,鮑魚、海參等都是上好的海味珍品,營養價值極高,日常用於烹飪,肉質柔嫩細滑,滋味極鮮美,同時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無調料不歡

飲食的烹製環節裡,調味料佔有著重要的位置。各種香料的添入,為美食的滋味創造了無限的可能性。海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了豐富、自然而獨具味覺特色的調料。

飲食江湖,刀光劍影。三亞有著數不清的海鮮加工店,想要生存,烹製水準自然變得無限重要。海南菜中,將調料優勢發揮到極致,以調料精心佐菜,從清蒸到紅燒、幹煸到火鍋,無調料而不歡。對於調味的運用,甚至可以決定一家餐館的興衰。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的檔口裡是瞭解調味料的好去處。一味味調料被碼在膠袋內,整齊的碼在檔口的檯面上。

一眼望去紅橙橙,黃燦燦,色調豐富也養眼。發出辛香味的各色幹辣椒碎,氣味芳香帶甜的八角茴香,香味濃烈的海南胡椒,還有數不清的種類,令人無暇識別齊全。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拿起鋁勺抄起一小勺辣椒粉,湊近聞聞,盡是特別的芳香氣味,瞬間口中唾沫翻湧,食欲似乎也被打開了幾分。

海南獨有的皇帝椒、指天椒,有了這些鮮辣的陪伴,即便是平淡寡淡的菜色,也能變得火熱、炙烈而且有滋有味。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除了各種幹料,臘味、醃製品也不可或缺。

中國人深諳轉化的秘密,這些飽含風化味道,陽光味道,鹽分味道的食物,表面上那些乾癟的溝壑紋路,好似時光在上面緩緩流過,似水流年,厚味無窮。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北緯18度的香氣

海南地處熱帶,所產水果甚多,用琳琅滿目、形態各異、各味齊全來形容海南的水果一點也不為過。濃郁的水果香氣,是來自北緯18度的饋贈。

來到三亞,更是經歷一場水果的狂歡與盛宴。菜市裡,超市中,甚至路邊大嬸的水果擔裡,新鮮味美,整個城市散發著熱帶水果混合出來的醉人香氣。

第一市場週邊有一圈分隔成小間的水果店,裡面也有專門的水果攤位區,種類之豐富,必讓初來者看花了雙眼,食指大動。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鳳梨又名鳳梨,富含大量的果糖與葡萄糖。作為鮮食,肉色金黃,香味濃郁,甜酸適口,清脆多汁。也可製成鳳梨汁、鳳梨酒、鳳梨醬等,以及我個人最喜的鳳梨飯。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芒果肉質細膩,氣味香甜,有熱帶果王之稱。鮮果多直接鮮食,也可加工成罐頭、涼果和廣受歡迎的芒果汁。海南芒果品種眾多,象牙芒、白玉芒、青皮芒、呂宋芒、雞蛋芒都為珍稀品種。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山竹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甜中帶酸,多吃也不覺膩。

第一市場

▼番荔枝又稱釋迦果,呈淡綠黃色,形似佛頭,營養豐富,養顏美容、清潔血液,是上等滋補品。

第一市場

▼椰子汁清如水,且相當清甜、晶瑩透亮,清涼解渴。這種小椰子品質更佳,適宜直接打開飲用。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蓮霧外形像一個掛著的鈴鐺,香甜可口,口感清脆。

第一市場

河海的聲音

閉上眼睛仔細聆聽,第一市場裡除了囂嚷的叫賣談價聲,還有那水臺上淅淅瀝瀝的流水聲,那是來自江河湖海的泊泊流水聲。

第一市場裡人流,總是集中在水產區。確實,來了三亞不食海鮮,你還想吃什麼?海南得天獨厚的水質、豐富的水生物為海洋、江河物產創造了最佳的生長環境。

各式海鮮、水產在潔淨的水中吸取大自然的精華,食用最為天然的食料。在這樣環境下生長成熟後的海鮮、水產,便鮮活的出現在了第一市場攤販們的案頭上。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雖然有更新更大的春園海鮮廣場,但第一市場海鮮新鮮且便宜,周邊雲集著數不清的來料加工店,價格也很透明,因此第一市場依舊是本地人和遊客採買的首選地。

經過近些年的整頓,三亞旅遊已經氣象萬千,相比多年前的旅遊亂象,現如今的旅遊環境安全和諧了許多。

儘管市場外的各家海鮮加工店仍舊安排了阿妹小哥在菜市里拉客,但你不必理會,儘管放心的笑笑拒絕,他們也不會過多糾纏。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雖然整治得力,商家還是會用一些遊客難以發現的手段變相加價。比如看上去很輕薄的塑膠袋子,實則佔據了你最終稱重的三分之一多。

挑完海鮮記得將袋子摳一個小洞,將水放盡,才能得到最實在的食材,最公道的價格;看清楚商販們所抓的魚蝦是否鮮活,手快的商家時常會將已死的魚蝦混入給你的貨品當中。

和我們平常逛菜市一樣,商販們會降價出售當日的貨品,此時前往能獲得相當實惠的價格;看清加工費的計量是論斤兩還是按個數,同時適時地記下自己採買貨品的重量與數量,以防加工店繁忙之中搞錯。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各式的淺海雜魚,適於燉湯或者和別的菜混合一起來煲。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青衣魚游江河間,五彩斑斕,身上有著美麗的花紋,食之味鮮,因不易捕獲,價格昂貴。

第一市場

▼上好的蠔肉呈白色,質地細嫩,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一市場

▼鮑魚盛產于珊瑚礁石群裡,肉質豐腴,汁液甘美清香,鮮嫩無比。

第一市場

▼象拔蚌的吃法簡單粗暴,刺生與熬粥皆可,越是新鮮、越好的食材越該注重食物本來的鮮味。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各式螃蟹、花蟹,殼薄肉厚,適合坳開辣炒,十足的過癮。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Tips:第一市場作為歷史悠久,最富盛名的菜市場,幾經搬遷都未得成功,也是三亞人氣最旺,最接地氣的地標性商業街區。除了無盡的海鮮和水果外,小吃街、夜市,足夠人從早玩到晚。市場內禁止汽車駛入,周邊停車位緊張,不建議自駕前往,最佳方式是打車或租電動車前往。

鬧市中的小鬍子

第一市場周邊,藏龍臥虎,能在這裡開店並長久經營下去的,都非等閒之輩。小飯館、小吃店各有靈通,大展身手,憑著各自的獨門手藝,在競爭激烈的三亞餐飲圈打拼出了自己的地位。

而在這眾多的食店中,“四川小鬍子”這塊招牌,早已功成名就。四川小鬍子海鮮加工店以海鮮產品加工為主,可以帶顧客去第一市場內採購海鮮,然後在店內加工海鮮成品,口味偏重四川風味,價格公道。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採買完海鮮,回到店中,座無虛席,門口的電視上不間斷的播送著小鬍子店的各種成名事蹟,人氣之火爆確實非同一般。幸好邊上就是熱鬧的夜市,邊逛邊等也不覺得無聊。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等到玩瘋了一圈回來,菜也好了。知道小鬍子擅長的就是用辣,聽聞香料的使用上別具一格,因此這次都側重選擇了川辣爆炒的做法。

▼這麼大的蝦蛄還真是第一次見到,頗為震撼,三隻就擺滿了一個不小的盤子。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辣炒竹蟶。吃過很多辣炒竹蟶,不得不說小鬍子的辣味入味出眾,別具一格。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波士頓龍蝦開背,一分為二,蒜蓉做法突出原味,濃香撲鼻,肉質緊實彈滑。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芒果螺同樣是辣炒風味,口味就是與別家的不同。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膏蟹肥美,帶來大快朵頤的爽快感。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吃完大小海鮮,再享用鮮美的海膽蒸蛋與每餐不能缺少的解膩蔬菜四季豆,能緩和重口的前菜對腸胃的刺激。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Tips:四川小鬍子海鮮加工地址為河西區新民街126號,老闆深諳對辣的運用與調料的搭配,鮮辣的味道獨一無二。

遊客尚未到達三亞,腦海中必做的事情少不了吃海鮮;三亞街面上的大型美食廣場為海鮮而生,名字裡缺不了海鮮二字;菜市中最好的位置,販售的一定是最鮮潤的海鮮;小吃街裡那些知名的本土小食,也與海鮮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身處三亞,能夠清楚的感覺到,整座城市被熱烈吃喝的氛圍所包圍。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三亞飲食鏈的頂端無疑是被各式琳琅的海鮮所霸佔。從遠洋深海到城區中心,人們採集、捕撈、培育、販售、加工,相當大數量的人們,生活與工作的中心皆圍繞於此。

海南島四面環海,漫長的海岸線,數量龐大的食材貯藏其中。海鮮歷來是海島最重要的食材。在中國人的味覺系統裡,鮮與酸甜鹹苦共存,乃五種基本味道之一。鮮味是對菜肴極致可口的認可,常掛於嘴邊卻難以描述,是多少廚人饕客窮盡一生追求的飲食奧秘。

得益于極高的谷氨酸鈉含量,海鮮的鮮度無以復加。不管哪種品類,何種口感,這些江海中的鮮物都能將寡淡的生活調潤的頗有滋味。鮮之極道,莫過如此吧。

街尾的鮮魚湯

在三亞老城區縱橫交錯的街道裡尋覓美食,是需要一點點運氣的。

相似的食材,類似的做法,街巷中的食肆小鋪看似千篇一律,實則暗藏玄機。這當中既有可以作為珍愛的私房小店,更多的則只是陷阱天坑。烹飪的手藝看似相差毫釐,但成品的味道卻會相隔萬里。

對於在城中遊蕩,我更偏愛步行。速度快慢全由自己控制,眼鼻同時運作,不會錯過任何精彩。走過那些熱鬧的美食街表層,將步伐刺入深處,我稱之為街角巷尾的地方,永遠深藏著更加誘人的美味,讓人遲滯難行。

三亞

三亞人愛吃魚,更喜歡把魚燉了湯或者和別的菜混合一起來煲。鹹魚湯,或者叫雜魚煲。食客挑選自己中意的魚品,切段在瓦煲中猛火烹煮。每一個魚煲裡,都有蔬菜和豆腐打底。

三亞

三亞

稍等片刻,盛在瓦煲中的鮮魚湯便上桌了。鮮魚湯是大眾食物,食具通常簡陋樸素。食材簡單之中見功夫,豆腐與酸菜在湯中各司其職,花椒、胡椒、薑、蒜等佐料亦是能否鎖住食客舌頭的關鍵,全憑廚師對食材的掌控力。

三亞

酸菜爽口,豆腐軟嫩,燉在一個煲中,去掉了海魚濃重的腥味,魚肉密實味美,飽滿豐盈,鹹鮮得味。配上一碗白米飯,極為簡單質樸的一餐,也能讓人得到豐富的滿足感。

三亞

Tips:任何一條老街巷弄都有雜魚湯,各家主廚都有自己的秘方,風味迥然。不妨慢下腳步,在街巷中停留片刻尋味,找尋符合自己味覺的那碗鮮魚湯。

誼哥海鮮燒烤

燒烤這種烹飪方式,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地氣。那種圍坐在一起擼串的市井豪氣,彰顯著一個地方的草根文化。

三亞市區的誼哥海鮮燒烤早已名聲在外。原址位於港務局海邊的巷子裡面,還算比較好找。結果一眾人過去後才發現店鋪已經搬遷了。新店在榆亞路上,離市中心不近,地圖上的定位也有一定偏差。最後好不容易問到了老闆電話,才找到了新店。

燒烤店就在一個破敗的院子裡,當然就談不上什麼環境了,一溜簡易的桌椅,擠滿了烤食的愛好者,氣氛極佳。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海鮮不宜大燜大燉,調味料過多更是畫蛇添足。簡單粗放的燒烤方式,只要掌握好火候的微妙變化,即能激發海鮮,讓鮮味出脫的的淋漓。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醬爆花蛤汁水豐盈,蛤肉豐腴入味,咸鮮得宜。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蜜汁排骨是誼哥的招牌。用自製醬料醃制,甜味很特別,炙烤後撒上蔥花,肥瘦適宜,奇香無比,啃食骨頭的樂趣妙不可言。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烤好的生蠔不縮水,夾起一塊,整個塞進嘴裡,霎時滿嘴被濃郁的蒜香和鮮美多汁的生蠔肉所佔據,回味一下飽滿的汁水帶點甜味,那份鮮爽周遊全身。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烤大蝦與烤雜魚,蝦肉緊實,雜魚鮮嫩,食材相當新鮮,煞是好吃。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Tips:誼哥海鮮燒烤已搬遷,並不在港務局碼頭了。新的地圖定位顯示位址為榆亞路455號,實際是在這個位址附近的一個院子裡,需要耐心找尋一下。蜜汁排骨和大蝦都是必點菜式,人均消費約70-100元。

走遍三亞的大街小巷,有一些食物,看似小品,實則也是一場精彩的大戲。

享用完那些光鮮亮麗,口味精絕的大菜,三亞食帖的食遺篇是留給這些不甘龍套的精彩小食。

三亞

黃辣椒醬

在三亞的餐館吃飯,桌上都會擺有這種黃色的辣椒醬,這是海南特有的黃燈籠辣椒醬。這其中的滋味,令品嘗過的嗜辣老饕們,久久難以忘記。

每個小店,每個老闆,對黃辣椒醬的制法,都懷著各自的秘方,因而形成了諸多在口味上略有差異的獨門製品,而鮮辣的口感是永遠不變的核心。辣而不嗆,辣中帶鮮,是搭配任何小吃與菜品的不二伴侶。有些人一輩子吃不夠,吃不膩,我就是其中一個。

三亞

三亞

椰奶清補涼

在三亞說清補涼,是一件極不討巧的事情。

就連要談論哪一家的更好,往往也要爭論上好半天。這實在是因為這種冰冰爽爽,用椰汁浸潤著各種爽口配料的甜品,太受當地人和遊客的歡迎,以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間最對味的小鋪,絕不承讓。

第一市場

在我心中,三亞好吃的清補涼有兩處。一處在第一市場邊的十字路口,十幾年的老店鋪,售賣各種海南特色小吃,主打清補涼和炒冰。

清補涼和炒冰由店主阿姨親自製作。三亞的清補涼,根據當地的氣候、生活習性,採用的皆是消暑降溫的原料。二十多種原料擺在店門口的冰箱裡,照例選上鮮椰肉、西瓜粒、涼粉塊、珍珠、薏米、芋頭等,再淋入潔白剔透的椰奶,視覺上已是一種完美的享受。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各種原料自帶的甜味,再配上椰奶的清甜,變得爽甜不膩,清新可口。在三亞炎炎的日頭下,來上一碗如此接地氣又精彩紛呈的清補涼,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檸檬水與百香果茶也是招牌。簡簡單單的一杯檸檬水,沒有多餘的添加和高級的包裝,就是呈現新鮮純粹的面貌與口味。

百香果是近來很喜歡的飲用之物,配上養樂多,酸甜交錯的滋味,一種青澀的情緒湧上心頭。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小店雖小,卻總是坐滿了客人。阿姨大方直爽的做事風格也贏得了客人的好感與信任,這也許就是小店能夠經營那麼多年的秘訣吧。

第一市場

另一家店顯得更有名氣些,姐妹清補涼,老三亞或者老玩家一定知道。

這家店原本是在一個社區入口的過道上擺攤,只在晚上營業。現如今,也搬進了敞亮的門面,可喜的是,並沒有漲價,依然是那麼實惠。

姐妹清補涼

姐妹清補涼

還是那些配料,這次嘗試的是炒清補涼。原料準備起來很有講究,放久了會變得硬實,影響口感。龜苓膏、西瓜、紅豆、芋圓,每一樣食材都是非常新鮮,才能確保整碗清補涼的鮮美口感。

炒冰清炒冰補涼的魅力在於,它既有椰奶清補涼的豐富營養,同時又兼顧了炒冰的清涼、綿密的口感。原理類似炒冰,味道相比比椰奶清補涼,更冰爽,更濃醇,更為消暑。

姐妹清補涼

姐妹清補涼

Tips:街角的清補涼店位於第一市場斜對面,十字路口拐角處。姐妹清補涼的店址是河西路—市場河邊路口左邊十幾米,位址都是那麼簡單接地氣,但又保證你找得到,可見老闆的淳樸。吃清補涼的地方實在太多了,確實不必糾結一定去哪家,如果一時拿不定主意,比較一下哪家的原料更豐富,感官上更新鮮再做決定。

水果炒冰

說完清補涼,少不了另一味著名甜食,水果炒冰。

三亞的炒冰攤,同樣遍佈城市的大街小巷。炒冰,用新鮮水果榨出汁水,配合香甜的煉乳,上冷凝盤迅速翻炒而成。融入各色當季水果造就了炒冰果香四溢,冰涼綿密的味覺體驗。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炒冰成功與否,關鍵在於作為主角的水果。加入的花生碎香脆無比,而冰品則是甜滑冰爽,質地細滑,入口即化。榴槤、芒果、芭樂都是頗受歡迎的口味,也可兩兩水果搭配炒制,更添一分多樣的果香氣。

姐妹清補涼

姐妹清補涼

美食是一種語言,述說著一座城市背後的故事,是瞭解一方文化最高效的載體。食物背後,傳達的是生活方式,連接著人與人之間的細膩情感與深厚情緣。只有當你深入三亞的街巷中,才能體味到這座城市所散發出來的,獨有的美食韻味。

用“美食在民間”來形容三亞飲食,最合適不過。這些天,我們專注的流連於三亞的街頭巷尾,探尋最地道的民間美食。而其中的樂趣,萬般的滋味,全部隱藏在尋得美味,筷箸背後的會心一笑裡。

回歸天然純粹,重現食材的原味本真,看似無藝的制菜過程中,體現的恰恰是一種順應天然的烹飪智慧,想必這也是厚厚的南海食帖裡,最究極的奧妙吧。

全文完。

第一市場

幹味小森林

隨著熙攘的人群進入第一市場,不急著走進核心區域,順著外圈行走才不會錯失任何的驚喜。所有的菜市,內部的佈局都驚人相似,像是約定俗稱一般,週邊從來是陪襯品的天下。

它們是菜肴裡的配角,通常在烹飪中顯得很不起眼,但食材當中的小驚喜總是蘊藏在那裡。你的嗅覺與味覺,能夠分明的感受到它們的存在。

乾貨區像一片森林,頗為壯觀,大大小小塑膠袋裡裝滿了貨品,樹立在貨架上。豐富的海洋資源帶來大量的海產品,漁民們為了保存多打撈的海鮮,方便貯存,會把漁火加工成乾貨。醃臘、風乾等古老的方式,在保鮮之餘, 也讓我們獲得了與鮮食截然不同,甚至更加醇厚鮮美的味道。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蝦幹咸鮮,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常用于入菜入湯,高溫之下,蝦幹帶有的鹹鮮味道感染開去,激發出菜品的鮮度。

第一市場

▼干貝含有豐富多樣的氨基酸及核酸,鮮美無比,用溫水浸泡漲發烹製入肴為佳。

第一市場

▼由於貽貝產量很大,收穫後不易保存,歷來多煮熟後加工成幹品,為淡菜。淡菜不僅營養價值高,並有藥用價值,在米粉或者麵食的湯汁中加入一些,鮮香味醇。

第一市場

▼魚翅品類豐富,含有形如粉絲狀的翅筋,是珍貴的烹調原料。

第一市場

▼沙蟲挖出來之後,漁民一般會將其曬成幹的食物。曬成的沙蟲幹味道香脆,便於保存。

第一市場

▼在三亞海鮮乾貨中,鮑魚、海參等都是上好的海味珍品,營養價值極高,日常用於烹飪,肉質柔嫩細滑,滋味極鮮美,同時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無調料不歡

飲食的烹製環節裡,調味料佔有著重要的位置。各種香料的添入,為美食的滋味創造了無限的可能性。海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了豐富、自然而獨具味覺特色的調料。

飲食江湖,刀光劍影。三亞有著數不清的海鮮加工店,想要生存,烹製水準自然變得無限重要。海南菜中,將調料優勢發揮到極致,以調料精心佐菜,從清蒸到紅燒、幹煸到火鍋,無調料而不歡。對於調味的運用,甚至可以決定一家餐館的興衰。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的檔口裡是瞭解調味料的好去處。一味味調料被碼在膠袋內,整齊的碼在檔口的檯面上。

一眼望去紅橙橙,黃燦燦,色調豐富也養眼。發出辛香味的各色幹辣椒碎,氣味芳香帶甜的八角茴香,香味濃烈的海南胡椒,還有數不清的種類,令人無暇識別齊全。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拿起鋁勺抄起一小勺辣椒粉,湊近聞聞,盡是特別的芳香氣味,瞬間口中唾沫翻湧,食欲似乎也被打開了幾分。

海南獨有的皇帝椒、指天椒,有了這些鮮辣的陪伴,即便是平淡寡淡的菜色,也能變得火熱、炙烈而且有滋有味。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除了各種幹料,臘味、醃製品也不可或缺。

中國人深諳轉化的秘密,這些飽含風化味道,陽光味道,鹽分味道的食物,表面上那些乾癟的溝壑紋路,好似時光在上面緩緩流過,似水流年,厚味無窮。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北緯18度的香氣

海南地處熱帶,所產水果甚多,用琳琅滿目、形態各異、各味齊全來形容海南的水果一點也不為過。濃郁的水果香氣,是來自北緯18度的饋贈。

來到三亞,更是經歷一場水果的狂歡與盛宴。菜市裡,超市中,甚至路邊大嬸的水果擔裡,新鮮味美,整個城市散發著熱帶水果混合出來的醉人香氣。

第一市場週邊有一圈分隔成小間的水果店,裡面也有專門的水果攤位區,種類之豐富,必讓初來者看花了雙眼,食指大動。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鳳梨又名鳳梨,富含大量的果糖與葡萄糖。作為鮮食,肉色金黃,香味濃郁,甜酸適口,清脆多汁。也可製成鳳梨汁、鳳梨酒、鳳梨醬等,以及我個人最喜的鳳梨飯。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芒果肉質細膩,氣味香甜,有熱帶果王之稱。鮮果多直接鮮食,也可加工成罐頭、涼果和廣受歡迎的芒果汁。海南芒果品種眾多,象牙芒、白玉芒、青皮芒、呂宋芒、雞蛋芒都為珍稀品種。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山竹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甜中帶酸,多吃也不覺膩。

第一市場

▼番荔枝又稱釋迦果,呈淡綠黃色,形似佛頭,營養豐富,養顏美容、清潔血液,是上等滋補品。

第一市場

▼椰子汁清如水,且相當清甜、晶瑩透亮,清涼解渴。這種小椰子品質更佳,適宜直接打開飲用。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蓮霧外形像一個掛著的鈴鐺,香甜可口,口感清脆。

第一市場

河海的聲音

閉上眼睛仔細聆聽,第一市場裡除了囂嚷的叫賣談價聲,還有那水臺上淅淅瀝瀝的流水聲,那是來自江河湖海的泊泊流水聲。

第一市場裡人流,總是集中在水產區。確實,來了三亞不食海鮮,你還想吃什麼?海南得天獨厚的水質、豐富的水生物為海洋、江河物產創造了最佳的生長環境。

各式海鮮、水產在潔淨的水中吸取大自然的精華,食用最為天然的食料。在這樣環境下生長成熟後的海鮮、水產,便鮮活的出現在了第一市場攤販們的案頭上。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雖然有更新更大的春園海鮮廣場,但第一市場海鮮新鮮且便宜,周邊雲集著數不清的來料加工店,價格也很透明,因此第一市場依舊是本地人和遊客採買的首選地。

經過近些年的整頓,三亞旅遊已經氣象萬千,相比多年前的旅遊亂象,現如今的旅遊環境安全和諧了許多。

儘管市場外的各家海鮮加工店仍舊安排了阿妹小哥在菜市里拉客,但你不必理會,儘管放心的笑笑拒絕,他們也不會過多糾纏。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雖然整治得力,商家還是會用一些遊客難以發現的手段變相加價。比如看上去很輕薄的塑膠袋子,實則佔據了你最終稱重的三分之一多。

挑完海鮮記得將袋子摳一個小洞,將水放盡,才能得到最實在的食材,最公道的價格;看清楚商販們所抓的魚蝦是否鮮活,手快的商家時常會將已死的魚蝦混入給你的貨品當中。

和我們平常逛菜市一樣,商販們會降價出售當日的貨品,此時前往能獲得相當實惠的價格;看清加工費的計量是論斤兩還是按個數,同時適時地記下自己採買貨品的重量與數量,以防加工店繁忙之中搞錯。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各式的淺海雜魚,適於燉湯或者和別的菜混合一起來煲。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青衣魚游江河間,五彩斑斕,身上有著美麗的花紋,食之味鮮,因不易捕獲,價格昂貴。

第一市場

▼上好的蠔肉呈白色,質地細嫩,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一市場

▼鮑魚盛產于珊瑚礁石群裡,肉質豐腴,汁液甘美清香,鮮嫩無比。

第一市場

▼象拔蚌的吃法簡單粗暴,刺生與熬粥皆可,越是新鮮、越好的食材越該注重食物本來的鮮味。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各式螃蟹、花蟹,殼薄肉厚,適合坳開辣炒,十足的過癮。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Tips:第一市場作為歷史悠久,最富盛名的菜市場,幾經搬遷都未得成功,也是三亞人氣最旺,最接地氣的地標性商業街區。除了無盡的海鮮和水果外,小吃街、夜市,足夠人從早玩到晚。市場內禁止汽車駛入,周邊停車位緊張,不建議自駕前往,最佳方式是打車或租電動車前往。

鬧市中的小鬍子

第一市場周邊,藏龍臥虎,能在這裡開店並長久經營下去的,都非等閒之輩。小飯館、小吃店各有靈通,大展身手,憑著各自的獨門手藝,在競爭激烈的三亞餐飲圈打拼出了自己的地位。

而在這眾多的食店中,“四川小鬍子”這塊招牌,早已功成名就。四川小鬍子海鮮加工店以海鮮產品加工為主,可以帶顧客去第一市場內採購海鮮,然後在店內加工海鮮成品,口味偏重四川風味,價格公道。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採買完海鮮,回到店中,座無虛席,門口的電視上不間斷的播送著小鬍子店的各種成名事蹟,人氣之火爆確實非同一般。幸好邊上就是熱鬧的夜市,邊逛邊等也不覺得無聊。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等到玩瘋了一圈回來,菜也好了。知道小鬍子擅長的就是用辣,聽聞香料的使用上別具一格,因此這次都側重選擇了川辣爆炒的做法。

▼這麼大的蝦蛄還真是第一次見到,頗為震撼,三隻就擺滿了一個不小的盤子。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辣炒竹蟶。吃過很多辣炒竹蟶,不得不說小鬍子的辣味入味出眾,別具一格。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波士頓龍蝦開背,一分為二,蒜蓉做法突出原味,濃香撲鼻,肉質緊實彈滑。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芒果螺同樣是辣炒風味,口味就是與別家的不同。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膏蟹肥美,帶來大快朵頤的爽快感。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吃完大小海鮮,再享用鮮美的海膽蒸蛋與每餐不能缺少的解膩蔬菜四季豆,能緩和重口的前菜對腸胃的刺激。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四川小鬍子海鮮店

Tips:四川小鬍子海鮮加工地址為河西區新民街126號,老闆深諳對辣的運用與調料的搭配,鮮辣的味道獨一無二。

遊客尚未到達三亞,腦海中必做的事情少不了吃海鮮;三亞街面上的大型美食廣場為海鮮而生,名字裡缺不了海鮮二字;菜市中最好的位置,販售的一定是最鮮潤的海鮮;小吃街裡那些知名的本土小食,也與海鮮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身處三亞,能夠清楚的感覺到,整座城市被熱烈吃喝的氛圍所包圍。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三亞飲食鏈的頂端無疑是被各式琳琅的海鮮所霸佔。從遠洋深海到城區中心,人們採集、捕撈、培育、販售、加工,相當大數量的人們,生活與工作的中心皆圍繞於此。

海南島四面環海,漫長的海岸線,數量龐大的食材貯藏其中。海鮮歷來是海島最重要的食材。在中國人的味覺系統裡,鮮與酸甜鹹苦共存,乃五種基本味道之一。鮮味是對菜肴極致可口的認可,常掛於嘴邊卻難以描述,是多少廚人饕客窮盡一生追求的飲食奧秘。

得益于極高的谷氨酸鈉含量,海鮮的鮮度無以復加。不管哪種品類,何種口感,這些江海中的鮮物都能將寡淡的生活調潤的頗有滋味。鮮之極道,莫過如此吧。

街尾的鮮魚湯

在三亞老城區縱橫交錯的街道裡尋覓美食,是需要一點點運氣的。

相似的食材,類似的做法,街巷中的食肆小鋪看似千篇一律,實則暗藏玄機。這當中既有可以作為珍愛的私房小店,更多的則只是陷阱天坑。烹飪的手藝看似相差毫釐,但成品的味道卻會相隔萬里。

對於在城中遊蕩,我更偏愛步行。速度快慢全由自己控制,眼鼻同時運作,不會錯過任何精彩。走過那些熱鬧的美食街表層,將步伐刺入深處,我稱之為街角巷尾的地方,永遠深藏著更加誘人的美味,讓人遲滯難行。

三亞

三亞人愛吃魚,更喜歡把魚燉了湯或者和別的菜混合一起來煲。鹹魚湯,或者叫雜魚煲。食客挑選自己中意的魚品,切段在瓦煲中猛火烹煮。每一個魚煲裡,都有蔬菜和豆腐打底。

三亞

三亞

稍等片刻,盛在瓦煲中的鮮魚湯便上桌了。鮮魚湯是大眾食物,食具通常簡陋樸素。食材簡單之中見功夫,豆腐與酸菜在湯中各司其職,花椒、胡椒、薑、蒜等佐料亦是能否鎖住食客舌頭的關鍵,全憑廚師對食材的掌控力。

三亞

酸菜爽口,豆腐軟嫩,燉在一個煲中,去掉了海魚濃重的腥味,魚肉密實味美,飽滿豐盈,鹹鮮得味。配上一碗白米飯,極為簡單質樸的一餐,也能讓人得到豐富的滿足感。

三亞

Tips:任何一條老街巷弄都有雜魚湯,各家主廚都有自己的秘方,風味迥然。不妨慢下腳步,在街巷中停留片刻尋味,找尋符合自己味覺的那碗鮮魚湯。

誼哥海鮮燒烤

燒烤這種烹飪方式,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地氣。那種圍坐在一起擼串的市井豪氣,彰顯著一個地方的草根文化。

三亞市區的誼哥海鮮燒烤早已名聲在外。原址位於港務局海邊的巷子裡面,還算比較好找。結果一眾人過去後才發現店鋪已經搬遷了。新店在榆亞路上,離市中心不近,地圖上的定位也有一定偏差。最後好不容易問到了老闆電話,才找到了新店。

燒烤店就在一個破敗的院子裡,當然就談不上什麼環境了,一溜簡易的桌椅,擠滿了烤食的愛好者,氣氛極佳。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海鮮不宜大燜大燉,調味料過多更是畫蛇添足。簡單粗放的燒烤方式,只要掌握好火候的微妙變化,即能激發海鮮,讓鮮味出脫的的淋漓。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醬爆花蛤汁水豐盈,蛤肉豐腴入味,咸鮮得宜。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蜜汁排骨是誼哥的招牌。用自製醬料醃制,甜味很特別,炙烤後撒上蔥花,肥瘦適宜,奇香無比,啃食骨頭的樂趣妙不可言。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烤好的生蠔不縮水,夾起一塊,整個塞進嘴裡,霎時滿嘴被濃郁的蒜香和鮮美多汁的生蠔肉所佔據,回味一下飽滿的汁水帶點甜味,那份鮮爽周遊全身。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烤大蝦與烤雜魚,蝦肉緊實,雜魚鮮嫩,食材相當新鮮,煞是好吃。

疍家棚誼哥海鮮燒烤

Tips:誼哥海鮮燒烤已搬遷,並不在港務局碼頭了。新的地圖定位顯示位址為榆亞路455號,實際是在這個位址附近的一個院子裡,需要耐心找尋一下。蜜汁排骨和大蝦都是必點菜式,人均消費約70-100元。

走遍三亞的大街小巷,有一些食物,看似小品,實則也是一場精彩的大戲。

享用完那些光鮮亮麗,口味精絕的大菜,三亞食帖的食遺篇是留給這些不甘龍套的精彩小食。

三亞

黃辣椒醬

在三亞的餐館吃飯,桌上都會擺有這種黃色的辣椒醬,這是海南特有的黃燈籠辣椒醬。這其中的滋味,令品嘗過的嗜辣老饕們,久久難以忘記。

每個小店,每個老闆,對黃辣椒醬的制法,都懷著各自的秘方,因而形成了諸多在口味上略有差異的獨門製品,而鮮辣的口感是永遠不變的核心。辣而不嗆,辣中帶鮮,是搭配任何小吃與菜品的不二伴侶。有些人一輩子吃不夠,吃不膩,我就是其中一個。

三亞

三亞

椰奶清補涼

在三亞說清補涼,是一件極不討巧的事情。

就連要談論哪一家的更好,往往也要爭論上好半天。這實在是因為這種冰冰爽爽,用椰汁浸潤著各種爽口配料的甜品,太受當地人和遊客的歡迎,以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間最對味的小鋪,絕不承讓。

第一市場

在我心中,三亞好吃的清補涼有兩處。一處在第一市場邊的十字路口,十幾年的老店鋪,售賣各種海南特色小吃,主打清補涼和炒冰。

清補涼和炒冰由店主阿姨親自製作。三亞的清補涼,根據當地的氣候、生活習性,採用的皆是消暑降溫的原料。二十多種原料擺在店門口的冰箱裡,照例選上鮮椰肉、西瓜粒、涼粉塊、珍珠、薏米、芋頭等,再淋入潔白剔透的椰奶,視覺上已是一種完美的享受。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各種原料自帶的甜味,再配上椰奶的清甜,變得爽甜不膩,清新可口。在三亞炎炎的日頭下,來上一碗如此接地氣又精彩紛呈的清補涼,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檸檬水與百香果茶也是招牌。簡簡單單的一杯檸檬水,沒有多餘的添加和高級的包裝,就是呈現新鮮純粹的面貌與口味。

百香果是近來很喜歡的飲用之物,配上養樂多,酸甜交錯的滋味,一種青澀的情緒湧上心頭。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小店雖小,卻總是坐滿了客人。阿姨大方直爽的做事風格也贏得了客人的好感與信任,這也許就是小店能夠經營那麼多年的秘訣吧。

第一市場

另一家店顯得更有名氣些,姐妹清補涼,老三亞或者老玩家一定知道。

這家店原本是在一個社區入口的過道上擺攤,只在晚上營業。現如今,也搬進了敞亮的門面,可喜的是,並沒有漲價,依然是那麼實惠。

姐妹清補涼

姐妹清補涼

還是那些配料,這次嘗試的是炒清補涼。原料準備起來很有講究,放久了會變得硬實,影響口感。龜苓膏、西瓜、紅豆、芋圓,每一樣食材都是非常新鮮,才能確保整碗清補涼的鮮美口感。

炒冰清炒冰補涼的魅力在於,它既有椰奶清補涼的豐富營養,同時又兼顧了炒冰的清涼、綿密的口感。原理類似炒冰,味道相比比椰奶清補涼,更冰爽,更濃醇,更為消暑。

姐妹清補涼

姐妹清補涼

Tips:街角的清補涼店位於第一市場斜對面,十字路口拐角處。姐妹清補涼的店址是河西路—市場河邊路口左邊十幾米,位址都是那麼簡單接地氣,但又保證你找得到,可見老闆的淳樸。吃清補涼的地方實在太多了,確實不必糾結一定去哪家,如果一時拿不定主意,比較一下哪家的原料更豐富,感官上更新鮮再做決定。

水果炒冰

說完清補涼,少不了另一味著名甜食,水果炒冰。

三亞的炒冰攤,同樣遍佈城市的大街小巷。炒冰,用新鮮水果榨出汁水,配合香甜的煉乳,上冷凝盤迅速翻炒而成。融入各色當季水果造就了炒冰果香四溢,冰涼綿密的味覺體驗。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

炒冰成功與否,關鍵在於作為主角的水果。加入的花生碎香脆無比,而冰品則是甜滑冰爽,質地細滑,入口即化。榴槤、芒果、芭樂都是頗受歡迎的口味,也可兩兩水果搭配炒制,更添一分多樣的果香氣。

姐妹清補涼

姐妹清補涼

美食是一種語言,述說著一座城市背後的故事,是瞭解一方文化最高效的載體。食物背後,傳達的是生活方式,連接著人與人之間的細膩情感與深厚情緣。只有當你深入三亞的街巷中,才能體味到這座城市所散發出來的,獨有的美食韻味。

用“美食在民間”來形容三亞飲食,最合適不過。這些天,我們專注的流連於三亞的街頭巷尾,探尋最地道的民間美食。而其中的樂趣,萬般的滋味,全部隱藏在尋得美味,筷箸背後的會心一笑裡。

回歸天然純粹,重現食材的原味本真,看似無藝的制菜過程中,體現的恰恰是一種順應天然的烹飪智慧,想必這也是厚厚的南海食帖裡,最究極的奧妙吧。

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