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0多年的織布經歷,全國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她卻做到了!

在機械工業發達的時代, 越來越多人已經不瞭解織布, 但在隆安縣南圩鎮四聯村更丹屯, 不少家庭還保留著祖先留下來的織布機等紡織工具,

他們世世代代都有婦女種棉、紡紗、織布的傳統, 如今依然保留著。 從事織布工作的女子被人們稱為“織女”, 黃少紅就是其中的一個。

吱呀吱呀

——那是織布機的聲響

黃少紅出生于隆安縣南圩鎮四聯村更丹屯, 記事開始就跟著母親學習織布, 至今已有五十多年, 從未間斷過。

見到黃少紅的第一印象就是親切, 靦腆。 她正坐在一台老織布機前, 嫺熟地將梭子在雙手間自如穿梭。 這台發出“吱呀吱呀”聲音的織布機從黃少紅的奶奶一輩就開始用了。

見到我們到訪, 黃少紅停下手中的活兒, 開口就跟我們說:“有好多工具我們只懂得用壯話來表達了, 不懂用普通話怎麼說。 我們就半開玩笑根據工具的用途來命名了。

原來, 拜訪她的人來自世界各地, 她也非常明白我們要問些什麼, 所以溝通起來很隨和, 對於這項傳統手藝她也毫無保留地告訴了我們。

黃少紅告訴我們, 從棉花到布匹的紡織全程十分複雜, 種棉、摘棉、軋棉、彈棉、紡紗、織布、染布等, 全屯農戶家家都能夠自己完成。

棉花一年只有一季。 開始種棉花的時候, 黃少紅就需要把一年的量種好, 再把棉花摘回來曬乾, 弄出棉花脫籽。 脫下來的籽又可以播撒回地裡, 盼著來年又有豐收。

△拉線:棉花變成線就在這一步, 棉線不夠細緻還要反復2-3次地拉。

△挽線和紡紗:需要兩個工具配合完成, 一放一收。

△走線:需要兩個人一同協作才能完成。 圍繞著柱子, 兩人一手拿著放線的盒子, 一手束著線, 一前一後將線拉直、排放。 她們的步態輕盈, 身形柔婉, 好似一幅動人的畫。

△梳線和背線:這道工序工程量最大,最需要專注力。在拍攝之前,黃少紅就告訴我們,這個是不能返工的,錯一根線就要找很久,很費勁。

△織布:穿線的梭子在代代人的手中磨得鋥亮,上面反射的是壯家女智慧與勤勞的光。

近年來,村子裡的大部分年輕女孩都外出打工去了。現在只有老一輩的人會織布,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學。為了將這項傳統手藝傳承下去,2017年,在隆安縣領導的帶領下,黃少紅和侄女黃英蘭一起成立了織布基地,黃英蘭擔任基地的負責人,祖代傳下來的織布機存放在黃英蘭家中。

為了更好傳承紡織技藝,她們倆去年參加了織錦刺繡傳承人的培訓,現在她們製作出改良的壯族服飾更美觀、樣式更豐富。也是從2017年開始,村裡的婦女陸續來基地接受學習培訓,慢慢的有了規模,越來越多的年輕女孩也加入了織女的隊伍。

黃少紅今年已經57歲,別看她年近6旬,在更丹屯大家都親切稱她為“姐姐”。攀談間,黃少紅繼續將梭子重新在雙手間來回穿梭著,她不能停下太久,因為一天只能織到一米的布匹。

織布本是婦女從小就要開始跟媽媽學習的傍身技藝,在村子裡務農的婦女們在空閒時還會織布,她們稱之為“土布”。無論村子裡白事或喜事都會用上這些土布,這是傳統。

許多年過去了,隨著年紀的增長,黃少紅越發覺得這樣傳統手藝需要有人傳承,讓更多人瞭解她們,知道她們,將民間的手藝發揚光大。還需要引進一些優秀的設計人才,教她們做出更具有壯族特色的手工包、小飾品等,帶著村裡走上一條致富之路。

黃少紅

一位平凡的婦女繼承著一項不平凡的手工技藝

我們向你致敬!

出品:南寧頭條新媒體《民俗文化三月三》製作組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南寧頭條訂閱號/APP推送

點擊進入投票→這些人當中有人要在“三月三”火遍全國,由你決定!

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南寧市活動全景直播

播出頻道:南寧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

全國主播聯動,爆笑主持天團、特別嘉賓加盟,民歌湖舞臺風情展演,全區各地多點外場直播連線,神秘主播現身……

我們的三月三

播出平臺:南寧頭條新聞用戶端

南寧頭條聯合全國200家城市電視臺新媒體,全天8小時全國網路直播……

△梳線和背線:這道工序工程量最大,最需要專注力。在拍攝之前,黃少紅就告訴我們,這個是不能返工的,錯一根線就要找很久,很費勁。

△織布:穿線的梭子在代代人的手中磨得鋥亮,上面反射的是壯家女智慧與勤勞的光。

近年來,村子裡的大部分年輕女孩都外出打工去了。現在只有老一輩的人會織布,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學。為了將這項傳統手藝傳承下去,2017年,在隆安縣領導的帶領下,黃少紅和侄女黃英蘭一起成立了織布基地,黃英蘭擔任基地的負責人,祖代傳下來的織布機存放在黃英蘭家中。

為了更好傳承紡織技藝,她們倆去年參加了織錦刺繡傳承人的培訓,現在她們製作出改良的壯族服飾更美觀、樣式更豐富。也是從2017年開始,村裡的婦女陸續來基地接受學習培訓,慢慢的有了規模,越來越多的年輕女孩也加入了織女的隊伍。

黃少紅今年已經57歲,別看她年近6旬,在更丹屯大家都親切稱她為“姐姐”。攀談間,黃少紅繼續將梭子重新在雙手間來回穿梭著,她不能停下太久,因為一天只能織到一米的布匹。

織布本是婦女從小就要開始跟媽媽學習的傍身技藝,在村子裡務農的婦女們在空閒時還會織布,她們稱之為“土布”。無論村子裡白事或喜事都會用上這些土布,這是傳統。

許多年過去了,隨著年紀的增長,黃少紅越發覺得這樣傳統手藝需要有人傳承,讓更多人瞭解她們,知道她們,將民間的手藝發揚光大。還需要引進一些優秀的設計人才,教她們做出更具有壯族特色的手工包、小飾品等,帶著村裡走上一條致富之路。

黃少紅

一位平凡的婦女繼承著一項不平凡的手工技藝

我們向你致敬!

出品:南寧頭條新媒體《民俗文化三月三》製作組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南寧頭條訂閱號/APP推送

點擊進入投票→這些人當中有人要在“三月三”火遍全國,由你決定!

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南寧市活動全景直播

播出頻道:南寧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

全國主播聯動,爆笑主持天團、特別嘉賓加盟,民歌湖舞臺風情展演,全區各地多點外場直播連線,神秘主播現身……

我們的三月三

播出平臺:南寧頭條新聞用戶端

南寧頭條聯合全國200家城市電視臺新媒體,全天8小時全國網路直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