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漢和稱中國坦克品質太差 發動機漏油還不如印度阿瓊

據《漢和防務評論》2016年1月刊陸軍新聞版塊文章, 2015年10月3日, 中央電視臺報導引述總設計師毛明的評論說:99A坦克的可靠性比較差, 不皮實。 這一評論最早出現在中國軍事媒體去年10月的報導中。 報導指出, 1999年國慶大閱兵上, 參閱的99式主戰坦克曾多次出現過拋錨現象, 其問題都集中在漏油漏水、插頭鬆動等小毛病上。 《漢和》認為, 坦克漏油絕不是小毛病, 與生存性密切相關, 極其易燃。 除了漏油, 99年閱兵第一次彩排時, 第12號坦克還出現設備起火的三防報警, 直接導致發動機強制熄火。 技術人員在隨後的技術檢查中發現,

這是三防報警器感測器損壞導致的誤報警。

9.3閱兵式上的中國99A主戰坦克

央視節目實錄09年閱兵99坦克誤報警

《漢和》指出, 中國面臨的問題與印度坦克工業極其相似, 二者工業基礎都比較薄弱。 然而, 筆者對此不敢苟同, 這話要是在10年前也許還有一定的說服力。 2009年閱兵時, 99坦克還處在研製關鍵期, 新型裝備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是正常的, 各國都—樣。 如今, 剛剛服役不久的99A主戰坦克, 雖然沒有開始大批量裝備, 但其可靠性已經不能和之前同日而語。 央視去年採訪大閱兵我軍官兵訓練後勤裝備保障的節目,

以及走近科學欄目《不能啟動的預案》的幾個畫面, 實實在在的暴露出99A坦克的可靠性指標。 節目真實記錄了9.3閱兵前, 裝備保障組制訂了完善的故障應急處置預案, 但該預案隨後被封存, 永遠不會被啟動。

99大改坦克高原測試照

中國坦克能在可靠性方面有如此大的進步,

實屬來之不易, 如今更不能與印度相提並論。 曾親歷中國和印度坦克製造的德國工程師艾倫·紐曼(德國MTU機械動力聯合企業公司發動機整體部原設計工程師)稱, 中國坦克以59式為基礎, 循序漸進, 逐漸發展出了一系列改進型和新一代坦克。 總體上, 中國軍工給人的印象是, 客觀, 嚴謹, 正規。 而印度人做事, 太過於張揚與表面化。 他們沒有中國人那種嚴謹的謙虛的工作習慣, 他們習慣於趕超, 而且沒有任何實際的能力。 他們委派的技術人員, 實際上技術能力低下, 這與中國人給我的印象簡直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對比。 印度“阿瓊”坦克研製歷經20餘年, 最終成為大而無用的“白象”。 巴基斯坦在中國的幫助下研製的“哈立德”型坦克,
比印度的“阿瓊”晚起步, 但更早地批量部隊。

中印兩國在戰車研製上, 一個是邁著穩健, 沉重的腳步, 緩慢而又不失步伐的前進。 另一個則是, 盲目的胡亂的向前奔跑, 結局自然很清楚。 中國目前研製的99型戰車, 總體性能上, 可以攀比歐洲戰車。 而印度的阿瓊坦克被迫在去年終止。 這是穩健與亂跑的根本區別!

閱兵式上的印度“阿瓊”主戰坦克

另據央視新聞2015年9月22日報導,9月3日閱兵中亮相的國產最新型主戰坦克99A式總設計師毛明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了99坦克的兩乘員坦克概念和總體方案,這是官方首次披露99A坦克之後新一代國產坦克的技術細節,也是國際上首個公開的兩人制主戰坦克方案。目前,印度也萌發了生產印版“阿瑪塔”的念頭。不過,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專家舍波瓦連科對於印度陸軍的新計畫持相當懷疑的態度。他指出,印度人根本不能正確選擇坦克工業發展模式。中國坦克製造業之所以能夠取得許多小成績,是因為他們在得到俄羅斯坦克之後,首先確定自己的基本模式,然後逐步研製其發展型號。印度人則前後反復亂沖亂闖,甚至企圖超越全世界,但這根本不管用。

閱兵式上的印度“阿瓊”主戰坦克

另據央視新聞2015年9月22日報導,9月3日閱兵中亮相的國產最新型主戰坦克99A式總設計師毛明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了99坦克的兩乘員坦克概念和總體方案,這是官方首次披露99A坦克之後新一代國產坦克的技術細節,也是國際上首個公開的兩人制主戰坦克方案。目前,印度也萌發了生產印版“阿瑪塔”的念頭。不過,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專家舍波瓦連科對於印度陸軍的新計畫持相當懷疑的態度。他指出,印度人根本不能正確選擇坦克工業發展模式。中國坦克製造業之所以能夠取得許多小成績,是因為他們在得到俄羅斯坦克之後,首先確定自己的基本模式,然後逐步研製其發展型號。印度人則前後反復亂沖亂闖,甚至企圖超越全世界,但這根本不管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