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要為女孩建一塊墓碑,安放她支離破碎的靈魂

蕾蒂西婭。

Laëtitia 1992-2011

《蕾蒂西婭, 或人類的終結》

作者:(法)伊凡·雅布隆卡

譯者:陳新華、柯玲香

版本:中信·大方

2018年4月

伊凡·雅布隆卡(Ivan Jablonka), 1973年生, 法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作家, 致力於兒童與青年研究, 著有《我無緣得見的祖父母的歷史——一項調查》《大屠殺中的兒童》等, 前者榮獲法蘭西學院頒發的基佐獎。

蕾蒂西婭, 一名年僅18歲的法國小鎮女孩, 活著的時候默默無聞, 死後卻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2011年1月18日, 法國西部的波爾尼克發生的一樁奸殺案將她帶入公眾視野, 兇手將這個女孩肢解, 把屍塊丟棄在相距50公里的兩個池塘中。 兇手在兩天后落網, 人們花費數周才找到蕾蒂西婭的屍體。

案件轟動全法, 引起了包括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在內的高層人士的關注;新聞媒體介入,

“奸殺”、“性侵”、“養父”等字眼, 粗暴勾勒出蕾蒂西婭的短暫生命;但凡和蕾蒂西婭有關的人, 鄰居、朋友、家人、同學、同事, 都捲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審問”:她是怎麼死的?

法國歷史學家、作家伊凡·雅布隆卡決定為這個女孩做點不同的事, 他要為她寫一部傳記, 讓蕾蒂西婭不再是被殘忍肢解的冰冷軀體, 不再是被公眾輿論左右的符號化個體, 不單單是一場謀殺的受害者、政客的競選工具、茶餘飯後的談資, 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女孩。 在雅布隆卡的調查中, 蕾蒂西婭再度復活, 身後裹挾著當代法國社會的種種隱疾:城市邊緣地帶的發展、社會不平等、寄養制度的缺陷、家庭暴力、兒童的隱痛、女性承受的暴力、年輕人的處境,

以及傳媒、司法、政治、大眾文化在當代社會的隱憂。

他說:“我不是要把他們當做‘犧牲者’來尊敬, 因為這還是將他們定格在生命的終點;而是將他們復原為活生生的人。 為他們作證。 ”

蕾蒂西婭是眾多女性命運的縮影

2014年6月, 案件發生後三年多的某天, 在律師位於法國南特的辦公室內, 雅布隆卡第一次見到了蕾蒂西婭的雙胞胎姐姐潔西嘉。 當時, 這位年僅22歲的女孩總共經歷過四次庭審:生父對母親的強姦案、養父對妹妹的強姦案、妹妹遇害後的兩次庭審。 她都選擇了出庭作證。

這也是雅布隆卡決定開始調查後, 見到的第一個案件相關人。 他一時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她。 他們素未謀面, 他雖然懷抱善意和敬佩,

卻不知道如何表達。 他們之間橫亙著幾乎無法逾越的鴻溝:他是法國巴黎的大學教授, 信心滿滿;她是從未去過巴黎的小鎮女孩, 來自社會底層。 他只是從電視裡的社會新聞得知了蕾蒂西婭這個名字;對潔西嘉而言, 那卻是和她一起出生、長大的親人。 一時詞窮, 雅布隆卡對她說:講講你們童年的回憶、共同生活過的地方、經歷過的開心事吧, 講講你們的朋友、遊戲、爭吵、海灘上的閒逛吧。

潔西嘉同意了。 三年多以來, 她回答了太多關於妹妹的提問, 來自記者、員警、法官、律師。 在他們的提問中, 妹妹是徹徹底底的受害者, 沉入湖底的屍塊, 品行不端的青春期叛逆少女, 誤入虎口的小羊, 盛放憐憫的容器。

在潔西嘉對雅布隆卡的講述中, 妹妹蕾蒂西婭回來了。

1992年5月4日,這對雙胞胎姐妹在法國南特出生,家境貧困。她們三歲時,她們的生父手持武器,強姦了她們的母親,因此入獄。由於母親精神狀況欠佳,兩個女孩被送往寄養家庭。這裡雖比原生家庭更富裕,有一年一度的生日會、節假日裡的家庭大餐,但寄養家庭的父親卻強姦了潔西嘉。

2011年1月18日,在蕾蒂西婭被殺死前的幾小時裡,她一直跟著罪犯梅隆,他們和大多數普通情侶一樣,一同到酒吧喝酒,在沙灘上散步,她甚至跟他去了他家。最後,在蕾蒂西婭騎摩托車回家的路上,梅隆一路跟蹤她,並在距離她家門口50米處,撞上她的摩托車,將她綁架,殺害。

18年裡,蕾蒂西婭一路見證了男性對女性施與的暴力和侵犯。在雅布隆卡看來,正是因為她在成長中見過太多有暴力傾向、極具控制欲的男性,他們將女性當做性發洩的工具,將她們拋入萬劫不復的痛苦。她的“自我防禦體系”早已土崩瓦解,因此當她遇到可能將她置於危險境地的男人,她反而麻木了——“蕾蒂西婭的死亡,就是這個男性暴力鏈條上的最後一環”。

蕾蒂西婭背後,潛藏著女性受暴力侵害的漫長歷史。經雅布隆卡調查,在法國,每三天就有一名女性死於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可能是其丈夫、前夫或同居伴侶;15%的法國女性承認在她們的一生中,曾經遭受過性侵或性侵企圖。這些資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蕾蒂西婭已經活了幾千年了。她承載了比自己的身體和生命更廣闊的意義,她並非僅僅囿於自身的存在,而是世界上眾多女性的命運縮影。”從2014年到2016年的兩年時間,雅布隆卡走訪案件的相關人員,與律師和法官交談,參與庭審,到監獄探訪罪犯,從國家圖書館查找檔案,獲得授權進入蕾蒂西婭的臉書帳號。伴隨調查的深入,他為自己的男性性別“感到羞恥”,面對死去的蕾蒂西婭和頑強生存的潔西嘉,面對一個被男性暴力侵擾並殺害的女性,他試圖走進去,體認她們的心理,卻步步維艱。

那些屢屢被媒體和員警盤問的受訪者們,早就厭倦了這番折磨。所以當雅布隆卡出現時,他們大多帶著敵意和抗拒。他對他們說:“聽著,這是最後一次,我是最後一個,因為我寫的書並不關於她怎麼死,而是關於她怎麼活。”

書出版了,雅布隆卡拿給他們看,他們對他說:對,這就是蕾蒂西婭。

他說:“我就是蕾蒂西婭。”

用這本書安放她支離破碎的靈魂

2011年一整年,雅布隆卡和大多數法國民眾一樣,被電視、報紙上鋪天蓋地的蕾蒂西婭案攪得心煩意亂。他為通過這樣的方式認識一個人感到出奇憤怒:“她的死亡成了景觀。法國媒體造就了一個相當吊詭的狀態:因為她死了,她才活著;她在場,是由於她的缺席。”他想改變。

《蕾蒂西婭,或人類的終結》將這則社會新聞置於社會和歷史的維度考察。全書兩條線索交叉並行:蕾蒂西亞的人生歷程,以及她遇害後的調查和反響。除遇害人的生命軌跡外,作者也還原了兇手梅隆的暴力根源,從中得以窺見家庭暴力、累犯監管、監獄制度合力將他推入犯罪的境地。

兇手梅隆和蕾蒂西婭的童年極為類似,兩人都有一個酗酒、殘暴的父親,殘缺不全的童年。托尼·梅隆出生於1979年,他的母親在15歲時被她自己的父親強姦,亂倫出生的男孩是他同母異父的哥哥。他的父親雅克·梅隆嗜酒成性,發作時會毆打他的妻子,並對自己的女兒有不軌之舉。自16歲起,梅隆就先後因盜竊、搶劫、雞奸、吸毒、侮辱法官被判刑。外表柔弱的蕾蒂西婭拒絕和他性交,如同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他的自尊,激發了他的暴虐,終釀惡果。

雅布隆卡想知道這個男人為什麼非殺死她不可,為什麼蕾蒂西婭非死不可。答案驚人相似。“同樣是攜帶家庭暴力的‘基因’,梅隆成為一頭兇殘的野獸,而蕾蒂西婭卻被其所殺。童年相似的兩個人,暴力殺死了脆弱。”

男性,女性,兒童,青年,人性的陰暗面,人類的終結。作為歷史學家,雅布隆卡既是見證人,也是旁觀者:“做歷史研究的時候,你需要一隻腳踏進,一隻腳踏出。其實所有社會科學都是這樣的,你必須在人群之中,為了瞭解;同時一隻腳踏出人群,為了看清。”

像趟過泥潭一樣,一步步走出來,完成了這部書,雅布隆卡長長出了一口氣:“如釋重負。”他對自己說:“現在,蕾蒂西婭終於可以安息了。這本書就像一塊墓碑,安放她支離破碎的靈魂。”

一個社會對待孩子的態度,決定了這個社會的運作形態,決定了這個社會的成熟程度,決定了這個社會凝聚和團結的一切可能性。

——伊凡·雅布隆卡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暢

妹妹蕾蒂西婭回來了。

1992年5月4日,這對雙胞胎姐妹在法國南特出生,家境貧困。她們三歲時,她們的生父手持武器,強姦了她們的母親,因此入獄。由於母親精神狀況欠佳,兩個女孩被送往寄養家庭。這裡雖比原生家庭更富裕,有一年一度的生日會、節假日裡的家庭大餐,但寄養家庭的父親卻強姦了潔西嘉。

2011年1月18日,在蕾蒂西婭被殺死前的幾小時裡,她一直跟著罪犯梅隆,他們和大多數普通情侶一樣,一同到酒吧喝酒,在沙灘上散步,她甚至跟他去了他家。最後,在蕾蒂西婭騎摩托車回家的路上,梅隆一路跟蹤她,並在距離她家門口50米處,撞上她的摩托車,將她綁架,殺害。

18年裡,蕾蒂西婭一路見證了男性對女性施與的暴力和侵犯。在雅布隆卡看來,正是因為她在成長中見過太多有暴力傾向、極具控制欲的男性,他們將女性當做性發洩的工具,將她們拋入萬劫不復的痛苦。她的“自我防禦體系”早已土崩瓦解,因此當她遇到可能將她置於危險境地的男人,她反而麻木了——“蕾蒂西婭的死亡,就是這個男性暴力鏈條上的最後一環”。

蕾蒂西婭背後,潛藏著女性受暴力侵害的漫長歷史。經雅布隆卡調查,在法國,每三天就有一名女性死於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可能是其丈夫、前夫或同居伴侶;15%的法國女性承認在她們的一生中,曾經遭受過性侵或性侵企圖。這些資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蕾蒂西婭已經活了幾千年了。她承載了比自己的身體和生命更廣闊的意義,她並非僅僅囿於自身的存在,而是世界上眾多女性的命運縮影。”從2014年到2016年的兩年時間,雅布隆卡走訪案件的相關人員,與律師和法官交談,參與庭審,到監獄探訪罪犯,從國家圖書館查找檔案,獲得授權進入蕾蒂西婭的臉書帳號。伴隨調查的深入,他為自己的男性性別“感到羞恥”,面對死去的蕾蒂西婭和頑強生存的潔西嘉,面對一個被男性暴力侵擾並殺害的女性,他試圖走進去,體認她們的心理,卻步步維艱。

那些屢屢被媒體和員警盤問的受訪者們,早就厭倦了這番折磨。所以當雅布隆卡出現時,他們大多帶著敵意和抗拒。他對他們說:“聽著,這是最後一次,我是最後一個,因為我寫的書並不關於她怎麼死,而是關於她怎麼活。”

書出版了,雅布隆卡拿給他們看,他們對他說:對,這就是蕾蒂西婭。

他說:“我就是蕾蒂西婭。”

用這本書安放她支離破碎的靈魂

2011年一整年,雅布隆卡和大多數法國民眾一樣,被電視、報紙上鋪天蓋地的蕾蒂西婭案攪得心煩意亂。他為通過這樣的方式認識一個人感到出奇憤怒:“她的死亡成了景觀。法國媒體造就了一個相當吊詭的狀態:因為她死了,她才活著;她在場,是由於她的缺席。”他想改變。

《蕾蒂西婭,或人類的終結》將這則社會新聞置於社會和歷史的維度考察。全書兩條線索交叉並行:蕾蒂西亞的人生歷程,以及她遇害後的調查和反響。除遇害人的生命軌跡外,作者也還原了兇手梅隆的暴力根源,從中得以窺見家庭暴力、累犯監管、監獄制度合力將他推入犯罪的境地。

兇手梅隆和蕾蒂西婭的童年極為類似,兩人都有一個酗酒、殘暴的父親,殘缺不全的童年。托尼·梅隆出生於1979年,他的母親在15歲時被她自己的父親強姦,亂倫出生的男孩是他同母異父的哥哥。他的父親雅克·梅隆嗜酒成性,發作時會毆打他的妻子,並對自己的女兒有不軌之舉。自16歲起,梅隆就先後因盜竊、搶劫、雞奸、吸毒、侮辱法官被判刑。外表柔弱的蕾蒂西婭拒絕和他性交,如同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他的自尊,激發了他的暴虐,終釀惡果。

雅布隆卡想知道這個男人為什麼非殺死她不可,為什麼蕾蒂西婭非死不可。答案驚人相似。“同樣是攜帶家庭暴力的‘基因’,梅隆成為一頭兇殘的野獸,而蕾蒂西婭卻被其所殺。童年相似的兩個人,暴力殺死了脆弱。”

男性,女性,兒童,青年,人性的陰暗面,人類的終結。作為歷史學家,雅布隆卡既是見證人,也是旁觀者:“做歷史研究的時候,你需要一隻腳踏進,一隻腳踏出。其實所有社會科學都是這樣的,你必須在人群之中,為了瞭解;同時一隻腳踏出人群,為了看清。”

像趟過泥潭一樣,一步步走出來,完成了這部書,雅布隆卡長長出了一口氣:“如釋重負。”他對自己說:“現在,蕾蒂西婭終於可以安息了。這本書就像一塊墓碑,安放她支離破碎的靈魂。”

一個社會對待孩子的態度,決定了這個社會的運作形態,決定了這個社會的成熟程度,決定了這個社會凝聚和團結的一切可能性。

——伊凡·雅布隆卡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