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才與瘋子的秘密關係

《異類的天賦》

作者:(英)凱文·達頓

譯者:金九菊、程亞克

版本: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8年2月

從大膽而嚴謹的心理實驗出發, 探尋瘋子與天才之間的秘密關係。

作者提出, 普通人只要稍加嘗試“異類”的思考方式, 就能讓負面情緒得到正向發揮, 很多難題便可迎刃而解。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作者:高銘

版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魔鐵圖書

2016年1月

現象級暢銷書, 探討天才與瘋子的界限。 定義一個人是天才還是瘋子,

能有什麼真正的標準嗎?

約伯斯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但性格上的缺點讓人難以與之相處。

凱文·達頓(Kevin Dutton)博士是牛津大學的一名心理學研究人員, 同時也是一名對精神病饒有興趣的暢銷書作家。 這源自他的身邊環繞的親朋中有不少是精神病患,

包括他的父親和摯友。 他寫的暢銷書一直想闡明一個觀點:精神病或者精神病特質並不總是壞的, 相反, 它更可能使一個人蹈向成功。

好吧, 看看他曾寫過的書名, 《異類的天賦》(The Wisdom of Psychopaths, 另一版譯名《為什麼瘋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像瘋子一樣思考, 像天才一樣行動》(台版譯為《不正常成功心理學》)、《四兩撥千斤:瞬間說服的藝術》。 不難從中歸納出兩個關鍵字:成功和瘋子。

誤入歧途

精神病態更容易蹈向成功?

客觀地說, 達頓的書應該納入“成功學”的書架, 而不應該收入精神病學的科普類別。 例如, 在《異類的天賦》一書中, 他自始至終想闡明精神病態所具有的某些特質其實與那些在商業或者政治上的成功者所具有的特質高度相似:過度自我膨脹、很有一套自己的見解、外表迷人、冷酷無情、從不自責、喜歡控制別人。

某種意義上說, 達頓是對的, 最現實的例子就是當今的美國總統特朗普, 他曾在去年被一群精神病醫生冒著職業生涯的道德風險, 集體署名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精神病態之一種。 要知道, 達頓博士寫這本書是在2012年之前, 那時候全世界, 包括特朗普本人都壓根兒想不到特朗普會是下一任美國總統。

把達頓的書納入精神病學科普類別就不適宜了。 他用的詞“精神病態者”(Psychopaths),不僅包括那些有著無畏、自信、魅力非凡、冷酷、專注等特質的精神病陽性症狀者, 也包括另一些有著相反的退縮、膽怯、畏懼、淡漠、思維貧乏等特質的精神病陰性症狀者。

如果說某些陽性症狀的特質與商業或政治上的成功者相似, 那麼陰性症狀的特質就與生活中的智力殘障者相似。

不過, 我更願意將其當做常識類讀本來推薦, 把“成功”的色彩抹去。 例如, 同樣是The Wisdom of Psychopaths一書, 我就願意選擇《異類的天賦》作為譯名, 而抵制《為什麼瘋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的譯名。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 前者不僅更忠實于原書名, 而且也是人們應知應會的常識之一種;後者不僅太過媚俗, 而且譯名完全是錯誤的, 誤解了原書的本意。 精神病態者的某些特質更容易蹈向成功, 並不等於精神病態者容易蹈向成功, 在美國著名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中, 精神病態者的臨床診斷共同標準之一, 是患者顯著的痛苦或社會危害性。

比如偏執型人格障礙,如果沒有當事人主觀上的顯著痛苦,那麼就充其量是偏執傾向,而談不上精神病態者(Psychopaths)範疇。英特爾公司創始人、曾任CEO和董事局主席的安迪·格羅夫曾在20多年前寫過一本被視為商業經典的暢銷書,《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書名中的Paranoid雖然在精神病學專業詞彙是指偏執狂患者,即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但在口語中指的是危機感很重的人。換言之,格羅夫的這本書譯名應該是《只有隨時有危機感的人才能生存》。真正的偏執狂患者,別說成功,他們的日常生活都會被精神病症破壞得面目全非,患者自己以及身邊的家人痛苦不堪,同事也難以忍受。

如果拋開“成功學”的俗套,達頓的《另類的天賦》倒可以作為常識性的通俗讀本來看。他在書中的一個觀點是對的,精神病態者與普通人之間並沒有截然的界限區分,每個人都具有某些精神病態者的特質,或多或少而已。

異常的兩端

精神病態者的特殊優勢

從現代心理學的常識角度,無論是精神病態者也好,還是那些天才也好,卓越的成功者也好,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在人群的統計分佈中遠離平均值。基因的多樣性使得在自然情況下人群的幾乎每一項特質都呈現出數學上的高斯分佈來,即大多數人對稱地分佈在平均值附近,少數人在兩端遠離平均值。如果把平均值視為正常,那麼統計的極端值就是異常。人群中的精神病態者是少數,天才是少數,卓越的成功者也是少數,他們都是統計分佈中的極端值,都可以納入“異常”的範疇。

換個角度,精神病態者與普通人具有許多共同的特質,區別是精神病態者的這些特質極端地突出或者程度極高。如果考慮到情境的因素加持,那麼當普通人身上所具有的這些特質被情境因素凸顯出來或者被人為拔高時,普通人可能也很容易顯示出精神病態來。

達頓在《異類的天賦》中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學研究來說明,精神病態者相比於普通人,在面臨重要抉擇時幾乎不受情緒的干擾,表現得更冷靜、理性、功利和高效。例如,書中一開始就引用倫理學裡著名的道德悖論“電車難題”,從電車司機要不要改道撞死1個小孩的岔路以避免撞死5個小孩,到要不要將1個無辜的胖子推下去阻止失控的電車救下5個小孩,再到一個外科醫生要不要殺死1個無辜的年輕人來拯救5名亟待器官移植的垂危病人。

雖然這三種情形都是同一個倫理難題:要不要選擇殺死1個人來拯救5個人,但普通人從第一種情形到第三種情形越來越受到情緒的困擾以致難以抉擇;而精神病態者卻能自始至終保持冷靜,理性、功利、高效地作出選擇,大腦掃描的結果顯示,他們大腦的情緒中樞幾乎沒有被啟動。

在觀看最近熱映的印度影片《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時,我就在想,這個溫情的故事為什麼能夠編“圓”,一個帶著巴基斯坦小女孩偷渡邊境的印度“阿甘”,為何能在遭遇邊境巡邏隊、員警、邊防軍時屢屢化險為夷,主要的原因是那些擁有執法權的邊境巡邏隊隊長、員警主管、邊防檢查站軍官在執法時都受到情緒的干擾,被印度猴神大叔的執著和善良所感動,網開一面。那麼,如果換一個角度,如果這些執法的官員、軍官被訓練得冷靜、理性、功利、高效,不受情緒干擾嚴格執法,整個故事就坍塌了。問題是,冷靜、理性、功利、高效不就是達頓書中所反復提到的精神病態者的典型特質嗎?

《另類的天賦》告訴讀者的另一個常識是,精神病態者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達頓博士直言不諱他的父親、摯友都是精神病態者。看得出,他所指的精神變態者包括人格障礙者。DSM-5統計的資料顯示,在美國,社會各型人格障礙者在人群中的比例為15%-20%,這還是經過臨床甄別的“患者”,考慮到只缺少一兩項符合的傾向者(通常人格障礙患者的臨床甄別指標是如9項指標符合5項及以上者,那麼符合4項或3項的就視為傾向者),這個比例更是高達30%左右。

所以,當某個人匪夷所思地做出令人咋舌的奇葩行為,最可能的一種情形就是,他可能是或疑似精神病態者。如果這名是或疑似精神病態者的奇葩行為惹起輿論的譁然,多多少少令人有些啼笑皆非。最關鍵的是,那些以激烈甚至極端方式表達的吃瓜群眾或評論人,最可能的情形是他們也是或疑似精神病態者。

一個神經病激出一群神經病,這可能是網路輿論最荒謬的現象。

□唐映紅

富有魅力、專注和無情是精神病態者最明顯的三種特徵,如果同時具備這些特徵,在問題出現的時候,就能一一將其攻破。這種觀點並不新鮮。但是,如果你真的足夠幸運,同時具備這三項特質,那麼你很可能獲得超乎尋常的、傑出的、長期的成功,史蒂夫·約伯斯就是典型的例子。

——凱文·達頓《異類的天賦》

比如偏執型人格障礙,如果沒有當事人主觀上的顯著痛苦,那麼就充其量是偏執傾向,而談不上精神病態者(Psychopaths)範疇。英特爾公司創始人、曾任CEO和董事局主席的安迪·格羅夫曾在20多年前寫過一本被視為商業經典的暢銷書,《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書名中的Paranoid雖然在精神病學專業詞彙是指偏執狂患者,即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但在口語中指的是危機感很重的人。換言之,格羅夫的這本書譯名應該是《只有隨時有危機感的人才能生存》。真正的偏執狂患者,別說成功,他們的日常生活都會被精神病症破壞得面目全非,患者自己以及身邊的家人痛苦不堪,同事也難以忍受。

如果拋開“成功學”的俗套,達頓的《另類的天賦》倒可以作為常識性的通俗讀本來看。他在書中的一個觀點是對的,精神病態者與普通人之間並沒有截然的界限區分,每個人都具有某些精神病態者的特質,或多或少而已。

異常的兩端

精神病態者的特殊優勢

從現代心理學的常識角度,無論是精神病態者也好,還是那些天才也好,卓越的成功者也好,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在人群的統計分佈中遠離平均值。基因的多樣性使得在自然情況下人群的幾乎每一項特質都呈現出數學上的高斯分佈來,即大多數人對稱地分佈在平均值附近,少數人在兩端遠離平均值。如果把平均值視為正常,那麼統計的極端值就是異常。人群中的精神病態者是少數,天才是少數,卓越的成功者也是少數,他們都是統計分佈中的極端值,都可以納入“異常”的範疇。

換個角度,精神病態者與普通人具有許多共同的特質,區別是精神病態者的這些特質極端地突出或者程度極高。如果考慮到情境的因素加持,那麼當普通人身上所具有的這些特質被情境因素凸顯出來或者被人為拔高時,普通人可能也很容易顯示出精神病態來。

達頓在《異類的天賦》中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學研究來說明,精神病態者相比於普通人,在面臨重要抉擇時幾乎不受情緒的干擾,表現得更冷靜、理性、功利和高效。例如,書中一開始就引用倫理學裡著名的道德悖論“電車難題”,從電車司機要不要改道撞死1個小孩的岔路以避免撞死5個小孩,到要不要將1個無辜的胖子推下去阻止失控的電車救下5個小孩,再到一個外科醫生要不要殺死1個無辜的年輕人來拯救5名亟待器官移植的垂危病人。

雖然這三種情形都是同一個倫理難題:要不要選擇殺死1個人來拯救5個人,但普通人從第一種情形到第三種情形越來越受到情緒的困擾以致難以抉擇;而精神病態者卻能自始至終保持冷靜,理性、功利、高效地作出選擇,大腦掃描的結果顯示,他們大腦的情緒中樞幾乎沒有被啟動。

在觀看最近熱映的印度影片《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時,我就在想,這個溫情的故事為什麼能夠編“圓”,一個帶著巴基斯坦小女孩偷渡邊境的印度“阿甘”,為何能在遭遇邊境巡邏隊、員警、邊防軍時屢屢化險為夷,主要的原因是那些擁有執法權的邊境巡邏隊隊長、員警主管、邊防檢查站軍官在執法時都受到情緒的干擾,被印度猴神大叔的執著和善良所感動,網開一面。那麼,如果換一個角度,如果這些執法的官員、軍官被訓練得冷靜、理性、功利、高效,不受情緒干擾嚴格執法,整個故事就坍塌了。問題是,冷靜、理性、功利、高效不就是達頓書中所反復提到的精神病態者的典型特質嗎?

《另類的天賦》告訴讀者的另一個常識是,精神病態者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達頓博士直言不諱他的父親、摯友都是精神病態者。看得出,他所指的精神變態者包括人格障礙者。DSM-5統計的資料顯示,在美國,社會各型人格障礙者在人群中的比例為15%-20%,這還是經過臨床甄別的“患者”,考慮到只缺少一兩項符合的傾向者(通常人格障礙患者的臨床甄別指標是如9項指標符合5項及以上者,那麼符合4項或3項的就視為傾向者),這個比例更是高達30%左右。

所以,當某個人匪夷所思地做出令人咋舌的奇葩行為,最可能的一種情形就是,他可能是或疑似精神病態者。如果這名是或疑似精神病態者的奇葩行為惹起輿論的譁然,多多少少令人有些啼笑皆非。最關鍵的是,那些以激烈甚至極端方式表達的吃瓜群眾或評論人,最可能的情形是他們也是或疑似精神病態者。

一個神經病激出一群神經病,這可能是網路輿論最荒謬的現象。

□唐映紅

富有魅力、專注和無情是精神病態者最明顯的三種特徵,如果同時具備這些特徵,在問題出現的時候,就能一一將其攻破。這種觀點並不新鮮。但是,如果你真的足夠幸運,同時具備這三項特質,那麼你很可能獲得超乎尋常的、傑出的、長期的成功,史蒂夫·約伯斯就是典型的例子。

——凱文·達頓《異類的天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