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牛肉13年後重返中國市場 10元一斤國內牛市能否扛得住

據美國彭博社4月11日報導, 美國白宮發言人肖恩•斯派塞說, 在中美兩國領導人日前的會晤期間, 美國獲得一個“很大的獎品”:擴大美國牛肉對華出口。

此外, 4月10日, 中美兩國元首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會晤剛剛結束, 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來到中南海紫光閣, 還帶來了他們的“重磅”問題。 美方希望中方進口美國牛肉, 李克強總理表示, 中國願意進口符合品質健康標準、有市場競爭力的美國牛肉, 這有助於豐富中國消費者的選擇。 當然, 我們也要推動公平貿易。 中國的雞肉在國際市場上也很有競爭力, 希望美方也儘早解禁中國雞肉的進口。 這樣才能更好體現公平貿易。


2003年美國華盛頓州發現一例瘋牛病病例, 中國隨即叫停美國牛肉進入中國市場。 直到2016年9月, 我國農業部和質檢總局發文, 解除部分美國牛肉產品的進口禁令。 時隔13年, 美國牛肉重新獲得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但重新開放依然是有條件的, 美國牛肉重新進入中國市場依然還是有不少阻力。

但是不管怎麼說, 這一次, 美國牛肉真的要來了, 中國市場準備好了嗎。

對於消費者而言, 或許是個好消息, 可以享受到更多種類更便宜的牛肉,

而對於國內的養牛人來說, 則恰恰相反了。

美國牛肉重新進入中國市場, 對於國內的肉牛產業而言, 會有多大的影響。


美國是全球牛肉產量、消費量、進口量第一, 出口量第四的國家, 同時肉牛業也是美國畜牧業中最大的生產部門, 肉牛產值占畜牧業產值的1/4。

近年來受肉類消費結構的影響, 美國牛肉國內消費量逐年下滑, 有資料顯示, 近10年間, 美國牛肉人均消費量減少了19%, 因此, 美國牛肉對外出口需求較為強勁。

而在中國市場,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的升級, 國內牛肉消費需求激增, 年均增長幅度高達5%, 已成為全球牛肉消費需求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但整體來看, 人均消費量依然不高, 未來仍有很大增長潛力。 資料顯示, 2013年, 全球年人均鮮牛肉消費量為10公斤, 而我國僅4.92公斤。 另一方面, 國內牛肉產量受養殖週期、環保和成本的影響, 增速依然趕不上消費增長的速度, 因此, 牛肉市場缺口將持續存在, 也給了進口牛肉極大的機會。


有人說, 美國錯過了中國牛肉市場黃金增長期, 確實是這樣的。 2003年以前, 美國是中國進口牛肉的絕對主力, 2003年中國牛肉進口量0.84萬噸, 進口總額為1500萬美元, 其中來自美國的牛肉進口額高達1000萬美元。 而到了2016年, 中國牛肉進口總額達到25.17億美元, 進口量達到58萬噸, 巴西、澳大利亞、烏拉圭等成為中國牛肉進口的主要來源。

因此,不難想像,在解禁13年之後,美國牛肉對於重新搶佔中國市場的決心和動力是如何之強了。

而美國農業部預測,2017年美國優質肉牛的均價將繼續下跌,約每英擔(美國約合45.4公斤)116-126美元,折合成人民幣大概每公斤17至19元。而國內價格呢,據農業部對全國500個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2017年4月第1周全國牛肉平均價格62.49元/公斤,同比下降0.8%。一旦美國牛肉重新湧入中國市場,其低廉的價格一定會對國內肉牛產業形成衝擊。

因此,不難想像,在解禁13年之後,美國牛肉對於重新搶佔中國市場的決心和動力是如何之強了。

而美國農業部預測,2017年美國優質肉牛的均價將繼續下跌,約每英擔(美國約合45.4公斤)116-126美元,折合成人民幣大概每公斤17至19元。而國內價格呢,據農業部對全國500個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2017年4月第1周全國牛肉平均價格62.49元/公斤,同比下降0.8%。一旦美國牛肉重新湧入中國市場,其低廉的價格一定會對國內肉牛產業形成衝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