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暖花開添新綠 青春與小樹共成長

——TNC協辦“綠化祖國 低碳行動-內蒙古共青團保護母親河、爭當‘河小青’活動啟動儀式”

四月的內蒙, 仍顯春寒料峭。 4月14日, 來自黨政機關、社會團體、高校以及青年社會組織的近2000名青年志願者齊聚內蒙古呼和浩特的和林格爾縣, 參與“綠化祖國 低碳行動-全區共青團保護母親河、爭當‘河小青’活動啟動儀式”, 並在這裡共同參與種下了適宜該區域土壤和氣候條件的樹木。

內蒙古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 水土保持對更好發揮內蒙的生態功能至關重要。 此次“綠化祖國 低碳行動-全區共青團保護母親河、爭當‘河小青’活動啟動儀式”的舉辦,

正是內蒙引導公眾樹立生態環保理念, 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和國土綠化建設的開端, 未來, 內蒙還將通過系列活動, 號召全區青年共同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行動中, 共建萬畝青年林。

啟動儀式現場。 攝影:©TNC(曾楠)

此次活動的啟動儀式選在和林格爾是有原因的。 在蒙語中, 和林格爾是“20戶人家”的意思, 是說在清朝時這裡僅生活著20戶人, 而在北魏時期, 和林格爾地區的居民曾高達十萬之眾。 發生人口變化與這裡自然環境的變遷息息相關, 通過此次活動的啟動儀式, 大家共同憶古思今, 更切身感受到氣候變化與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

老牛基金會秘書長安亞強與中國TNC內蒙古專案辦主任林闊成一起植樹。 攝影:©TNC(曾楠)

與此同時, 和林格爾也是老牛基金會與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內蒙古林業廳、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共同開展的“內蒙古和林格爾生態修復專案”所在地。 該專案啟動於2010年, 在近4萬公頃的退化土地上進行了以喬木種植、灌木管理、草地恢復為主的退化土地修復工作。 通過長達9年的堅持, 該專案取得了顯著成效, 監測顯示, 各造林成活率均保持在85%以上, 林下植被蓋度提高60%以上;專案區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 單位面積草地生產力提高60%-94%;土壤健康狀況發生明顯改善,

土壤各養分含量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提高, 土壤含水量提高3-5倍, 年均涵養水531萬噸;年均吸收1490噸碳, 釋放氧氣3987噸, 固定土壤2.5萬噸, 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隨著項目的推進, 生態效益逐年提高。

此次啟動儀式由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等單位主辦,

內蒙古和盛生態育林有限公司、老牛基金會、TNC、內蒙古志趣公益聯合會等單位承辦。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活動結束後, 回望身後剛剛種下的一大片樹木, 青年志願者們已然在期待這裡滿是綠色的未來。

修復前後, 和林格爾生態修復專案區。 攝影:©TNC

如果你愛自然、愛科學、愛分享,
歡迎關注大自然保護協會TNC;TNC微信平臺:@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攝影:©TNC

如果你愛自然、愛科學、愛分享,
歡迎關注大自然保護協會TNC;TNC微信平臺:@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