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系外飛仙”不勝枚舉,火箭、航天器或將攔截星際訪客

科技日報北京4月18日電 據美國太空網17日報導, 去年底, 太陽系首個星際訪客“奧陌陌”(Oumuamua, 夏威夷語意為“遠方的信使”)與地球“親密接觸”,

讓人類既興奮又緊張。 儘管其現在芳蹤杳然, 但耶魯大學研究人員認為, 此類星際物體很多, 會不時拜訪地球, 因此他們計畫在這些天體靠近地球時發射航天器, 與其狹路相逢並射擊, 然後對飛濺出來的碎片進行分析, 以揭開籠罩在其頭上的“面紗”。

去年10月19日, 天文學家觀測到了“奧陌陌”的身影, 這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內發現來自系外的天體。 科學家認為, 它可能來自另一顆恒星——先前的研究表明, 當恒星形成時, 它們可能會向星際空間拋出類似“奧陌陌”的物體。

這項最新研究指出, 此類“系外飛仙”的數量或比太陽這樣相對年輕的金屬富集恒星多10萬億個, 未來它們可能會穿越太陽系。 研究人員也通過計算得出, 目前正在智利建造的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LSST),

可以“捕捉”到距離太陽10個天文單位內類似“奧陌陌”的星際物體總數的1.6%。 LSST預計於2022年投入使用, 屆時, 它將每隔幾晚為整個可見天空拍照。

論文首席作者、耶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達里爾·塞利格曼說:“當LSST上線時, 我們不必離開太陽系, 就將有機會觀測到圍繞另一顆恒星形成的物體。 ”

由於這些神秘訪客的構成還有很多未解之謎, 研究人員建議研發一種航天器, 可飛近這些天體並向其發射射彈, 然後對產生的碎片進行分析, 從而推斷其組成。 NASA對“坦普爾1號”(Tempel 1)彗星的“深度撞擊”任務就是如此, 相比匹配星際物體速度或取回樣品的任務, 此策略需要的火箭燃料更少。

研究人員估計, LSST大約每隔10年會看到一個距離太陽1個天文單位的星際物體,

借助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重型”火箭可對其進行攔截。

總編輯圈點

以LSST、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為代表的重器即將投入使用, 人類看向宇宙的視界將被極大地拓展。 特別值得期待的是, 還有人類史上建造的最龐大天文設備“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 因其天線樣機的研製由中國主導完成, 被親切地稱為“中國耳朵”, 是中國為國際大科學工程提供核心設備解決方案的實力體現。

圖片來源於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