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州高川鄉甘溝村有了一條“游龍”,讓村民坐在家數錢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 高川鄉甘溝村地處安州區邊遠山村, 以林業、礦產、種養業為主, “5·12”地震後, 因特大暴雨引發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道路損毀, 交通不便, 一直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 日前, 記者在該村採訪時看到, 一條水泥路一直通往山頂, 宛如一條白色的"游龍",圓了當地村民幾代人的夢。 村民們說:“通了致富路, 我們生活有‘錢途’。 ”

“別小看這條水泥路, 全村人都受益, 我們對未來的生活有了新盼頭。 ”該村貧困戶王永吉說, 他家祖祖輩輩靠種樹為生, 過去因路不通, 成為制約山裡人脫貧致富的“攔路虎”。 “現在路通了, 一立方米木材將增加200-300元的收入。 ”王永吉笑嘻嘻地說, 去年底, 他上山砍伐木材7立方米, 一立方米木材多賺250元, 7立方米木材就增收1750元。

“在道路沒有通之前, 我家就養殖了生態豬, 當生豬出欄時, 運輸是個大問題, 價格還低, 都不敢養得太多。 ”村民馬銀福邊走, 邊指著他家的豬圈說, 自從去年路通了後, 他家就擴大了生豬養殖, 不再愁運輸問題, 坐在家裡就可以數錢了。

記者瞭解到, 甘溝村離安州城區45公里, 全村共有119戶、523人, 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8戶、99人, 9個村民小組, 轄區面積2萬餘畝。 是一個以林業、礦產、種養業為主的資源型山村。

“2017年5月, 這條路就通了, 產業發展也有了路子。 ” 甘溝村文書林興聰說,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 全村修建3.7公里的水泥路, 交通條件得到改善, 發展產業引領村民奔小康。

“村裡要發展經濟, 光靠蠻力是要不得, 還要講科學, 講技術。 ”林興聰說,

村兩委制定了脫貧規劃, 培育主導產業, 增添增收途徑, 以經濟林木、中藥材產業為主, 生態養殖為輔, 將建中藥材

編輯:蔣小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