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提升納稅人滿意度

■焦作市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 郭詩波

營商環境是伴隨著企業活動整個過程的各種周圍境況和條件的總和。 納稅人是市場營商的主體, 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 作為經濟執法部門, 稅務機關將立足職能作用, 堅持眼睛向內、自我加壓、苦練內功, 深入抓好稅收領域“放管服”改革, 落實好優化稅收環境30條措施, 積極營造讓納稅人滿意的稅收營商環境, 讓納稅人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聚焦作風樹形象。 作風體現形象, 作風彰顯形象。 稅務部門必須把納稅人支持不支持、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稅收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努力提高納稅人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 一是樹立大服務理念。 始終堅持以納稅人為中心, 牢固樹立全員服務、全程服務、全方位服務的“大服務”理念。 二是不定期明察暗訪。 外部委託社會協力廠商不定期到基層一線、視窗單位開展辦稅服務、作風紀律暗訪調查, 內部由納稅服務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聯合查找服務態度、服務效率、辦稅品質、廉潔自律等方面問題, 堅決杜絕“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現象, 堅決防止為稅不廉情況發生。 三是依法徵稅公平執法。 公正執法是營造良好稅收環境、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關鍵。 要堅持依法徵稅這個原則, 堅決不收“過頭稅”, 堅決防止任性收稅,
切實防範執法不規範、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 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 讓納稅人在每一項執法活動中都能感受到稅收執法效率和公正。

聚焦宣傳促和諧。 加強稅收宣傳, 讓納稅人及時知曉政策、科學運用政策、充分享受政策, 是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應有之義。 特別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 社保費徵收、水資源稅改革、環境保護稅開徵等稅費政策頻出, 涉及面大、專業性強、計算複雜, 如果宣傳不及時、解讀不清晰、輔導不到位, 直接關係到政策落地和納稅人切身利益, 也關係到征納關係的和諧。 一是用好宣傳月平臺。 今年4月份是全國第27個稅收宣傳月, 要舉系統之力、聚全域之智, 充分利用好這一平臺, 宣傳先進典型, 曝光稅收違法“黑名單”,

擴大宣傳聲勢, 營造和諧氛圍, 增強依法誠信納稅的自覺性和榮譽感。 二是做好常態化宣傳。 綜合運用門戶網站、電子稅務局、12366納稅服務熱線、微信公眾號、納稅人學堂、辦稅服務廳以及新聞媒體等管道, 實現宣傳諮詢、培訓輔導的常態化, 讓稅收宣傳如影隨形、始終相伴。 三是掌握好精准實用。 貼近納稅人政策需求, 實施分類化、個性化稅收宣傳, 開展“面對面”“一對一”培訓輔導, 特別是對新出臺的政策必須第一時間公開、及時給予精准解讀, 稅費優惠政策要讓享受主體全面知曉, 給予科學引導和及時提醒, 以實際行動取信于納稅人。

聚焦服務提效率。 隨著改革的持續推進, 稅務部門必須聚焦服務質效, 堅決疏通資料報送多、辦稅時間長、跑趟次數多等“堵點”“痛點”,

全面提升服務效率, 實現辦稅更方便、更快捷。 一是認真落實“最多跑一次”清單。 二是深入推進“便民辦稅春風行動”。 三是推廣上線電子稅務局, 讓納稅人多走“網路”、少走“馬路”。

聚焦政策享紅利。 稅收優惠政策事關企業效益, 牽動著納稅人“獲得感”的神經元。 政策紅利應享盡享, 納稅人就有很好的獲得感;優惠政策遲遲不能落地, 納稅人就會有怨言, 勢必影響征納和諧。 稅務部門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好各項稅收優惠政策, 全面兌現政策紅利, 減輕納稅人負擔, 增強納稅人獲得感。 一是解決好納稅人“應知盡知”的問題。 二是解決好納稅人“應會盡會”的問題。 三是解決好納稅人“應享盡享”的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