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蟲子放在靜磁場裡,一動都不動了

本報記者 張佳星

“有人把小蟲子放在一定強度的靜磁場裡, 蟲子怎麼都不動, 這個用物理原理很容易解釋, 動的時候蟲子體內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移動,

可能會因為電磁效應覺得難受, 就不跑了。 ”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家張裕恒用幾句話, 解釋了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力對生命體的影響。

磁場的影響可不可能用於醫學治療?4月11日—12日, 香山科學會議召開主題為“強磁場與生命健康:新條件、新問題、新機遇”的會議, 探討物理與生命的交叉學科及其發展機遇和路徑。

“過去研究生命科學主要利用化學的知識和技術, 通過研究細胞通路、蛋白質分子等, 找到應對疾病的方法。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商澎說, 但是忽略了力、磁等重要物理因素對生命的影響。

張裕恒的另一例子進一步證明了磁場對生命的作用, “有研究把細胞放在靜磁場中, 和不放進磁場的做對比,

一段時間後前者分化或者增殖發生變化, 磁場施加時間不同對細胞的影響不同, 有的甚至導致細胞死亡。 ”

“但具體是體內的什麼受到了影響, 機理並不清楚, 是原子層面的軌道電子受到磁場的作用, 還是細胞層面的蛋白質離子通道受到磁場作用對人體的影響, 目前沒有答案。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想對這個未知領域進行探索,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研究員潘永信說, “我是做地球物理研究的, 這些年一直在探索它和生命科學的交叉。 ”

“磁場是地球非常強的保護, 人體在地球這個弱磁場中受到什麼呢, 在這個磁場環境下形成的人體又有哪些奧秘。 ”潘永信說, 觸及機制的基礎研究沒有展開, 沒有可參考的研究路徑,

更沒有初步的答案。

全新的交叉學科, 人類整體處在“盲人摸象”階段——初步瞭解一些現象和關聯, 卻無法拼湊整體。

“這個領域國內外都是零起步。 ”商澎說, 但中國先邁了一步。 目前國際上從事強磁場科學研究的中心主要分佈在歐美、日本等國家, 包括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法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等。 商澎說:“國外‘強磁場下的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健康醫療應用研究’相對滯後, 而我國國家強磁場科學中心是國際上五大強磁場中心中唯一具有成建制‘強磁場生命科學研究團隊’的中心。 ”

截至目前, 我國已有部分研究和應用成果初步顯現。 “我們前期實驗摸索了不同強度、頻率和作用時間的磁場對腫瘤的作用,

發現0.4T, 7.5Hz旋轉磁場可以有效抑制多種腫瘤細胞生長。 ”南京大學醫學院教授侯亞義表示, 對磁場強度、方向、頻率的定量探索已經展現出一定的臨床意義。 而潘永信參與完成的重鏈鐵蛋白納米粒子, 通過將鐵蛋白的內核分別置換為磁鐵礦和化療藥物, 可以直接定位腫瘤細胞、顯色並投放藥物。

圖片來源於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