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共用單車開始減量“瘦身”,喧囂即將歸於平靜丨IT 辣評

科技日報記者 王小龍

共用單車開始減量“瘦身”, 喧囂歸於平靜, “洗牌”繼續進行

據杭州當地媒體報導, 目前, 杭州已開始對共用單車的總量進行“瘦身”。 比如, 杭州市場上共有共用單車約77萬輛, 今年計畫減量1/3左右。 從今年起, 杭州要開始對共用單車的服務品質進行考核。 考核分季度進行, 每季度一次。 考核結果作為“減量”的主要依據。 車輛被清退後, 單車公司要拿出相應的運行軌跡證明這些車輛的去向。

管理部門還會對這些資料監測1-2個月, 以確認這些車輛真正離開杭州。

點評:杭州在城市管理上可圈可點, 在共用單車管理上同樣如此。 減量、精細化運營和監管是這次“瘦身行動”的關鍵字。 根據以往的經驗, “杭州模式”也極有可能在全國獲得推廣。 共用單車行業風雨飄搖, 早已不如以前那樣風光。 更為嚴格的監管政策陸續出臺, 免押金的呼聲日益強烈。 在這樣的背景下, 共用單車行業將進入加速淘汰期, 只有哪些有資本、善管理的企業才能存活下來。

App將可直接打開小程式, 小程式商業化大幕正式開啟

4月13日, 在2018中國“互聯網+”數位經濟峰會小程式分論壇上, 騰訊公司表示, 將在微信小程式基礎體驗、開發門檻、挖掘流量上發力, 通過優化外掛程式能力、助力流量及服務產品變現, 讓小程式不僅“小而美”, 還要“大而全”。 微信小程式2018將具有更多新功能。 其中之一是小程式將很快支援各個APP直接打開, 同時, 也會支持用戶在企業微信中直接打開小程式。

點評:背靠大樹好乘涼。

依託微信這個超級入口, 小程式已經連接10億使用者與200多個類目的商家。 1.7億日活用戶, 10億月活躍使用者, 這些數字不是其他入口能夠相比的。 用好這些流量, 打通線上線下, 進入各大APP後, 小程式將成為一種無處不在的存在, 而其中的商業機會也將多到無法想像。 騰訊正在下一步很大的棋, 微信和小程式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抓手。

中國聯通關閉2G網路, 該走的總會走, 該來的正在加速到來

4月13日, 中國聯通發佈公告稱, 目前部分省公司正進行2G基站減頻退服換機活動, 擬關停低話務基站101個。 事實上, 早在今年1月份, 中國聯通已經在部分地區部署2G網路的清退工作。 針對 2G 用戶所擔憂的問題, 中國聯通表示, 將採取免費更換手機卡、贈送體驗流量、優惠購機等多種優惠措施, 協助現有 2G 客戶升級為 4G 網路;在此過程中, 現有 2G 客戶服務不受任何影響。

點評:回想起來, 其實並沒有過去幾年。 通過功能機使用2G網路打電話發短信的日子似乎就在昨天。 如今, 2G網路就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這無關情懷只和未來有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企業發展和制勝的第一法寶。中國聯通在3G時代通過搶佔先機,獲取了大量用戶;4G時代,中國移動更勝一籌。眼看著5G就要到來,未雨綢繆、提前佈局,為新的網路騰出頻段,是我也會這麼幹。

市場規模達到152億,中國數字閱讀迎來春天

《2017年度數位閱讀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數位閱讀市場規模達到152億元,同比增長26.7%。該白皮書發佈於2018中國數字閱讀大會。與會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中國數位閱讀市場規模增長趨於平穩。產業穩步增長背後是供需兩端創作者與用戶量、人均閱讀量等要素的同步增長。

點評:除了這些面上的資料。還有一組資料至關重要。那就是用戶願意為電子書付費的意願從2016年的60.3%上升到2017年的63.8%,其中2017年願意為單本電子書支付的平均金額為13.6元,相較於2016年的8.9元增長了52.8%。從只要免費的到願意為內容付費,中國超過半數的使用者已經接受了內容付費的理念。這恐怕才是整個市場最大的變化。無論是數位閱讀還是軟體、遊戲亦或是音樂,使用者都是整個產業的關鍵和基石。

這無關情懷只和未來有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企業發展和制勝的第一法寶。中國聯通在3G時代通過搶佔先機,獲取了大量用戶;4G時代,中國移動更勝一籌。眼看著5G就要到來,未雨綢繆、提前佈局,為新的網路騰出頻段,是我也會這麼幹。

市場規模達到152億,中國數字閱讀迎來春天

《2017年度數位閱讀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數位閱讀市場規模達到152億元,同比增長26.7%。該白皮書發佈於2018中國數字閱讀大會。與會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中國數位閱讀市場規模增長趨於平穩。產業穩步增長背後是供需兩端創作者與用戶量、人均閱讀量等要素的同步增長。

點評:除了這些面上的資料。還有一組資料至關重要。那就是用戶願意為電子書付費的意願從2016年的60.3%上升到2017年的63.8%,其中2017年願意為單本電子書支付的平均金額為13.6元,相較於2016年的8.9元增長了52.8%。從只要免費的到願意為內容付費,中國超過半數的使用者已經接受了內容付費的理念。這恐怕才是整個市場最大的變化。無論是數位閱讀還是軟體、遊戲亦或是音樂,使用者都是整個產業的關鍵和基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