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張敬偉:美國“揭批”臉書,棒喝全球獨角獸

從來沒有哪個獨角獸企業像臉書這樣顏面盡失。

近日, 臉書首席執行官(CEO)紮克伯格在美國國會參議院商業和司法委員會的聯合聽證會上接受質詢。

紮克伯格的這場“滑鐵盧”源於使用者資訊暴露。 這可是天大醜聞, 因為近9000萬使用者個人資訊被洩露和濫用, 不僅充滿市場功利的嫌疑, 而且帶有不正當的政治利益。

被曝光的協力廠商公司“劍橋分析”的強調, 利用臉書洩露的個人資訊, 介入全球各地200多起選舉, 除了鬧得紛紛擾擾的美國“通俄門”醜聞, 德國大選也被捲入其中, 此外還包括奈及利亞、肯亞、捷克、印度、烏克蘭、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馬來西亞等。 對此, 紮克伯格都無法否認, 只能用一次次的道歉來進行危機公關。

即便如此, 臉書已經失去了公信力。 資料顯示, 臉書市值從3月17日開始的10日內, 已經蒸發千億美元。 同樣, 北美地區的臉書使用者也迎來快速流失期,

保守估計臉書在3月底已經流失100萬活躍用戶。 雖然這些用戶只占臉書用戶的0.05%, 但是隨著醜聞的發酵, 臉書的市值和用戶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尷尬。

此外, 臉書或將面臨高達2萬億美元的巨額罰款。 若果真如此, 紮克伯格和臉書基本被判“死刑”。

個人資訊安全是不能碰觸的雷區, 臉書把使用者個人資訊不當回事, 小紮和他的臉書自然成為全球公敵。 正因為如此, 美國當地時間4月10日, 紮克伯格開始到國會接受質詢。

當天, 在參議院商業和司法委員會的聯合聽證會上, 他接受了44位參議員長達數小時的輪番拷問。 接下來, 他還要到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作證。

雖然紮克伯格儘量用專業的術語, 來解釋臉書在程式方面的問題。

甚至, 他還側面提到了他的創業故事, 強調:“我相信在你的寢室裡創辦一家公司, 然後把它擴大到你現在所處的規模而不犯錯誤,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

但是他的創業傳奇, 在國會一眾大佬面前沒有任何意義。 政客們手中握有臉書的“罪狀”, 也就擁有了讓紮克伯格難以承受的道德大棒。 因此, 無論如何, 國會大佬們都會坐實紮克伯格的責任, 讓其付出相應的代價。 否則, 就不會有連軸轉的輪番拷問。

紮克伯格的未來如何?很難預料。 但是紮克伯格在苦苦支撐, 希望用自己的道歉和亡羊補牢的措施, 留住其在臉書首席執行官(CEO)職位。 但形勢遠比他想像的更複雜, 紮克伯格的未來已經不受其本人控制, 其命運掌握在這幫拷問他的政客以及憤怒的輿論場中。

年輕的小紮, 曾是美國和全球創富傳奇的典型, 被稱為“蓋茨第二”, 現在成了濫用使用者資訊和干預政治大選的罪魁禍首。 小紮很難從危機中脫身, 放棄未必不是明智選擇。 所謂捨得, 正是小紮應該認真考慮的人生辯證法。

作為資訊技術(IT)時代的精英, 小紮成長為獨角獸大佬的創業過程, 或許讓年輕的他過於自信而倨傲。 因而, 他忽略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法治規則--當然也包括政治正確的規矩, 這也值得所有獨角獸企業反思。

從微軟到穀歌, 從臉書到蘋果, 再到亞馬遜, 美國資訊技術(IT)巨頭是美國科技創新的產物。 當然, 這些獨角獸在市場中也表現出足夠的自大和戾氣, 他們在美國和全球市場,

有著共同的行為模式, 那就是漠視或者說不習慣來自方方面面的監管。

而作為市場主體的獨角獸, 並非存在於理想主義的真空裡。 無論獨角獸市場影響力多大, 不管這些科技大佬擁有多少擁躉, 也不管這些獨角獸企業帶著怎樣的光環, 但資本逐利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 因此, 獨角獸企業, 在全球市場中, 往往因為市場壟斷被各國課以重罰。

壟斷被罰似乎屬於市場行為, 公眾也很難對此作出道德褒貶。 但是, 無論多強的資本力量也要恪守法治規矩, 不能逾越底線。

臉書洩露使用者資訊並干預政治選舉的行為, 不僅具有強烈的諷喻意味, 而且嚴重碰觸了法律、道德和政治倫理的多重紅線。 因而, 臉書被法治公義、輿論聲浪和政客民意集體圍剿也就順理成章了。紮克伯格只能走上“千夫所指”的批判台,被輪番揭批拷問。

紮克伯格只有用道歉和承諾來取得諒解,接受處罰,別無選擇。其他的獨角獸企業呢?是否在資訊技術(IT)時代也暗藏了許多不為人道的秘密。一旦東窗事發,將不可想像。大資料時代,獨角獸也將面臨著新一輪的技術洗牌,進化到人工智慧(AI)時代。如何在確保創新活力同時,堅持保護個人資訊,對美國獨角獸和全球科技大佬都是現實命題。

尤其是,中國的獨角獸企業,在對個人資訊保護上存在短板。國內也普遍存在以放棄個人資訊安全獲得高效便捷的習慣思維,臉書的遭遇對中國獨角獸企業也是當頭棒喝。

人工智慧(AI)時代,中國獨角獸企業要走出去,全世界也都對中國企業充滿警惕,因此會以更嚴苛的監管針對中國企業。故而,中國獨角獸企業必須補上保護個人資訊的公開課。否則,未來也許會遭遇比臉書更大的麻煩。

作者:張敬偉,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臉書被法治公義、輿論聲浪和政客民意集體圍剿也就順理成章了。紮克伯格只能走上“千夫所指”的批判台,被輪番揭批拷問。

紮克伯格只有用道歉和承諾來取得諒解,接受處罰,別無選擇。其他的獨角獸企業呢?是否在資訊技術(IT)時代也暗藏了許多不為人道的秘密。一旦東窗事發,將不可想像。大資料時代,獨角獸也將面臨著新一輪的技術洗牌,進化到人工智慧(AI)時代。如何在確保創新活力同時,堅持保護個人資訊,對美國獨角獸和全球科技大佬都是現實命題。

尤其是,中國的獨角獸企業,在對個人資訊保護上存在短板。國內也普遍存在以放棄個人資訊安全獲得高效便捷的習慣思維,臉書的遭遇對中國獨角獸企業也是當頭棒喝。

人工智慧(AI)時代,中國獨角獸企業要走出去,全世界也都對中國企業充滿警惕,因此會以更嚴苛的監管針對中國企業。故而,中國獨角獸企業必須補上保護個人資訊的公開課。否則,未來也許會遭遇比臉書更大的麻煩。

作者:張敬偉,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