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甯津好媳婦張亞麗精心照顧癱瘓公爹傳頌鄉里

齊魯網德州4月13日訊

甯津縣長官鎮張大古村, 80後媳婦張亞麗不嫌髒不嫌累, 常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的事蹟在十裡八村傳為佳話,

贏得了鄉鄰的讚譽。 她用自己的拳拳孝心讓我們看到了孝老敬親的美德在新一代年輕人身上的閃光與傳承。

近日, 記者第一次見到張亞麗時, 她正在小胡同裡攙扶著公公鍛煉身體。 看著她那熟練地動作, 與老人默契的配合, 我們知道這不是一天兩天可以練成的。

張亞麗說, 老人走到牆角這就回來, 得走一個小時, 一直走他也是累, 他得走一會兒歇一會兒。

張亞麗出生在1989年, 是一個典型的80後, 八年前她與丈夫張新生結婚, 那時的張亞麗也和同齡人一樣, 有著對婚後幸福生活的憧憬。 然而, 天有不測風雲, 三年前, 張亞麗的公公突然得了腦血栓, 生活失去了自理能力, 所有衣食起居都需要有人照顧。 張亞麗的丈夫有兩個姐姐, 但由於各種原因都不能在身邊照顧, 而張亞麗的丈夫也要掙錢養家, 婆婆身體不好, 於是照顧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張亞麗的肩上。 當時為了更好的照顧公公和剛出生的孩子, 張亞麗辭掉了自己的工作, 在家做起了全職“保姆”。

張亞麗每天早上先伺候老人吃飯,

自己再吃, 保證公公吃熱的。 公公吃不了饅頭, 只能吃些個流食, 她就做些小米飯等粥類, 還得掌握不能做稀了, 稀的公公吃了犯嗆。 公公在炕上半躺著, 她常常跪在炕上去喂。 有一次, 老人的腿猛地一伸, 一腳就把她從炕上踹了下來, 摔得好大一會兒動不得, 粥撒了一身一地。

丈夫張新生說, 他也挨過老人的踹, 非常疼。 由於病的原因老人的神經不受支配了。

每天餵飯喂藥、洗臉擦身、做全身按摩以及出門鍛煉, 張亞麗日復一日的重複著這些事情, 但她從不喊苦、喊累。 在張亞麗兩年多的精心照料下, 公公的的身體逐漸有了好轉, 吃飯、行動有了很大的改善, 婆婆可以簡單的照顧他了。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 一年前, 張亞麗在家附近開了家小店, 補貼家用。 她早上伺候老人吃完飯, 幫老人收拾妥當了, 再帶著孩子去店裡。 每天都是晚走早歸。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可張亞麗卻用自己的真心實意的行動否定了這句話。

每天早上老人嘴唇上都會黏黏糊糊的,

張亞麗就用棉簽沾上水仔細的給他擦乾淨;張亞麗說“老人吃飯經常嗆著, 一咳嗽, 正好噴了我一臉。 婆婆看著又氣又急, 就嚷俺爸爸, 我說你別嚷他, 他又不是故意的。 這事也是經常的事, 現在喂他你臉只要不閃開, 他幾乎每天都會噴上你。 沒什麼大不了, 洗洗就行了, 又不費事。 ”

婆婆王振仙說, 兒媳婦每天早早的起來, 先來俺這屋往外端屎尿盆子, 再燒火做飯。 他公公說不出來, 光給她豎大拇手指頭。

三年來,張亞麗全心全意地照顧著患病的公公,讓家人和親戚鄰居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

大姑姐張新香說,俺兄弟媳婦確實好,沒她的話俺爸爸也恢復不了這樣,挺感謝她的。

鄰居提起張亞麗也是一口稱讚,人家也不嫌髒 不嫌累一直照顧著,真是好樣的!

張亞麗說,照顧老人沒有最好,但我一定盡心盡力。俺孩子畢竟小,她看見大人伺候老人,她心裡也會想等我老了,她也會這樣伺候。俺爸爸從小教會了俺這些,俺也要慢慢的教給孩子。

張亞麗就像柔韌的蒲草,看起來樸實無華,卻用滾燙的孝心將一個大家庭牢牢地綁成一團。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孝老敬親”的傳統美德,她的勤勞、樸實、善良、正影響著更多的人,她的行為贏得了社會的尊重,也為建設和諧社會奏出了最動人的音符。我們衷心祝願張亞麗一家的日子能越過越好!

三年來,張亞麗全心全意地照顧著患病的公公,讓家人和親戚鄰居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

大姑姐張新香說,俺兄弟媳婦確實好,沒她的話俺爸爸也恢復不了這樣,挺感謝她的。

鄰居提起張亞麗也是一口稱讚,人家也不嫌髒 不嫌累一直照顧著,真是好樣的!

張亞麗說,照顧老人沒有最好,但我一定盡心盡力。俺孩子畢竟小,她看見大人伺候老人,她心裡也會想等我老了,她也會這樣伺候。俺爸爸從小教會了俺這些,俺也要慢慢的教給孩子。

張亞麗就像柔韌的蒲草,看起來樸實無華,卻用滾燙的孝心將一個大家庭牢牢地綁成一團。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孝老敬親”的傳統美德,她的勤勞、樸實、善良、正影響著更多的人,她的行為贏得了社會的尊重,也為建設和諧社會奏出了最動人的音符。我們衷心祝願張亞麗一家的日子能越過越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