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煙臺晚報義工為棲霞小學生送救助金

大小新聞用戶端4月14日訊10日下午, 煙臺月亮姐姐公益發展中心之願甜愛心團隊趕赴棲霞, 並會同棲霞愛的傳遞義工助學協會為五個家庭貧困的孩子發放愛心款六千元。 此次愛心款包括煙臺道德模範91歲貝雕老人王大珍奶奶今年毓璜頂廟會義賣的款項五千元, 以及願甜團隊內部軒寧基金的善款。

當兩支義工團隊趕到棲霞官道小學, 為7歲的孩子小偉發放愛心款的時候, 學校曹校長以及各位學校領導被91歲王大珍奶奶和義工們的義舉所感動。 當即邀請義工負責人張隊結合自身事蹟為孩子們上一堂德育課。 曹校長認為如今的學生缺乏責任心, 個人主義較明顯, 一味索取, 不懂奉獻, 缺乏較強的擔當能力, 所以必須加強德育教育。 如果僅僅依靠默守陳規在課堂上進行講授, 學生肯定會覺得枯燥效果不理想。 曹校長說:“義工為學生講課,

本身就很新鮮, 這樣德育理論和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又能契合起來, 在生活中找得到、看得到, 並且聽得到義工親自講述自己的故事, 才能讓德育課真正‘活’起來。 ”

課堂上, 願甜愛心團隊的張隊和孩子們不時地進行互動。 互動的過程中, 孩子們明白了義工的義字並不單單就是義務, 而是包含了責任, 擔當, 更是一種值得驕傲的榮光。 接著張隊給孩子們講敘了91歲高齡的王奶奶堅持做貝雕助學的事蹟以及團隊幫助救助過的孩子的一些事情。 他生動, 風趣, 通俗易懂的話語, 贏得了同學們一陣陣的掌聲。 曹校長表示, 這堂課太有意義了, 不光是孩子, 對聽課的老師們觸動也很大。 這些事情平時孩子們很少聽到過, 加上榜樣就在身旁,

這堂課孩子們聽的津津有味, 讓孩子們知道了怎樣去做一個善良的人, 懂得了感恩。

義工走進校園、走上講臺、走到學生中間, 讓學生們“眼見為實”, 面對面讓學生感受到好人就在身邊。 聽著就仿佛發生在自己身邊一樣, 那種精神, 那種震撼, 讓學生們的內心深受觸動, 對自己的影響也更強烈。

責任編輯 劉鵬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