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職生成未來“工匠之星” 執著“00後”終實現“金牌夢”

龍虎網訊 曾經對職校生而言, 學習一門手藝, 是為了將來就業有更多的優勢, 而現在他們有越來越多證明自己的機會了, 學習成了探索和鑽研的過程, 上大學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今年, 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又誕生了一批金牌學生, 而他們的故事竟都始於興趣, 忠於初心。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16歲少女銀牌苦練成金牌

對2015級旅遊(1)班的查思晨而言, 現在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加強文化課的學習了。 在今年1月舉行的2018年度江蘇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中, 她取得導遊項目中職組金牌, 這使她獲得了一張進入大學校園的入場券。

選擇旅遊專業, 是興趣使然, 查思晨告訴我們, 每年暑假她都會和媽媽去各地旅遊, 因此從小就對旅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參與導遊技能大賽, 她最初只是想證明自己和在這個領域發展得更多一些, 在得知獲得省賽金牌可以進入大學學習後, 這項比賽就更具誘惑力了, 連續兩年, 她都站在了領獎臺上, 從銀牌到金牌, 進步的不僅僅是名次, 更顯示了這個小姑娘不服“輸”的韌勁。

(查思晨)

進入省賽要經過層層選拔, 從6月集訓到10月市賽, 再到省賽, 備戰週期長達半年。 第一年參賽, 查思晨獲得了省賽銀牌的第一名, 儘管也是不錯的成績, 但她認為還是不夠理想, “和金牌只差0.2分”, 她不甘心, 決定再來一次, 功夫不負有心人, 這一次, 她獲得了金牌, 並且是3個金牌中的最高分。 導遊技能大賽主要分理論知識、導遊詞講解和才藝展示三部分。 導遊詞講解要求從4篇講解詞中隨機抽取一篇, 並在5分鐘時間內進行現場演示。 “講解詞一般會在比賽前2-3周發給大家,

要求全文背誦”。 要一字不差地背誦4篇1000多字的講解詞, 還要聲情並茂, 配合PPT演示, 這要怎麼做到呢?查思晨的方法是實地考察, 在拿到講解詞通讀全文後, 她就會到景點現場去看看, “只有自己親身體會了, 感受過景點, 才能有更深刻地理解, 也更利於背誦”, 今年省賽的4篇導遊詞講解分別有關牛首山、江南貢院、長江路和紫金山天文臺, 她都去實地“考察”過了。 背誦也不是沒有技巧的, 查思晨會從自己最感興趣的景點入手, 還會分析老師的寫作風格, “我喜歡抒情類的介紹”, 她提供給我們一個關於講解大報恩寺的視頻片段, 看到視頻的人或許會驚訝, 這個落落大方, 講解介紹絲毫不遜色于專業導遊的小姑娘只有16歲。

(查思晨)

理論考試有個題庫, 每年都會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200多題, 今年的題庫一共有1885題, 理論考試90%的內容來自其中, 剩下的時政題就是平時的積累了。 備戰省賽, 導遊詞講解和理論考試要同步進行。 大多數時間查思晨都和小夥伴們在訓練室裡背誦講解詞,

從早上8點一直到下午5點, 背累了就看看理論的內容, 交替進行。 為了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學校也會讓備戰學生通過在國旗下演講或進入陌生班級演講的形式, 進行鍛煉。

談到大學的學習規劃, 查思成表示, 還是想在旅遊專業深入學習, 她愛好音樂, 也有可能在這方面發展, 她明白自己的優勢, “現在年紀小, 還有很多學習的機會, 未來也有很多可能”, 我們可以從她的眼神中看出對未來的嚮往和期待, 她一定會在自己的領域有所收穫, 畢竟肯努力的孩子, 運氣都不會差。

陽光少年實屬“細節控” 1cm距離判斷全憑手感

米心成來自2016級旅遊3+3班, 原本3年中專課程結束後, 他將經過轉段考試, 進入大專學習, 今年1月, 他在2018年江蘇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酒店服務專案中獲得金牌, 獲得了進入大學學習的機會,用他的話說,這是實現“大學夢”了,也意味著有機會實現當老師的夢想。

(米心成)

接受我們採訪的時候,米心成正在進行備戰國賽的中餐宴會擺台訓練,白襯衫,西服褲,有種乾淨、清爽的氣質,他告訴我們這是項目所需的著裝,還必須穿皮鞋,如果是女生的話,就要穿旗袍了。

(米心成)

說起為何會選擇旅遊專業,米心成笑了,“酒店,旅遊,都感覺很有趣啊”,他常常做家務,認為自己的優勢在於動手能力強。2016年入學沒多久後,米心成就被選拔進入酒店服務專案校集訓隊,到今年1月的省賽,他訓練了快1年半。技能大賽酒店服務專案主要分為中餐宴會擺台、客房中式鋪床、英語口語和專業理論四部分,其中中餐宴會擺台、客房中式鋪床最為重要。以中餐宴會擺台為例,對細節要求十分嚴謹,碗和味碟以及酒杯與酒杯之間的距離都要保持在1cm左右,這個距離全憑手感和肉眼觀察。最初的練習頗為困難,每次擺放完畢,米心成都要用尺子量一量,距離多了少了都要用心記,下次擺放再做調整。他曾經利用課餘時間做兼職,在餐廳打工,這也給了他很多實踐經驗,有時候也會指導一下小夥伴,“畢竟我是學這個的嘛”。客房中式鋪床也十分講究,最重要的就是鋪床單,因為之後所有的環節都要在床單上進行。他已經記不清光鋪床單這一項訓練花費的時間了,因為所有的內容都要反復練,“有些問題會反復出現,比如床單邊塞得不夠緊,可能這一次練好了過段時間又出現了,要有個持續訓練的過程”。他甚至養成了一種習慣,自己外出旅遊住酒店都會看看別人如何擺台以及床單是如何鋪的,“已經變成條件反射了”。

(米心成)

獲得大學入學資格,課業似乎輕鬆了些,但米心成決定在5月國賽結束後,繼續留校學習文化知識,“這幾年重點放在技能訓練上了,學習的文化知識還不夠,只有多學一點到了大學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他也和我們談工匠精神,最初入學,他希望有一技之長,為就業做準備,可現在他看得更遠了,他覺得工匠精神是在職業方面的鑽研,精益求精,“想更上一層樓”,小夥子堅定地說。

人才培養“助推器” 學校為江北新區建設添磚加瓦

(狄昌進)

近年來,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培養出了眾多技能大賽的金牌學生,對此副校長狄昌進認為,這主要來源於學校點面結合的培養選拔機制。每年學校都會舉辦“希望杯”技能節,無論是就業型學生還是升學型學生,每人都要參與,老師將從中選拔出具有一定潛質的學生加入集訓隊,“進入集訓階段,一般每位教師只帶2-3名學生,這樣學生能接受更多專業的指導”。狄校長介紹,學校培養學生首先是要制定專業的課程教學計畫,“所有教學必須有據可依”,另一方面是從技術能力入手,這又分為基本能力模組和職業能力模組。以電子專業為例,導體的焊接,儀錶的使用均屬於基本能力,而通過設備的焊接與程式設置,使機器人完成指令動作,這就是職業能力的範疇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非常重視對學生工匠精神的灌輸。“我們要教會學生專業地、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每一個工件,並在此基礎上追求品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狄校長看來,追求工匠精神首先是要有樂趣和熱情,其次是要具備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因為求知無止境,工藝水準無止境。他強調,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是要使得學生做到“四個用心”,即在學校用心學,用心幹,走上社會用心經營,用心詮釋人生。2018年4月19日

2015年南京江北新區成立,作為一所地方職業院校,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把培養優秀人才,振興江北新區發展當做義不容辭的責任。“江北新區的定位是新型的創新基地,先進的產業基地,依據江北新區發展的特色,我們希望可以為江北新區的企業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據狄校長介紹,十年前學生畢業後,大多是在昆山就業,五年前選擇江寧,而這兩年90%的學生畢業後都留在了浦口的企業,這一方面說明江北新區成立後,區域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呈快速增長趨勢,為學生就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另一方面也說明學校主動對接新區經濟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需要,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規格和層次。他向正在就讀初三年級的學生們發出邀請,“歡迎有意向參與江北新區建設的孩子們報考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學校的辦學層次和內容都非常豐富,能適應初三年級絕大多數學生的就學需要。”

獲得了進入大學學習的機會,用他的話說,這是實現“大學夢”了,也意味著有機會實現當老師的夢想。

(米心成)

接受我們採訪的時候,米心成正在進行備戰國賽的中餐宴會擺台訓練,白襯衫,西服褲,有種乾淨、清爽的氣質,他告訴我們這是項目所需的著裝,還必須穿皮鞋,如果是女生的話,就要穿旗袍了。

(米心成)

說起為何會選擇旅遊專業,米心成笑了,“酒店,旅遊,都感覺很有趣啊”,他常常做家務,認為自己的優勢在於動手能力強。2016年入學沒多久後,米心成就被選拔進入酒店服務專案校集訓隊,到今年1月的省賽,他訓練了快1年半。技能大賽酒店服務專案主要分為中餐宴會擺台、客房中式鋪床、英語口語和專業理論四部分,其中中餐宴會擺台、客房中式鋪床最為重要。以中餐宴會擺台為例,對細節要求十分嚴謹,碗和味碟以及酒杯與酒杯之間的距離都要保持在1cm左右,這個距離全憑手感和肉眼觀察。最初的練習頗為困難,每次擺放完畢,米心成都要用尺子量一量,距離多了少了都要用心記,下次擺放再做調整。他曾經利用課餘時間做兼職,在餐廳打工,這也給了他很多實踐經驗,有時候也會指導一下小夥伴,“畢竟我是學這個的嘛”。客房中式鋪床也十分講究,最重要的就是鋪床單,因為之後所有的環節都要在床單上進行。他已經記不清光鋪床單這一項訓練花費的時間了,因為所有的內容都要反復練,“有些問題會反復出現,比如床單邊塞得不夠緊,可能這一次練好了過段時間又出現了,要有個持續訓練的過程”。他甚至養成了一種習慣,自己外出旅遊住酒店都會看看別人如何擺台以及床單是如何鋪的,“已經變成條件反射了”。

(米心成)

獲得大學入學資格,課業似乎輕鬆了些,但米心成決定在5月國賽結束後,繼續留校學習文化知識,“這幾年重點放在技能訓練上了,學習的文化知識還不夠,只有多學一點到了大學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他也和我們談工匠精神,最初入學,他希望有一技之長,為就業做準備,可現在他看得更遠了,他覺得工匠精神是在職業方面的鑽研,精益求精,“想更上一層樓”,小夥子堅定地說。

人才培養“助推器” 學校為江北新區建設添磚加瓦

(狄昌進)

近年來,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培養出了眾多技能大賽的金牌學生,對此副校長狄昌進認為,這主要來源於學校點面結合的培養選拔機制。每年學校都會舉辦“希望杯”技能節,無論是就業型學生還是升學型學生,每人都要參與,老師將從中選拔出具有一定潛質的學生加入集訓隊,“進入集訓階段,一般每位教師只帶2-3名學生,這樣學生能接受更多專業的指導”。狄校長介紹,學校培養學生首先是要制定專業的課程教學計畫,“所有教學必須有據可依”,另一方面是從技術能力入手,這又分為基本能力模組和職業能力模組。以電子專業為例,導體的焊接,儀錶的使用均屬於基本能力,而通過設備的焊接與程式設置,使機器人完成指令動作,這就是職業能力的範疇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非常重視對學生工匠精神的灌輸。“我們要教會學生專業地、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每一個工件,並在此基礎上追求品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狄校長看來,追求工匠精神首先是要有樂趣和熱情,其次是要具備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因為求知無止境,工藝水準無止境。他強調,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是要使得學生做到“四個用心”,即在學校用心學,用心幹,走上社會用心經營,用心詮釋人生。2018年4月19日

2015年南京江北新區成立,作為一所地方職業院校,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把培養優秀人才,振興江北新區發展當做義不容辭的責任。“江北新區的定位是新型的創新基地,先進的產業基地,依據江北新區發展的特色,我們希望可以為江北新區的企業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據狄校長介紹,十年前學生畢業後,大多是在昆山就業,五年前選擇江寧,而這兩年90%的學生畢業後都留在了浦口的企業,這一方面說明江北新區成立後,區域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呈快速增長趨勢,為學生就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另一方面也說明學校主動對接新區經濟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需要,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規格和層次。他向正在就讀初三年級的學生們發出邀請,“歡迎有意向參與江北新區建設的孩子們報考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學校的辦學層次和內容都非常豐富,能適應初三年級絕大多數學生的就學需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