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看供銷社裡的老物件,都是回憶啊!

大連三十裡堡供銷社是目前大連地區僅存的保留著原樣的供銷社之一。 作為計劃經濟時代商品流通的主管道, 供銷社系統無疑是輝煌的, 作為全國供銷社中的先進代表, 三十裡堡供銷社更是個中翹楚。 供銷社門口一幅"貨好譽千家不愧誠中取利", "樓高盈百尺長從微處便民"蘊含著老式做派的商業對聯。

"聽診器、方向盤、人事幹部、營業員", 這曾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流傳於全國的順口溜, 也是計劃經濟時代中國最令人羡慕的四大職業。 其中, 以"營業員"為代表的供銷社, 保障全國人民的衣食住行長達三四十年, 與人民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 成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的全民記憶。

據老供銷社的老經理李國枝介紹, 自 2002 年供銷社改制後, 供銷社逐漸被私人承包。 如今這棟大樓一層, 近 500 平方米的賣場, 被稱之為大連金國林商貿有限公司百貨大樓。 而他, 是這裡的負責人, 也曾經是這個百貨大樓的"老經理"。

走出大樓, 百貨大樓門口上, 有一方木牌, 上書"指定經銷單位"字樣, 這份斑駁, 這份歷史氣息, 似乎飽含了老百貨商店、老國貨的魅力。

半島晨報、海力網攝影記者孫振芳 文 / 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