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公佈啦!河北10地被委以重任!全省示範、試點先行……

好消息!河北省工信廳正式公佈2018年河北省工業轉型升級試點示範縣(市、區)名單, 正定縣等10個縣(市、區)入列!

2018年河北省工業轉型升級試點示範縣(市、區)

正定縣

石家莊市槁城區

灤平縣

張北縣

樂亭縣

河間市

景縣

臨西縣

威縣

涉縣

工業轉型全省試點

示範引領富民強縣

騰飛吧!家鄉!

↓↓↓

正定縣

示範方向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

示範意義

正定縣以智慧化為抓手, 鼓勵創新和人才引進,

推動板材傢俱產業聚集發展, 裝備製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端發展, 不斷完善產業結構及佈局具有示範意義。

石家莊市槁城區

示範方向

產業結構佈局調整優化

示範意義

槁城區強化政策措施, 推動裝備製造、醫藥、食品等產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網路化、綠色化發展,

強化科技支撐, 優化產業結構佈局具有一定示範意義。

灤平縣

示範方向

資源型產業轉型發展

示範意義

灤平縣著力打造製造業高端、智慧、綠色、服務化發展, 探索互聯網與製造業融合創新路徑, 驅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具有一定示範意義。

張北縣

示範方向

承接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示範意義

張北縣圍繞產業規模擴張, 促進大資料產業聚集發展, 積極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具有一定的示範作用。

樂亭縣

示範方向

承接轉移綠色迴圈發展

示範意義

樂亭縣堅持綠色發展、自主創新的發展戰略, 積極承接重化工產業轉移, 踐行綠色迴圈發展理念, 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具有示範意義。

河間市

示範方向

特色高端化轉型發展

示範意義

河間市積極實施“三年科技創新計畫”,推動電線電纜、保溫材料、汽車配件等產業向高端化發展,積極培育再製造新興產業,佈局結構優化具有示範意義。

景縣

示範方向

特色產業體系跨越發展

示範意義

景縣打造“3+3”特色產業體系,改造提升鐵塔鋼構等特色主導產業,培育壯大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實現工業經濟跨越發展,具有一定示範意義。

臨西縣

示範方向

創新驅動發展

示範意義

臨西縣強化公共服務和研發平臺建設,推動軸承產業等特色產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網路化、綠色化發展,強化科技支撐,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威縣

示範方向

對接合作開放協同發展

示範意義

威縣與順義區共同組成跨區域產業鏈協同發展格局,合作共建園區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農副產品深加工三大產業,區域合作具有一定示範意義。

涉縣

示範方向

兩化融合協同發展

示範意義

涉縣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兩化深度融合為主線,改造提升鋼鐵、焦化等傳統行業,培育壯大等新興產業,實現京津產業對接合作具有示範意義。

試點示範內容包括四方面

建設新型製造體系

圍繞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特色化培育,推動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構建區域創新體系

開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達標行動,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建設一批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院士工作站等,形成一批高水準的製造業創新載體。

健全人才培養體系

圍繞工業轉型發展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加快培養和引進一批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產業領軍人才等,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產業人才隊伍。

完善政策保障體系

完善當地支持工業轉型升級的財稅、金融、土地、科技、教育等配套政策體系,構建有利於製造業創新發展和提質增效的市場化推進機制和發展環境。

示範意義

河間市積極實施“三年科技創新計畫”,推動電線電纜、保溫材料、汽車配件等產業向高端化發展,積極培育再製造新興產業,佈局結構優化具有示範意義。

景縣

示範方向

特色產業體系跨越發展

示範意義

景縣打造“3+3”特色產業體系,改造提升鐵塔鋼構等特色主導產業,培育壯大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實現工業經濟跨越發展,具有一定示範意義。

臨西縣

示範方向

創新驅動發展

示範意義

臨西縣強化公共服務和研發平臺建設,推動軸承產業等特色產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網路化、綠色化發展,強化科技支撐,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威縣

示範方向

對接合作開放協同發展

示範意義

威縣與順義區共同組成跨區域產業鏈協同發展格局,合作共建園區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農副產品深加工三大產業,區域合作具有一定示範意義。

涉縣

示範方向

兩化融合協同發展

示範意義

涉縣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兩化深度融合為主線,改造提升鋼鐵、焦化等傳統行業,培育壯大等新興產業,實現京津產業對接合作具有示範意義。

試點示範內容包括四方面

建設新型製造體系

圍繞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特色化培育,推動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構建區域創新體系

開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達標行動,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建設一批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院士工作站等,形成一批高水準的製造業創新載體。

健全人才培養體系

圍繞工業轉型發展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加快培養和引進一批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產業領軍人才等,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產業人才隊伍。

完善政策保障體系

完善當地支持工業轉型升級的財稅、金融、土地、科技、教育等配套政策體系,構建有利於製造業創新發展和提質增效的市場化推進機制和發展環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