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河北這些大學專業被教育部“點名”,未來要火!年薪可達數十萬

“新工科”的概念在高校裡熱了起來!教育部日前要求推進“新工科”建設, 認定612個項目為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案。 什麼是“新工科”?包含哪些熱門專業?河北11所高校的16個專案入選名單, 有你母校嗎?

另外, 每年一度的高考也快到了, 河北的高中生們, 你們想好報考哪個專業了嗎?這個專業目前很缺人, 就業待遇也不錯, 不妨來看看。

教育部推進“新工科”建設

據人民日報報導, 日前, 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畫》(簡稱《計畫》), 要求推進“新工科”建設。

重視人工智慧與電腦、控制、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 形成“人工智慧+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

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慧+X”複合特色專業、建立50家人工智慧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新工科”是什麼?

近日,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簡稱《通知》),

認定612個專案為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案。

《通知》稱, “新工科”建設是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戰略行動, 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特徵的新經濟呼喚“新工科”, 國家一系列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呼喚“新工科”, 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呼喚“新工科”, 提升國家硬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呼喚“新工科”。

《通知》指出, 要把握好“新工科”建設的內涵, 統籌考慮“新的工科專業、工科的新要求”, 加快培養新興領域工程科技人才, 改造升級傳統工科專業, 主動佈局未來戰略必爭領域人才培養。 創新大學組織形式, 促進“理工”“工工”結合、“工醫”“工農”“工文”交叉。  

工科優勢高校要對工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發揮主體作用;

綜合性高校要對催生新技術和孕育新產業發揮引領作用;

地方高校要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發揮支撐作用。

鼓勵部屬高校統籌使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專項經費;鼓勵“雙一流”建設高校將“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納入“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

“新工科”包含哪些專業?

近日公佈的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 包括了202個“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和410個“新工科”專業改革類項目。

其中, “新工科”專業改革類涵蓋了19個項目群。

來看部分“新工科”專業速覽

1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

本科專業中和大資料相對應的是“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 它是2015年教育部公佈的新增專業。 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新興交叉複合型學科, 數學、統計學、電腦三大塊課程必須有。 各高校在這幾門背景學科的基礎上, 交叉融合其他的專業知識技能。

目前,大資料主要有三大就業方向:大資料系統研發類、大資料應用開發類和大資料分析類。具體崗位如:大資料分析師、大資料工程師等。大資料分析師是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收集來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強調的是資料的應用,側重於統計層面內容。比如做產品經理,可以通過資料建立金融模型,來推出一些理財產品。而大資料工程師則側重于技術,主要是圍繞大資料平臺系統級的研發,偏開發層面。

2機器人工程

智慧型機器人是集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全球定位導航、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資料、自動化等多種學科和技術的產物。

按照工信部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將達到100萬台,大概需要20萬工業機器人應用相關從業人員。這就意味著,未來平均每年需要培養3萬名以上的工業機器人應用人才。

3物聯網工程

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兩大類,學生主要學習研究資訊流、物質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轉換的方法和技術,有著很強的工程實踐特點。學生需要學習包括電腦系列課程、資訊與通信工程、類比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安全技術等幾十門課程,同時還要打牢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另外,優秀的外語能力也是必備條件,因為目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國家,學生需要閱讀外文資料和應對國際交流。

因為物聯網是個交叉學科,涉及通信技術、傳感技術、網路技術以及RFID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等多項知識,但想在本科階段深入學習這些知識的難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聯網研究院從事核心技術工作的職位都要求碩士學歷,因此本科畢業生可從與物聯網有關的知識著手,找准專業方向、夯實基礎,同時增強實踐與應用能力。

4智慧科學與技術

智慧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是一門融合了電氣、電腦、傳感、通訊、控制等眾多學科領域,多學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學科專業。它涉及機器人技術、微電子機械系統、以新一代網路計算為基礎的智慧系統,及與國民經濟、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智慧技術與系統等。

該專業主要面向的就業領域包括電子資訊、自動控制、電腦、智慧科學與技術等,畢業生主要從事產品開發、系統測試、技術支援與諮詢、產品銷售等工作,以及各類學校及科研院所從事相應的教學、科研等工作。

5智慧電網資訊工程

智慧電網資訊工程涉及到的學科領域和類別較寬廣,涵蓋電氣工程、能源技術、資訊技術、控制技術、電腦等領域。智慧電網資訊工程專業主要包括電網和資訊工程兩部分,電網傳輸的是能量,屬於強電;無線電、電子、通信、網路傳輸的是信號,是以弱電為主。所以專業課包括“強電”和“弱電”兩部分。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各行業對電力的依賴消耗明顯增強,對供電可靠性及電能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為此,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將目光聚焦在電網建設上,希望把本國電網建設成具有高效、清潔、安全、可靠和互動特徵的智慧電網。智慧電網已成為世界電網發展的共同趨勢。電力行業發展的同時也給相關專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6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

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是由光學、光電子、微電子、通信、電腦等多學科交叉結合的專業,涉及光資訊輻射、傳輸、探測以及光電資訊的轉換。2012年教育部調整專業名稱,將光資訊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科學、資訊顯示與光電技術、光電資訊工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五個專業合併為“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

該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是在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從事光電資訊工程與技術、光電信號檢測、光電子技術、光通訊技術、光電測量與控制、精密工程、資訊電子技術、雷射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設計、應用和管理等工作。

河北11所高校的16個專案入選名單

一、“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河北6個)

二、“新工科”專業改革類項目(河北10 個)

相關新聞

冰雪專業人才稀缺

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籌辦帶動體育運動消費升級,冰雪專業人才稀缺問題顯得尤為突出,除缺乏冰雪運動競技人才、項目裁判及技術官員等之外,冰雪場館建造與維護、管理與服務等專門人才也存在很大缺口。

缺人速來!冰雪專業人才遭瘋搶

2016年12月,張家口學院體育學院組織了120名學生走進雪場進行學習。2017年11月,其中77名學生取得初級教練員證書。

得知一家滑雪場需要20名教練,校方帶著30多名學生進行了面試,結果所有的學生都被留下了。

2015級體育教育專業的史彬同學通過國家滑雪指導員考試後,利用寒假來到滑雪場當私人滑雪教練,一個月就賺到8000多元工資,也讓她對未來的就業更有信心了。

這樣的學生教練供不應求。多家雪場主動聯繫校方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學生教練來自己雪場入職,此外,他們還表達了對於學生教練以及會滑雪的翻譯、行銷人員、管理人員、醫療救護人員的多種人才需求。

冰雪專業不只面向體育生和運動員

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籌備不斷深入,冰雪相關專業成為近年不少高校的新增專業。

據瞭解,北京體育大學、首都體育學院、瀋陽體育學院等體育專業院校不但面向體育生和運動員招收冰雪運動項目的學生,而且面向普通文史理工類考生進行招生,開設與冰雪運動相關的運動康復、運動人體科學等普通文史理工類專業。

目前,許多高校不但開設冰雪相關專業及課程,更與國內頂尖冰雪體育企業展開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就業崗位。

對於“冰雪熱”過後院系建設和發展的問題,北京體育職業學院副院長楊陽認為:“一屆冬奧會帶動的是整個冰雪產業和文化的發展,如果說2022年是高峰,那麼在它之後的五年甚至十年都是相關產業上升期和黃金階段。”

冬奧會正式進入北京時間

如果有機會

掌握一項冰雪運動技能

你願意嗎?

交叉融合其他的專業知識技能。

目前,大資料主要有三大就業方向:大資料系統研發類、大資料應用開發類和大資料分析類。具體崗位如:大資料分析師、大資料工程師等。大資料分析師是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收集來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強調的是資料的應用,側重於統計層面內容。比如做產品經理,可以通過資料建立金融模型,來推出一些理財產品。而大資料工程師則側重于技術,主要是圍繞大資料平臺系統級的研發,偏開發層面。

2機器人工程

智慧型機器人是集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全球定位導航、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資料、自動化等多種學科和技術的產物。

按照工信部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將達到100萬台,大概需要20萬工業機器人應用相關從業人員。這就意味著,未來平均每年需要培養3萬名以上的工業機器人應用人才。

3物聯網工程

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兩大類,學生主要學習研究資訊流、物質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轉換的方法和技術,有著很強的工程實踐特點。學生需要學習包括電腦系列課程、資訊與通信工程、類比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安全技術等幾十門課程,同時還要打牢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另外,優秀的外語能力也是必備條件,因為目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國家,學生需要閱讀外文資料和應對國際交流。

因為物聯網是個交叉學科,涉及通信技術、傳感技術、網路技術以及RFID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等多項知識,但想在本科階段深入學習這些知識的難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聯網研究院從事核心技術工作的職位都要求碩士學歷,因此本科畢業生可從與物聯網有關的知識著手,找准專業方向、夯實基礎,同時增強實踐與應用能力。

4智慧科學與技術

智慧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是一門融合了電氣、電腦、傳感、通訊、控制等眾多學科領域,多學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學科專業。它涉及機器人技術、微電子機械系統、以新一代網路計算為基礎的智慧系統,及與國民經濟、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智慧技術與系統等。

該專業主要面向的就業領域包括電子資訊、自動控制、電腦、智慧科學與技術等,畢業生主要從事產品開發、系統測試、技術支援與諮詢、產品銷售等工作,以及各類學校及科研院所從事相應的教學、科研等工作。

5智慧電網資訊工程

智慧電網資訊工程涉及到的學科領域和類別較寬廣,涵蓋電氣工程、能源技術、資訊技術、控制技術、電腦等領域。智慧電網資訊工程專業主要包括電網和資訊工程兩部分,電網傳輸的是能量,屬於強電;無線電、電子、通信、網路傳輸的是信號,是以弱電為主。所以專業課包括“強電”和“弱電”兩部分。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各行業對電力的依賴消耗明顯增強,對供電可靠性及電能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為此,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將目光聚焦在電網建設上,希望把本國電網建設成具有高效、清潔、安全、可靠和互動特徵的智慧電網。智慧電網已成為世界電網發展的共同趨勢。電力行業發展的同時也給相關專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6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

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是由光學、光電子、微電子、通信、電腦等多學科交叉結合的專業,涉及光資訊輻射、傳輸、探測以及光電資訊的轉換。2012年教育部調整專業名稱,將光資訊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科學、資訊顯示與光電技術、光電資訊工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五個專業合併為“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

該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是在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從事光電資訊工程與技術、光電信號檢測、光電子技術、光通訊技術、光電測量與控制、精密工程、資訊電子技術、雷射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設計、應用和管理等工作。

河北11所高校的16個專案入選名單

一、“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河北6個)

二、“新工科”專業改革類項目(河北10 個)

相關新聞

冰雪專業人才稀缺

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籌辦帶動體育運動消費升級,冰雪專業人才稀缺問題顯得尤為突出,除缺乏冰雪運動競技人才、項目裁判及技術官員等之外,冰雪場館建造與維護、管理與服務等專門人才也存在很大缺口。

缺人速來!冰雪專業人才遭瘋搶

2016年12月,張家口學院體育學院組織了120名學生走進雪場進行學習。2017年11月,其中77名學生取得初級教練員證書。

得知一家滑雪場需要20名教練,校方帶著30多名學生進行了面試,結果所有的學生都被留下了。

2015級體育教育專業的史彬同學通過國家滑雪指導員考試後,利用寒假來到滑雪場當私人滑雪教練,一個月就賺到8000多元工資,也讓她對未來的就業更有信心了。

這樣的學生教練供不應求。多家雪場主動聯繫校方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學生教練來自己雪場入職,此外,他們還表達了對於學生教練以及會滑雪的翻譯、行銷人員、管理人員、醫療救護人員的多種人才需求。

冰雪專業不只面向體育生和運動員

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籌備不斷深入,冰雪相關專業成為近年不少高校的新增專業。

據瞭解,北京體育大學、首都體育學院、瀋陽體育學院等體育專業院校不但面向體育生和運動員招收冰雪運動項目的學生,而且面向普通文史理工類考生進行招生,開設與冰雪運動相關的運動康復、運動人體科學等普通文史理工類專業。

目前,許多高校不但開設冰雪相關專業及課程,更與國內頂尖冰雪體育企業展開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就業崗位。

對於“冰雪熱”過後院系建設和發展的問題,北京體育職業學院副院長楊陽認為:“一屆冬奧會帶動的是整個冰雪產業和文化的發展,如果說2022年是高峰,那麼在它之後的五年甚至十年都是相關產業上升期和黃金階段。”

冬奧會正式進入北京時間

如果有機會

掌握一項冰雪運動技能

你願意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