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寫作不能為寫作而寫作,那樣的文字是活不過明天的!

責任者, 為人之本, 做事之基, 成才之道也。 做任何事情, 務必將責任放在第一位, 即便是職場寫作也不例外。

然而現實職場中, 有些同事辛辛苦苦擠出一篇文字, 不是思考著如何提煉昇華, 心中只想著如何儘快完成任務, 如此這種對自己的勞動成果不珍惜不愛惜的做法, 不僅僅是草率魯莽, 更容易引發領導對其工作態度、寫作能力產生懷疑, 給自己職場仕途帶來不利影響。

毛XX在《反對*八股》中強調:寫文章“要像洗臉這樣負責”。 他批評一些人“文章寫好之後, 也不多看幾遍, 像洗臉之後再照照鏡子一樣, 就馬馬虎虎地發表出去。 其結果, 往往是‘下筆千言, 離題萬里’, 仿佛像個才子, 實則到處害人。 ”

毛XX曾指出:“這種責任心薄弱的壞習慣, 必須改正才好。 ”他一向律己極嚴, 深知自己的一詩一文在社會上必將產生巨大影響和負有重大責任, 因而, 他一再聲明“詩難,

不易寫”, 並聲稱自己是“少產作家”。

據許多研究者考辨, 毛XX一生寫作的詩詞遠比現在公開發表的多, 除戰爭年代及其他原因丟失外, 也有許多是毛XX自認為不滿意而不願公開發表的, 由此可見, 毛XX對自己詩詞的發表是慎之又慎的。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65歲時,

為了整理自己的文集, 竟對每篇文章重新逐字逐句反復錘煉推敲, 往往一篇文章要修改數遍至數十遍。 有的文章儘管在當時已有很高的評價, 但他仍然要從立意、謀篇、造句等方面仔細斟酌, 反復修改。

他的繼配夫人薛氏有一次問他:“此己所作, 安用再三閱?甯畏先生嗔耶?”歐陽修回答說:“不畏先生嗔, 卻怕後生笑!”……正是有這種對他人高度負責的寫作態度, 才為後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

作為職場筆者, 不僅要對單位、對領導高度負責, 也要對自己文字影響力負責。 因此, 撰寫職場作品, 應有寧緩勿急的心態。

每寫成一篇文章, 定要反復推敲打磨, 不要急於應付交差, 要仔細思考文章對工作是否具備價值與意義, 對讀者 否存有可讀性與認可度。 筆者顧慮越多, 必然筆下就會越謹慎, 那麼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越耐看越實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