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飛墨爾本航班高空驚魂!耳機變炸彈,澳女臉手頭發全被燒傷!

一架從北京飛往墨爾本的飛機上, 一名女乘客被瞬間“爆頭”!

而罪魁禍首居然只是一副耳機……

驚險遭遇

這名女乘客在飛機起飛的兩小時後戴著這幅耳機, 準備聽著音樂進入夢鄉。

然後, 她被爆炸聲驚醒。

她說:“就在我轉頭的那一瞬間, 我感覺到臉上在燃燒。 ”

“我下意識地去抓我的臉, 而我頭上的耳機也落到了我的脖子上。 ”

“燃燒感在繼續。 於是, 我抓住那副耳機, 把它扔到地上。 發現它冒著火花, 還在繼續燃燒。 ”

乘務人員聞訊趕來, 急忙對著那副耳機澆了一桶水。

不過, 耳機的電池和蓋子此時已經熔化並且粘在了機艙地板上。

耳機爆炸產生的塑膠燒焦、電子元件燒焦、頭發燒焦等各種異味, 導致乘客們在剩餘旅途中不斷地咳嗽, 甚至感到窒息。

耳機爆炸導致她的臉部, 手部和頭髮都被燒傷!

據澳媒報導, 這副耳機是用電池供電的。

前段時間, 由於三星Galaxy Note7 因為頻發的爆炸事故, 被各大航空公司列入“黑名單”之後, 一眾吃瓜群眾可能都會下意識地想像一下萬一手機真在飛機上炸了會怎樣?!想起來就讓人冷汗直流……

不過, 還沒真的等到Note7 在飛機上爆炸, 最近飛機上就真的發生了這麼一起意料之外的爆炸事故!

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Australian Transport Safety Bureau, ATSB)已經針對此事發佈了相關警告:隨著電池供電產品範圍的不斷擴大, 它們在飛行過程中帶來問題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除了三星Galaxy Note7 手機, 漂浮滑板(hoverboards)也因為無故爆炸而被禁止帶上飛機。

警告還指出, 電池供電的設備應該在不使用時被妥善存放, 而備用電池必須被放在手提行李中, 而不是托運行李裡。

在去年發生在澳航飛機上的另一起事件中, 一台手機因為放在座位上被壓碎而導致電池起火。

現在的手機及某些電子產品為了實現快速充電和緊密體積的需要會使用高度易燃液體,一旦使用不當,電池發生短路,很可能會引起爆炸。構建不良或舊款的鋰電池則更容易短路。

大家可能都知道,像是充電寶、鋰電池等內含鋰或鋰離子電池芯或電池的電子消費品設備在乘機時是被禁止托運的。

鋰是一種很不穩定的金屬,鋰電池在特定環境下遇熱容易自燃。

國際民航組織一直都規定鋰電池必須作為手提行李攜帶登機;如果將鋰電池直接放入行李中托運的話,因為行李在貨倉的空間相對狹小,容易受到碰撞或擠壓,增加了飛行的不安全隱患。

而隨身攜帶的放置環境就相對寬鬆安全的多,而且如果發生危險也可以及時發現處理。因此,在攜帶鋰電池出行的時候,須嚴格遵守航空規定:隨身或手提行李攜帶鋰電池,而不能托運且鋰金屬電池的鋰含量不得超過2克。

澳洲民航安全局也發佈了在旅行過程中使用電池和可擕式電源的安全指南:

功率在100瓦特時以下的電池

手機、手提電腦、相機的電池一般都在100瓦特時以下

如果你攜帶了這些電子設備的備用電池,這些備用電池,不論體積大小,都必須隨身攜帶登機,不能托運。

功率在100-160瓦特時的鋰離子電池

這種功率較大的電池經常使用在一些電力工具等工業器具中

在帶上飛機前必須取得航空公司的許可

如果這種電池被安裝在了一個設備中,則可以放在托運行李或者隨身登機行李中

如果這種電池是備用電池,並且沒有被安裝在設備中時,不論體積大小,則必須放在隨身行李之中

每人限制攜帶2塊備用電池,這些備用電池必須放在隨身登機行李中,並且必須分開妥善放置,最大程度減少和行李中其他金屬物體接觸。

更多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

Fairfax傳媒機構已經要求交通安全局提供進一步的詳細資訊,包括發生爆炸耳機和電池的品牌及型號。

近些年來,因為鋰電池爆炸引發的傷害事故也不斷發生(【注意】(圖)澳洲辣媽酥胸夾手機夾出事了!胸部被嚴重灼傷,流膿,如果你也這麼做過請立即停止!)

如今,伴隨著旅客出行的越來越頻繁,攜帶的鋰電池越來越多,給航空安全帶來了不小的隱患。

這次出事的僅僅是一個電池供電的耳機,可能在這之前誰都想不到小小一副耳機也會引發爆炸事故!

這也更是給我們普通群眾提了個醒,在旅途以及日常生活中,不要忽視身邊每一個安全隱患。一旦出事,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最後,提醒大家在旅途中謹慎對待各種電子設備及其電池,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個順利、愉快的旅途。

一台手機因為放在座位上被壓碎而導致電池起火。

現在的手機及某些電子產品為了實現快速充電和緊密體積的需要會使用高度易燃液體,一旦使用不當,電池發生短路,很可能會引起爆炸。構建不良或舊款的鋰電池則更容易短路。

大家可能都知道,像是充電寶、鋰電池等內含鋰或鋰離子電池芯或電池的電子消費品設備在乘機時是被禁止托運的。

鋰是一種很不穩定的金屬,鋰電池在特定環境下遇熱容易自燃。

國際民航組織一直都規定鋰電池必須作為手提行李攜帶登機;如果將鋰電池直接放入行李中托運的話,因為行李在貨倉的空間相對狹小,容易受到碰撞或擠壓,增加了飛行的不安全隱患。

而隨身攜帶的放置環境就相對寬鬆安全的多,而且如果發生危險也可以及時發現處理。因此,在攜帶鋰電池出行的時候,須嚴格遵守航空規定:隨身或手提行李攜帶鋰電池,而不能托運且鋰金屬電池的鋰含量不得超過2克。

澳洲民航安全局也發佈了在旅行過程中使用電池和可擕式電源的安全指南:

功率在100瓦特時以下的電池

手機、手提電腦、相機的電池一般都在100瓦特時以下

如果你攜帶了這些電子設備的備用電池,這些備用電池,不論體積大小,都必須隨身攜帶登機,不能托運。

功率在100-160瓦特時的鋰離子電池

這種功率較大的電池經常使用在一些電力工具等工業器具中

在帶上飛機前必須取得航空公司的許可

如果這種電池被安裝在了一個設備中,則可以放在托運行李或者隨身登機行李中

如果這種電池是備用電池,並且沒有被安裝在設備中時,不論體積大小,則必須放在隨身行李之中

每人限制攜帶2塊備用電池,這些備用電池必須放在隨身登機行李中,並且必須分開妥善放置,最大程度減少和行李中其他金屬物體接觸。

更多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

Fairfax傳媒機構已經要求交通安全局提供進一步的詳細資訊,包括發生爆炸耳機和電池的品牌及型號。

近些年來,因為鋰電池爆炸引發的傷害事故也不斷發生(【注意】(圖)澳洲辣媽酥胸夾手機夾出事了!胸部被嚴重灼傷,流膿,如果你也這麼做過請立即停止!)

如今,伴隨著旅客出行的越來越頻繁,攜帶的鋰電池越來越多,給航空安全帶來了不小的隱患。

這次出事的僅僅是一個電池供電的耳機,可能在這之前誰都想不到小小一副耳機也會引發爆炸事故!

這也更是給我們普通群眾提了個醒,在旅途以及日常生活中,不要忽視身邊每一個安全隱患。一旦出事,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最後,提醒大家在旅途中謹慎對待各種電子設備及其電池,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個順利、愉快的旅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