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解讀丨習近平為什麼一再強調這條路?

近幾天,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多個場合都談到改革開放。 16日在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時, 習近平強調, 歷史一再證明, 封閉最終只能走進死胡同, 只有開放合作, 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習近平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

之前, 在博鼇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以及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 習近平都充分強調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同時還宣佈了一系列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

習近平話音剛落, 這幾天, 中國有關方面已經密集公佈了一些開放舉措的落實時間表。 18日, 公安部召開新聞發佈會, 國家移民管理局在發佈會上通報, 自2018年5月1日起, 在海南省實施59國人員入境旅遊免簽政策, 進一步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17日, 國家發改委就制定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及製造業開放問題答記者問時指出,

今年上半年將儘早公佈實施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 清單將把製造業開放作為一項重點, 汽車行業將通過5年過渡期, 全部取消限制。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習近平在多個場合宣示中國改革開放的決心, 有何深意?

△獨家V觀《習近平:開放帶來進步, 封閉必然落後》

央視評論

“我們要勝利實現既定戰略目標, 就要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

“封閉最終只能走進死胡同, 只有開放合作, 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

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 習近平總書記不僅肯定了海南的發展成就、為辦好經濟特區指明了方向, 而且以“三條路”為改革開放標定方位,

再次向全世界宣示中國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信心。 在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時, 習近平再次向世界宣示, 唯有開放才是通向未來之路。

△ 4月13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海南省人大會堂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圖/新華社

改革開放, 在時間的長河中已是不惑之年。 這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也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更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改革開放必須也一定要進行到底, 它既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又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 圖/視覺中國

海南就是生動範例。 1978年中國拉開改革開放大幕, 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 數十年砥礪奮進、數十載春風化雨, 曾經一個邊陲海島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視窗。 這樣的縮影, 足以呈現經濟特區建設的不凡歷程;這樣的縮影, 足以折射40年來我國實現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這樣的縮影, 足以彰顯改革開放這一歷史性決策的正確;這樣的縮影, 足以堅定新時代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決心。

△ 海口 圖/視覺中國

新時代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就要當開拓者。歷史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機遇屬於勇於創新、永不自滿者。守好改革開放的疆土,開拓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邊界,同樣如此。改革開放遇到新的重大課題、面對新的領域,怎麼辦?深化改革開放,只摸石頭不過河,怎麼行?!破除各種障礙弊端,逢山不想開路、遇水不敢架橋,何以有為?在新時代新起點上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沒有開拓者的闖勁、勇毅和智慧是不行的。

新時代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就要做實幹家。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還是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管顯示發展的中國力量還是作出誠意的中國貢獻,對內改革也好、對外開放也罷,“真抓攻堅克難、實幹成就夢想”成為共識。未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就要堅定舍我其誰的信念、勇當尖兵的決心,保持爬坡過坎的壓力感、奮勇向前的使命感、幹事創業的責任感,為實幹者撐腰,為幹事者鼓勁。

△ 深圳 圖/視覺中國

新時代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就要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必須看到,當前改革進入了新的歷史關頭,複雜度、敏感度、艱巨度不亞於40年前。怎麼辦?這就不能因循守舊、畏縮不前,而要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改革。解放思想來改革,才能有大突破;實事求是來改革,才能腳踏實地;帶著問題來改革,才能有的放矢;動真碰硬來改革,才能啃下硬骨;系統集成來改革,才能形成體系。

新時代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就要在信守承諾中把大門越開越大。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然而,當今世界挑戰繁多,有人把問題簡單化,搞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甚至想人為讓世界經濟退回到孤立的舊時代,這是逆大勢而動。中國實踐有力表明,充分利用一切機遇,合作應對一切挑戰,是正確選擇。前提就是開放、包容,惟有此,才能實現合作與共贏。

△圖/視覺中國

“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面向未來,順應中國人民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世界各國人民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文/央視特約評論員 石中

△ 海口 圖/視覺中國

新時代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就要當開拓者。歷史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機遇屬於勇於創新、永不自滿者。守好改革開放的疆土,開拓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邊界,同樣如此。改革開放遇到新的重大課題、面對新的領域,怎麼辦?深化改革開放,只摸石頭不過河,怎麼行?!破除各種障礙弊端,逢山不想開路、遇水不敢架橋,何以有為?在新時代新起點上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沒有開拓者的闖勁、勇毅和智慧是不行的。

新時代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就要做實幹家。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還是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管顯示發展的中國力量還是作出誠意的中國貢獻,對內改革也好、對外開放也罷,“真抓攻堅克難、實幹成就夢想”成為共識。未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就要堅定舍我其誰的信念、勇當尖兵的決心,保持爬坡過坎的壓力感、奮勇向前的使命感、幹事創業的責任感,為實幹者撐腰,為幹事者鼓勁。

△ 深圳 圖/視覺中國

新時代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就要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必須看到,當前改革進入了新的歷史關頭,複雜度、敏感度、艱巨度不亞於40年前。怎麼辦?這就不能因循守舊、畏縮不前,而要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改革。解放思想來改革,才能有大突破;實事求是來改革,才能腳踏實地;帶著問題來改革,才能有的放矢;動真碰硬來改革,才能啃下硬骨;系統集成來改革,才能形成體系。

新時代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就要在信守承諾中把大門越開越大。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然而,當今世界挑戰繁多,有人把問題簡單化,搞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甚至想人為讓世界經濟退回到孤立的舊時代,這是逆大勢而動。中國實踐有力表明,充分利用一切機遇,合作應對一切挑戰,是正確選擇。前提就是開放、包容,惟有此,才能實現合作與共贏。

△圖/視覺中國

“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面向未來,順應中國人民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世界各國人民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文/央視特約評論員 石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