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運營里程數世界第一 14條線織出617公里上海地鐵網

網路圖

【新民晚報·新民網】生活在今天的上海, 最離不開的出行工具就是軌道交通。 自從1號線通車以來, 軌道交通已在上海歷經了二十幾載春秋。

從單線到“十”字, 從“十字加環”到14條線交織成網, 隨著時間推移, 上海地鐵這張網越織越大、越織越密。 5年來, 上海地鐵經歷了又一個發展和建設高潮。 開通新線、增能提效、運營延時, 使得地鐵網路愈發健全、功能更加優化。

網路佈局延伸

617公里, 運營里程數世界第一;2016年, 全網客流達33.97億人次, 躍居世界第二。 上海地鐵用了20多年時間, 超越了發達國家地鐵100多年的發展。

從2012年到2016年, 上海地鐵新建、通車共計11條線, 里程數增加163.4公里, 新增運營車站85座, 累計運營總里程達617公里(含磁浮), 運營車站367座(含磁浮), 形成“覆蓋中心城區、連接市郊新城、貫通重要樞紐”的上海軌道交通基本運營網路。

家住顧戴路的李先生, 以前上班是先在家門口搭公車到漕寶路站乘坐1號線,

至人民廣場站再換乘2號線才能到達單位。 12號線開通後, 李先生從家門口的顧戴路站乘坐12號線就能直接到達工作地點。 乘車環境不再過度擁擠, 出行時間也大幅縮短, 這讓李先生覺得城市不同區域間的距離在“縮短”。

全長82.4公里的11號線目前是上海最長的軌交線, 也是唯一通往上海迪士尼樂園的線路, 途經浦東、徐匯、長寧、普陀、嘉定五區, 最後抵達昆山花橋。 全線途經的三林、龍華、曹楊、桃浦等皆是上海老牌大型居民區。 線路全線貫通, 也令嘉定與上海市區有了更加密切的聯繫。

運輸能力提升

隨著網路逐步成形, 上海地鐵的運力運量不斷交替增長。 運營方通過增投上線列車、提高運行速度、縮短運行間隔、加開載客列車、延長運營時間、增加列車編組等多種措施,

不斷挖潛增效, 滿足持續快速增長的客流需要。

2013年6月至2016年間, 上海地鐵共計增能59次, 其中1號線累計增能2次, 目前高峰時段最短運行間隔2分44秒;2號線累計增能4次, 目前高峰時段最短運行間隔3分鐘;3號線累計增能3次, 目前高峰時段最短運行間隔2.5分鐘。 同時, 運營品質也穩中有升, 截至目前, 列車平均准點率和運行圖兌現率均保持在99%以上。

為了滿足未來運營需求, 申通方面還立下“十三五”目標:2018年底中心城所有線路實現最小行車間隔3分鐘;2020年底中心城所有線路實現最小行車間隔2分30秒, 其中2、6、8號線力爭實現最小行車間隔2分鐘。

今年4月, 上海地鐵再放“大招”:多條線路將實施常態化延時運營。

對旨在成為“卓越全球城市”的上海而言, 延長運營時間以匹配市民出行需求, 既是對公眾關切的回應, 也是同世界水準的對標。

施工環節精細

上海地鐵建設如火如荼, 施工環節也在不斷精細化。 一排排具有江南園林風格的施工圍擋和諧融入豫園周邊環境;由大面積綠色植物打造的純植物綠牆令人眼前一亮;全封閉綠色施工棚降噪防塵又高效……

申通地鐵集團公司軌道交通建設管理中心總經理張川告訴記者, 近年來, 建設方不斷加大投入引進一系列先進設備和新技術、新工藝, 並逐步轉變管理理念, 控制施工中的聲、光、塵污染, 把施工對周邊居民的影響降到最小, 換來建設的大提速。

“以源深路站施工建設為例, 其採用‘全封閉綠色施工棚’後, 工地建設轉變為工廠化建設, 基坑開挖為全封閉作業, 吊裝、挖土施工等均改變傳統作業方式, 在施工場地條件差、環境要求高的情況下實現工廠化施工, 避免了惡劣天氣的侵擾, 提高了建設效率, 也改善了作業人員的工作環境。 ”張川說。

目前, 還有216公里軌道交通新線在建, 根據規劃, 到2020年, 上海軌道交通總長度將達800公里, 軌道交通將覆蓋更多地方。 上海地鐵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勢頭, 為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新民晚報記者 楊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