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資訊安全上演“無間道” 京東、騰訊如何破解

如果您曾接到推銷電話或詐騙電話, 無論是否“上鉤”, 很遺憾地告訴您, 您的個人資訊可能已經洩露。 隨著資訊技術飛速發展, “個人資訊洩露”問題變得愈發嚴重。

3月10日, 一系列“50億資訊洩露案嫌疑犯系京東內部員工”的報導, 讓京東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警方通報的犯罪嫌疑人鄭某鵬的身份被知情網友扒出, 系京東安全的前網路工程師鄭海鵬, 其利用職務之便, 越權非法獲取大量京東使用者資訊, 然後將之售賣給地下黑產。 值得注意的是, 新加坡《聯合早報》介紹, 鄭某鵬長期與盜賣個人資訊的犯罪團夥合作,

將從所供職公司盜取的個人資訊資料進行交換, 並通過各種方式在互聯網上販賣。

京東舉報洩密內鬼

近年來, 個人資訊洩露影響到了很多人的生活。

就鄭某鵬的案件, 《聯合早報》援引專案組民警的話報導, 目前公民個人資訊洩露從源頭上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駭客通過入侵電腦資訊系統非法獲取;二是員工利用職務之便出售自己掌握的資訊。

在以往大眾的認知當中, 這些內鬼可能是原本正常的員工受到利益的誘惑才和地下黑產勾結, 但“職業臥底”這一身份的出現, 開始讓人們意識到, 公眾資訊保護並沒有那麼簡單。

網路安全的“無間道”大戲正在上演, 每一家擁有公眾資訊的企業、機構都在參演, 而最終的受害者將是每一個公民。

據介紹, 一般來說, 在整條個人資訊交易“黑色產業鏈”上, 有四類角色, 分別是使用資訊者、中轉人(既使用、又傳播)、高級中轉人(多是由使用者轉變, 會有互換)以及“內鬼”。

而“內鬼”多在服務行業, 如房地產公司、金融機構、物業公司、汽車4S店、高檔商場、學生培訓機構等, 以工作行為收集資訊, 是公民個人資訊洩露的開端。 也就是說, 在任何會留下個人資訊的地方, 都有可能是犯罪的“源泉”。

參考消息網-出海記記者從京東瞭解, 此案系京東與騰訊聯合打擊倒賣個人資訊黑色產業鏈的行動中所發現, 並第一時間向警方提供了線索。

京東表示, 在騰訊與京東聯合打擊資訊安全地下黑色產業鏈的日常行動中,

發現2016年6月底入職京東、尚處於試用期的網路工程師鄭某鵬系黑產團夥的重要成員, 並立即向公安機關提供了線索。

說到個人資訊等隱私, 彭博新聞社的報導認為, 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堪稱是世界的“局外人”。 2013年, 只有50%的人認為, 在網路上分享個人資訊時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 而在美國, 這一比例是83%。 與此同時, 中國互聯網用戶也在與全球線民面臨的眾多的網路威脅做鬥爭。

然而, 比受到廣告騷擾更可怕的, 是由於資訊洩露而遭受經濟損失。 中國互聯網協會發佈的《中國線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6》顯示, 中國線民因為垃圾資訊、詐騙資訊、個人資訊洩露等遭受的總體經濟損失約915億元。 特別是隨著移動支付在中國的迅速發展,

無現金支付也在加速普及。 關於無現金的電子支付的好處除了方便, 電子化的支付還可以最大化地實現資料的價值。 但正如硬幣有兩面一樣, 無現金化的電子支付, 也有其弊端。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 無現金支付真正的挑戰來自於個人隱私方面的考慮。

正是因為有利可圖, 圍繞個人資訊洩露“掘金”已經成了一門不小的生意。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援引公安部門數據稱, 當前我國網路非法從業人員已超過150萬, 黑產市場規模已達到千億元級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