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了網飛的錢,就能為所欲為了嗎?

作者:怠心客/Anitama 封面來源:《B: The Beginning》

3 月 31 日, Anitama 分享了 Production I.G 社長石川光久和 BONES 社長南雅彥關於與 Netflix 全面業務合作的對談。 而在早些時候, 石川光久社長曾經接受過 Business Insider網站的一篇採訪,

從另一個角度講述了與 Netflix 合作的幕後故事, 以及這一合作會給 Production I.G 帶來的影響。

石川社長說, 由於押井守監督的功罪, Production I.G 總是在背叛大家事先的期待, 轉一個圈回到原地, 大家才會覺得“這作品也還行”, 這已經成了 I.G 的一個特徵。 他們的很多作品,

交貨的時候都會擔憂“做出這種東西真的行嗎”, 但是等反芻消化之後, 才會嘗到其中的妙味。

但是這次的《B: The Beginning》卻不一樣, 是一部非常能滿足期待的作品。 石川社長非常引以為傲, 認為能在當今時代做出內容如此豐富的作品實屬不易, 命中了他心中的要害。 他確信, 這部作品的完成度大獲成功, 想要對監督和製作團隊誇耀“真是部了不得的作品”。

說起和 Netflix 簽訂全面業務夥伴協定的由來, 石川社長回憶說, 在大約 3 年前, Production I.G 和美國 Netflix 總公司簽訂了單部作品的協定, 製作《B: The Beginning》。 然而, 在腳本的階段, 兩家公司卻發生了很大的爭執。

在美國, 腳本就要寫出 100%, 接下來就是怎麼給這個腳本添上畫面。 然而在這部作品裡, 腳本只是給監督腦海裡的畫面打草稿、打地基用的,

腳本階段的完成度連 50% 都不到。

由於對待腳本的態度不同, 兩家公司爭論得非常激烈。 這時, 是 Netflix Japan 的工作人員介入其中, 向總公司解釋了日本動畫獨特的做法和好處, 說服了總公司。

在這個過程裡, 石川社長感到, 和 Netflix Japan 可以合作。

而再看完成的《B: The Beginning》, 石川社長覺得做出了一部好得讓他想對製作組下跪的作品, 並且認為, 以過去已有的形式, 很難做出這部作品。

於是, 石川社長產生了自信, 認為就算簽訂長期協定, 也可以做出成果來。

在這種含義上, 石川社長非常感謝 Netflix Japan。 如果只是美國總公司, 或許他們就很難去締結全面業務合作關係了。

和 Netflix 的這個全面業務合作, 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石川社長解釋說, 大家可以想像成日本的職業棒球合約, 就會比較好懂了。 一般來說, 選手都是簽單年合約, 按照合約上一年要做出多少成績的條文工作。 而等到選手積累了一定成績, 俱樂部覺得不想把這個選手轉賣給別的俱樂部, 就會和他簽多年約。

棒球裡的這個單年合約,

就是《B: The Beginning》時的單部作品協定。 而這一次的全面業務合作, 就相當於多年約了。 他們的合同, 不是說你“在 2018 年度裡必須做到打率三成、三十次本壘打”, 而是要賭“在這幾年裡必定會拿到本壘打王或者打擊王的頭銜”的可能性。

雖然石川社長不能披露具體的合作時長和作品數, 但是他可以告訴我們, 這是一個多年、多部作品的合作, 而且如果一部作品, 比如說《B: The Beginning》成功了, 還可能再讓你做第二季、第三季。

在動畫公司的合作夥伴裡, Netflix 的限制沒有那麼多。 這是和他們合作有意思的地方。 雖然他們對腳本提了很多意見, 讓監督和團隊都不高興, 但是一旦開做了, Netflix 就放得很開, 不會半中間跑過來說“給我看看人設”或者“這劇情跟說好的不一樣”之類的。

如果是 TV 動畫,那就要考慮原作之類的,播出時間也是定死的。但是 Netflix 會優先考慮你現場的日程情況,如果要花一年那就給你一年,讓你可以把時間充分地投入到製作中。

Netflix Japan 的辦公室。

需要注意的是,《B: The Beginning》的製作協議,是 Production I.G 和 Netflix 總公司的單部作品協定。但是這一次的全面業務合作,卻是 Production I.G 和 Netflix Japan 的協議。

石川社長說,他們和 Cartoon Network 合作的時候,是從後者的母公司華納兄弟那裡拿錢。一般來說,那種開分支連鎖的美國公司,直接和總公司簽協定,金額和條件都會更優越。

但是 Netflix 卻不一樣,和日本分公司簽約的全面業務合作協定,條件反而比和總公司簽約的《B: The Beginning》更好。

比如說,《B: The Beginning》製作了 20 國語言的字幕、5 國語言的配音。這些多語言展開的費用,和動畫的製作費是分開的,是由 I.G 負擔的。

和 Netflix 總公司簽約的時候,配音版、字幕版的費用都要由動畫製作公司來承擔。這不僅僅需要成本,製作公司還必須掌握當地語系化的知識和人脈之類,這就提高了合作的門檻。

但是,在全面業務合作協定裡,Netflix Japan 會包攬所有的多語言展開工作。這樣一來,動畫製作公司只要有有意思的創作者、有想做的東西,就可以和 Netflix 一起做片子,Netflix 也可以更加簡單地作為製作公司的合作夥伴參與到製作中了。

和外企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二鬼子”比真“鬼子”往往更難伺候。像 Netflix 這種和日本分公司簽約條件反而比和總公司更好的例子,恐怕是不多見。

石川社長澄清,他們和 Netflix 簽約,不是看中人家的錢。 Production I.G 的製作費,跟普通動畫公司的標準不一樣。

比如說,《攻殼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是 16 年前的 4 季度 TV 動畫,製作費用是普通 TV 動畫的一倍左右。而且不光是價格高人一等,Production I.G 對日本的製作委員會也會投資。

那麼為什麼要和 Netflix 簽約呢?石川社長說,是因為可以通過多年協定,投資到長期的人才培養中去。

同樣和 Netflix 簽訂全面業務合作協定的 BONES 社長南雅彥也說過,和網飛合作,可以給製作組和企劃充足的資金和時間。因為必須一次性交清 10 集或者 12 集片子,所以製作公司可以深入地構思企劃、對人才投資。

另外,動畫是 IP 經濟。Netflix 動畫可以由動畫公司自己主導二次展開,這一點也很重要。如果和日本企業合作,展開規模就會限制在日本國內,預算也會受到限制,製作委員會願意投資的內容也萬變不離其宗。

Netflix 條件雖好,但是要在全集動畫交貨之後才支付授權金。為了能確保製作過程中的資金,有些製作公司同時還採用了製作委員會制度。如《惡魔人 crybaby》《A.I.C.O》《裝刀凱》等,都是如此。

而石川社長卻斷言,I.G 不會這麼做。因為 I.G 是上市公司,所以有資金儲備。他認為,不從屬於大集團的獨立系動畫公司,很少能有 I.G 這樣充沛的資金儲備。

而且,就算是用製作委員會製作出來的日本 TV 動畫,視作品不同,也有作品交貨時才收到製作費的案例。

就算不馬上拿到製作費,公司也不會破產。擁有這樣的企業體力,或許也是 I.G 的長處所在。不過,石川社長笑著補充,要是能先拿到一部分錢,那當然是最好不過了。

沒有了製作委員會制度,日本動畫公司的立場或許也會發生改變。石川社長認為,動畫公司的形態會回歸到三四十年前的樣子。

石川社長曾經在龍之子任職五年。35 年前的原創動畫的合約,是贊助商出製作費、動畫製作公司做片子。一兩年裡重播個兩次左右,最晚 3 年以內,作品的權利會回到龍之子手裡。

40 年前也沒有 DVD,不可能構建起現在的製作委員會制度的商業模式。所以 40 年前那些能做原創作品的動畫公司,如日本 Sunrise(現在的 Sunrise)、東京 Movie(TMS)、龍之子、東映動畫等,都具備可以培養人才的環境。

然而不知何時,贊助商的贊助時段等出現了問題,TV 動畫要不到贊助商的錢,轉移到深夜戰場,DVD 之類的影碟銷售額變成了製作委員會的主要資金來源。

圖片來自三菱 UFJ 研究諮詢公司 《平成28年度コンテンツ産業強化対策⽀援事業(映射コンテンツの海外展開と資⾦調達の在り⽅に関する調査事業)報告書》

製作委員會成員按照出錢多少依次分配權利,所以就算是原創動畫,做片子的製作公司如果不對製作委員會出資,就賺不到錢,作品的收益到不了製作公司的手裡。就算多少有些原作權,處境也一直很困難。

但是,石川社長也不是要否定製作委員會制度。他說,可能是日本人的思考方式使然, 製作委員會不是“契約社會”,而是所謂“村社會”——不是通過合同條款,而是依靠彼此的信賴關係成立的。製作委員會的財主老爺們會覺得“雖然這次失敗了但是上次做了好片子,所以可以再給你們一次機會看看”。

石川社長認為自己是製作委員會一手帶大的,製作委員會沒虧待過他,他也不會忘恩負義。

但是,時代變了,DVD 已經當不了商業的支柱了。所以石川社長認為,現有的製作委員會的構造,必須先毀壞一次,必須做出改變。

如今的動畫製作公司雖然更容易做片子了,但是卻難以長期持續,容易陷入貧困。所以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動畫公司的處境非常艱難。

之前,公司培養出的水準高超的作畫,10 個人裡能有 1 個留在公司,那個人就能支撐著這家公司做出片子來。但是隨著少子化,年輕人本來就少了。動畫業界又窮,吃不開飯,年輕的動畫作畫就更緊缺了。

所以面對這個問題,石川社長認為, 必須創造出一個能讓動畫公司培養人才、能幹活、能吃開飯的環境。

石川社長還談到了出版社的問題。他說,現實是,出版社和動畫公司的利益構造,是相悖的。

日本動畫之所以強,可以說是因為漫畫原作強。漫畫有培養出人才的土壤,而動畫有把原作做成動畫的作畫的才能,這兩者都很重要。

但是,要把原作改編成動畫,需要出版社的授權。 這種時候,如果動畫公司和出版社之間沒有人去斡旋,那麼像是金錢之類的問題,二者就不好直接交涉了。

從出版社的角度來看,動畫界去找他們要授權,是在請出版社給動畫公司飯吃。而 I.G 集團有自己的出版社 MAG Garden。那麼如果他們自己出頭去找出版社要改編人家的原作,那些大出版社就會不高興,覺得“明明是要我們賞飯吃,你還要在你自己那裡出書”,那就不好談了。這種時候,就需要製作委員會存在。

而與此同時, 如果原作掌握在動畫公司自己手裡,作品展開的時候,可以在公司內部實現迴圈,收益可以多出一位數。

如今 Production I.G 製作的動畫,改編:原創基本上是 8:2。雖然他們收編 MAG Garden 至今已經過了十年左右,但是基本上沒有做過 MAG Garden 原作改編的動畫,直到現在,主流還是改編集英社、講談社的原作。

好不容易等到 MAG Garden 出版了《魔法使的新娘》這樣的暢銷作品,可以製作 MAG 原作的動畫了。這時候,I.G 集團對動畫的出資會超過一半,自己成為製作委員會的中心。

而現有的 8:2 這個比率,今後也可能會變動。石川社長說,由於和 Netflix 簽訂了全面業務合作協定,今後原創的數量將會增加。

很多人都關心一個問題:和 Netflix 的合作,能給現場的創作者帶來多少好處。

石川社長說, 如果一口氣把原畫單價提高到二倍,就會打破原畫和動畫、上色等部門的平衡、還有和其他作品的平衡,所以很難實現。但是,他認為,至少可以讓原畫單價提高 20%,視情況甚至提高 50%。

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包括監督在內,創作者們對製作費都非常地認真。 製作費提高了,他們想動用的費用也會水漲船高,動畫張數和 CG 品質都會提升,所以結果就是提高了製作成本。石川社長認為,這也是創作者的本質。

所以 Netflix 動畫的製作費雖然提高了,但是他們不可能減少製作預算,把多出來的這些錢用來提高各部門的單價。要提高畫面品質,也是需要時間和勞力的,這些都是成本。

石川社長還哭窮說,如今,動畫對 CG 的依賴要比作畫還大,這是一個不可扭轉的趨勢。而 CG 需要的投資比作畫更多。再加上工作室所在的建築物的管理費、水電氣等間接費用也都得交。算上這些費用,按現在的 TV 動畫的預算正常做片子,也只會賠錢。Netflix 的錢還要用來補缺,由不得他們浪。

石川社長說,Netflix 提高的製作費,他們會按照增加的比例付給創作者。但是隨著製作費增加,觀眾對畫面的要求也會提高。所以現在的狀況是, 雖然單價有所提高,但是和要製作高品質畫面需要花費的勞力相比較,接活的創作者可能會覺得不是很划算。

Production I.G 的作畫大約有 100 人,就算每年的製作費增加了 5000 萬日元,能多付給每個人的錢,也只有一年 50 萬元。多了這 50 萬元的年收,大家的生活規模完全不會有什麼改善。

如果製作費的增加量能提升 10 倍,變成 5 億日元,那環境就可以大為改善,能夠和所有人簽拘束約了。

但是,和 Netflix 的合作,有一點不同,就是網路播出以外的全部版權都歸動畫公司所有。一旦作品走紅,動畫公司的收益數位會大為改觀。所以動畫公司也會更容易向創作者支付報酬,包括獎金在內。石川社長認為,作品走紅、拿到二次使用費用、向創作者支付了獎金之後,他們才會覺得自己做這部作品是賺到了。

論及 I.G 未來要做的作品,石川社長說,他們和 Netflix 簽訂的全面業務合作協定裡,有一個目標,就是“做出大紅的片子”。光是“走紅”滿足不了 Netflix,非得是“大紅”才行。

“大紅”是個什麼定義呢?石川社長浸淫動畫界 30 年,他感覺, Production I.G 參與過的“大紅”作品,只有兩部,一部是《新世紀福音戰士》,一部是《進擊的巨人》。

《攻殼機動隊》知名度和品質也很高,但是為了達到這個品質,他們花費了許多製作費。所以從給出資者帶來的回報和利潤的角度來看,《攻殼機動隊》在金錢上算不上“大紅”。和 EVA、巨人相比,可能差了有一位數。

Production I.G 在 EVA 和巨人裡是出資者。EVA 的製作者是 GAINAX 和龍之子,而《進擊的巨人》是 I.G 的集團公司 WIT Studio 製作的。兩部作品都不是 Production I.G 做出來的。

做了這麼多年的動畫,石川社長一看企劃書和標題,也能聞到走紅的氣息,能判斷這片會走紅。但是,他也很清楚把能走紅的作品做出來有多困難。

做走紅作品非常不容易,要現場嘔心瀝血的努力才能實現。石川社長到了這把年紀,也想能在自家公司製作出一部走紅作品,想要“大紅”一把。畢竟,他已經是老爺爺了,不知道自己接下來還有多少年可活。

採訪者西山裡緒提出一個問題:Netflix 有沒有提出要求,要 I.G 給他們做《攻殼機動隊》的新系列?

石川社長沉思良久,回答說,合作好比相親,Netflix 有他們無法讓步的條件,而 I.G 也有一直合作過來的製作委員會在。

Production I.G 不是獨自做出《攻殼機動隊》的,是製作委員會一直對這個系列下賭注、投資大額的製作費,做出了這部作品。如果 Netflix 要石川社長拋棄一直支持他的業務夥伴,他是不會同意的。

I.G 和 Netflix 的合作,是要彼此讓步,才能實現的。

至於 今後會如何,要取決於兩家公司未來的關係。石川社長認為,雙方都有做新攻殼這麼一個選擇。但是,並沒有條文規定說你得給我做《攻殼機動隊》新作,我才跟你簽全面業務合作協定。而這也是和 Netflix 合作的魅力所在。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d3fac7c78e05a581?utm_source=toutiao

如果是 TV 動畫,那就要考慮原作之類的,播出時間也是定死的。但是 Netflix 會優先考慮你現場的日程情況,如果要花一年那就給你一年,讓你可以把時間充分地投入到製作中。

Netflix Japan 的辦公室。

需要注意的是,《B: The Beginning》的製作協議,是 Production I.G 和 Netflix 總公司的單部作品協定。但是這一次的全面業務合作,卻是 Production I.G 和 Netflix Japan 的協議。

石川社長說,他們和 Cartoon Network 合作的時候,是從後者的母公司華納兄弟那裡拿錢。一般來說,那種開分支連鎖的美國公司,直接和總公司簽協定,金額和條件都會更優越。

但是 Netflix 卻不一樣,和日本分公司簽約的全面業務合作協定,條件反而比和總公司簽約的《B: The Beginning》更好。

比如說,《B: The Beginning》製作了 20 國語言的字幕、5 國語言的配音。這些多語言展開的費用,和動畫的製作費是分開的,是由 I.G 負擔的。

和 Netflix 總公司簽約的時候,配音版、字幕版的費用都要由動畫製作公司來承擔。這不僅僅需要成本,製作公司還必須掌握當地語系化的知識和人脈之類,這就提高了合作的門檻。

但是,在全面業務合作協定裡,Netflix Japan 會包攬所有的多語言展開工作。這樣一來,動畫製作公司只要有有意思的創作者、有想做的東西,就可以和 Netflix 一起做片子,Netflix 也可以更加簡單地作為製作公司的合作夥伴參與到製作中了。

和外企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二鬼子”比真“鬼子”往往更難伺候。像 Netflix 這種和日本分公司簽約條件反而比和總公司更好的例子,恐怕是不多見。

石川社長澄清,他們和 Netflix 簽約,不是看中人家的錢。 Production I.G 的製作費,跟普通動畫公司的標準不一樣。

比如說,《攻殼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是 16 年前的 4 季度 TV 動畫,製作費用是普通 TV 動畫的一倍左右。而且不光是價格高人一等,Production I.G 對日本的製作委員會也會投資。

那麼為什麼要和 Netflix 簽約呢?石川社長說,是因為可以通過多年協定,投資到長期的人才培養中去。

同樣和 Netflix 簽訂全面業務合作協定的 BONES 社長南雅彥也說過,和網飛合作,可以給製作組和企劃充足的資金和時間。因為必須一次性交清 10 集或者 12 集片子,所以製作公司可以深入地構思企劃、對人才投資。

另外,動畫是 IP 經濟。Netflix 動畫可以由動畫公司自己主導二次展開,這一點也很重要。如果和日本企業合作,展開規模就會限制在日本國內,預算也會受到限制,製作委員會願意投資的內容也萬變不離其宗。

Netflix 條件雖好,但是要在全集動畫交貨之後才支付授權金。為了能確保製作過程中的資金,有些製作公司同時還採用了製作委員會制度。如《惡魔人 crybaby》《A.I.C.O》《裝刀凱》等,都是如此。

而石川社長卻斷言,I.G 不會這麼做。因為 I.G 是上市公司,所以有資金儲備。他認為,不從屬於大集團的獨立系動畫公司,很少能有 I.G 這樣充沛的資金儲備。

而且,就算是用製作委員會製作出來的日本 TV 動畫,視作品不同,也有作品交貨時才收到製作費的案例。

就算不馬上拿到製作費,公司也不會破產。擁有這樣的企業體力,或許也是 I.G 的長處所在。不過,石川社長笑著補充,要是能先拿到一部分錢,那當然是最好不過了。

沒有了製作委員會制度,日本動畫公司的立場或許也會發生改變。石川社長認為,動畫公司的形態會回歸到三四十年前的樣子。

石川社長曾經在龍之子任職五年。35 年前的原創動畫的合約,是贊助商出製作費、動畫製作公司做片子。一兩年裡重播個兩次左右,最晚 3 年以內,作品的權利會回到龍之子手裡。

40 年前也沒有 DVD,不可能構建起現在的製作委員會制度的商業模式。所以 40 年前那些能做原創作品的動畫公司,如日本 Sunrise(現在的 Sunrise)、東京 Movie(TMS)、龍之子、東映動畫等,都具備可以培養人才的環境。

然而不知何時,贊助商的贊助時段等出現了問題,TV 動畫要不到贊助商的錢,轉移到深夜戰場,DVD 之類的影碟銷售額變成了製作委員會的主要資金來源。

圖片來自三菱 UFJ 研究諮詢公司 《平成28年度コンテンツ産業強化対策⽀援事業(映射コンテンツの海外展開と資⾦調達の在り⽅に関する調査事業)報告書》

製作委員會成員按照出錢多少依次分配權利,所以就算是原創動畫,做片子的製作公司如果不對製作委員會出資,就賺不到錢,作品的收益到不了製作公司的手裡。就算多少有些原作權,處境也一直很困難。

但是,石川社長也不是要否定製作委員會制度。他說,可能是日本人的思考方式使然, 製作委員會不是“契約社會”,而是所謂“村社會”——不是通過合同條款,而是依靠彼此的信賴關係成立的。製作委員會的財主老爺們會覺得“雖然這次失敗了但是上次做了好片子,所以可以再給你們一次機會看看”。

石川社長認為自己是製作委員會一手帶大的,製作委員會沒虧待過他,他也不會忘恩負義。

但是,時代變了,DVD 已經當不了商業的支柱了。所以石川社長認為,現有的製作委員會的構造,必須先毀壞一次,必須做出改變。

如今的動畫製作公司雖然更容易做片子了,但是卻難以長期持續,容易陷入貧困。所以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動畫公司的處境非常艱難。

之前,公司培養出的水準高超的作畫,10 個人裡能有 1 個留在公司,那個人就能支撐著這家公司做出片子來。但是隨著少子化,年輕人本來就少了。動畫業界又窮,吃不開飯,年輕的動畫作畫就更緊缺了。

所以面對這個問題,石川社長認為, 必須創造出一個能讓動畫公司培養人才、能幹活、能吃開飯的環境。

石川社長還談到了出版社的問題。他說,現實是,出版社和動畫公司的利益構造,是相悖的。

日本動畫之所以強,可以說是因為漫畫原作強。漫畫有培養出人才的土壤,而動畫有把原作做成動畫的作畫的才能,這兩者都很重要。

但是,要把原作改編成動畫,需要出版社的授權。 這種時候,如果動畫公司和出版社之間沒有人去斡旋,那麼像是金錢之類的問題,二者就不好直接交涉了。

從出版社的角度來看,動畫界去找他們要授權,是在請出版社給動畫公司飯吃。而 I.G 集團有自己的出版社 MAG Garden。那麼如果他們自己出頭去找出版社要改編人家的原作,那些大出版社就會不高興,覺得“明明是要我們賞飯吃,你還要在你自己那裡出書”,那就不好談了。這種時候,就需要製作委員會存在。

而與此同時, 如果原作掌握在動畫公司自己手裡,作品展開的時候,可以在公司內部實現迴圈,收益可以多出一位數。

如今 Production I.G 製作的動畫,改編:原創基本上是 8:2。雖然他們收編 MAG Garden 至今已經過了十年左右,但是基本上沒有做過 MAG Garden 原作改編的動畫,直到現在,主流還是改編集英社、講談社的原作。

好不容易等到 MAG Garden 出版了《魔法使的新娘》這樣的暢銷作品,可以製作 MAG 原作的動畫了。這時候,I.G 集團對動畫的出資會超過一半,自己成為製作委員會的中心。

而現有的 8:2 這個比率,今後也可能會變動。石川社長說,由於和 Netflix 簽訂了全面業務合作協定,今後原創的數量將會增加。

很多人都關心一個問題:和 Netflix 的合作,能給現場的創作者帶來多少好處。

石川社長說, 如果一口氣把原畫單價提高到二倍,就會打破原畫和動畫、上色等部門的平衡、還有和其他作品的平衡,所以很難實現。但是,他認為,至少可以讓原畫單價提高 20%,視情況甚至提高 50%。

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包括監督在內,創作者們對製作費都非常地認真。 製作費提高了,他們想動用的費用也會水漲船高,動畫張數和 CG 品質都會提升,所以結果就是提高了製作成本。石川社長認為,這也是創作者的本質。

所以 Netflix 動畫的製作費雖然提高了,但是他們不可能減少製作預算,把多出來的這些錢用來提高各部門的單價。要提高畫面品質,也是需要時間和勞力的,這些都是成本。

石川社長還哭窮說,如今,動畫對 CG 的依賴要比作畫還大,這是一個不可扭轉的趨勢。而 CG 需要的投資比作畫更多。再加上工作室所在的建築物的管理費、水電氣等間接費用也都得交。算上這些費用,按現在的 TV 動畫的預算正常做片子,也只會賠錢。Netflix 的錢還要用來補缺,由不得他們浪。

石川社長說,Netflix 提高的製作費,他們會按照增加的比例付給創作者。但是隨著製作費增加,觀眾對畫面的要求也會提高。所以現在的狀況是, 雖然單價有所提高,但是和要製作高品質畫面需要花費的勞力相比較,接活的創作者可能會覺得不是很划算。

Production I.G 的作畫大約有 100 人,就算每年的製作費增加了 5000 萬日元,能多付給每個人的錢,也只有一年 50 萬元。多了這 50 萬元的年收,大家的生活規模完全不會有什麼改善。

如果製作費的增加量能提升 10 倍,變成 5 億日元,那環境就可以大為改善,能夠和所有人簽拘束約了。

但是,和 Netflix 的合作,有一點不同,就是網路播出以外的全部版權都歸動畫公司所有。一旦作品走紅,動畫公司的收益數位會大為改觀。所以動畫公司也會更容易向創作者支付報酬,包括獎金在內。石川社長認為,作品走紅、拿到二次使用費用、向創作者支付了獎金之後,他們才會覺得自己做這部作品是賺到了。

論及 I.G 未來要做的作品,石川社長說,他們和 Netflix 簽訂的全面業務合作協定裡,有一個目標,就是“做出大紅的片子”。光是“走紅”滿足不了 Netflix,非得是“大紅”才行。

“大紅”是個什麼定義呢?石川社長浸淫動畫界 30 年,他感覺, Production I.G 參與過的“大紅”作品,只有兩部,一部是《新世紀福音戰士》,一部是《進擊的巨人》。

《攻殼機動隊》知名度和品質也很高,但是為了達到這個品質,他們花費了許多製作費。所以從給出資者帶來的回報和利潤的角度來看,《攻殼機動隊》在金錢上算不上“大紅”。和 EVA、巨人相比,可能差了有一位數。

Production I.G 在 EVA 和巨人裡是出資者。EVA 的製作者是 GAINAX 和龍之子,而《進擊的巨人》是 I.G 的集團公司 WIT Studio 製作的。兩部作品都不是 Production I.G 做出來的。

做了這麼多年的動畫,石川社長一看企劃書和標題,也能聞到走紅的氣息,能判斷這片會走紅。但是,他也很清楚把能走紅的作品做出來有多困難。

做走紅作品非常不容易,要現場嘔心瀝血的努力才能實現。石川社長到了這把年紀,也想能在自家公司製作出一部走紅作品,想要“大紅”一把。畢竟,他已經是老爺爺了,不知道自己接下來還有多少年可活。

採訪者西山裡緒提出一個問題:Netflix 有沒有提出要求,要 I.G 給他們做《攻殼機動隊》的新系列?

石川社長沉思良久,回答說,合作好比相親,Netflix 有他們無法讓步的條件,而 I.G 也有一直合作過來的製作委員會在。

Production I.G 不是獨自做出《攻殼機動隊》的,是製作委員會一直對這個系列下賭注、投資大額的製作費,做出了這部作品。如果 Netflix 要石川社長拋棄一直支持他的業務夥伴,他是不會同意的。

I.G 和 Netflix 的合作,是要彼此讓步,才能實現的。

至於 今後會如何,要取決於兩家公司未來的關係。石川社長認為,雙方都有做新攻殼這麼一個選擇。但是,並沒有條文規定說你得給我做《攻殼機動隊》新作,我才跟你簽全面業務合作協定。而這也是和 Netflix 合作的魅力所在。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d3fac7c78e05a581?utm_source=toutiao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