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山深處有人家

詩人說:這裡的瑤民, 會說話就會唱歌, 會走路就會跳舞;

學者說:這裡, 是被譽為“中國氧都”的上思縣, 又有著“中華詩詞之鄉”的稱號;

遊客說:這裡, 比想像中更充滿神奇魅力, 百里瑤山詩情畫意, 少數民族風情永不落幕。

歌聲嘹亮

在十萬大山深處, 散佈著許多瑤寨, 多數背靠高山, 前臨陡坡, 家家戶戶的房舍多以竹條結紮而成, 房前的曬坪以木頭搭造, 以竹筒引水至廚房。

天然的居住環境造就了淳樸的瑤鄉男女, 也滋養出其嘹亮高亢的歌聲。

“上思山高樹大蔭, 歡迎客人來光臨, 貴客到來真吉祥, 好比蜜糖甜在心。 ”這是一首在上思家喻戶曉的“雖蕾”, 表達了上思人歡迎各方來客的心情。

雖蕾在上思流傳已久,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編修的《上思洲志》就已經有相關記載, “雖蕾”在壯語中意為“書長”, 即唱者可以在對歌中長唱不停, 根據對唱者的內容變化自由發揮,

以表達情感。

雖蕾的內容主要分為三類:春牛歌、情歌、宣傳山歌, 三類都是壯族群眾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採集並自編自唱的, 大多是脫口而出, 即興演唱。

雖蕾既可單人唱, 也可由雙人或多人演唱, 歌聲深沉悠揚綿長, 娓娓動聽, 上百年來, 上思人把對生活的憧憬寄予在雖蕾歌聲之中, 一直傳唱至今。

雖蕾作為上思縣傳統的壯話山歌, 目前已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主要流傳于思陽鎮、叫安鄉、那琴鄉、平福鄉等地區。

嶽建霄是上思縣著名的雖蕾歌王, 在他的記憶裡,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上思到處都是雖蕾的歌聲, 一村老小聚集在大榕樹下, 互相對唱雖蕾是一天中最愜意的事情。

因為從小耳濡目染, 掌握了雖蕾基本唱法的嶽建霄也漸漸從幕後走到台前, 1992 年6 月, 他代表上思參加廣西首屆民間歌王大獎賽就獲得了“歌師”的稱號。

隨後, 幾乎每年的“壯族三月三”, 嶽建霄都會被請到歌圩現場一展歌喉, 大大小小的獎牌、獎狀、證書擺滿了書櫃, 這不僅是對嶽建霄個人唱功的肯定,

也是對上思雖蕾價值的見證。

2017年上思縣雖蕾傳唱會

雖蕾之所以深受上思人們的熱愛,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雖蕾能夠用詼諧幽默、通俗易懂、比喻恰當的地方方言來“鬥”歌, 人們自然而然地就能融入詞句裡得到教育、啟發。

嶽建霄退休之後視推廣雖蕾為己任,

創作了大量結合時事、政策的雖蕾歌詞, 希望在傳唱山歌的同時能夠讓民眾瞭解時事熱點。

正在整理自己書稿的雖蕾“歌王”嶽建霄(攝影:黃瀟)

如今, 69 歲的嶽建霄常常會教年幼的孫女唱雖蕾, 也樂於向願意學習雖蕾的人傳授, 也許在他們其中,就有著上思未來的歌王。

詩詞之鄉

上思縣詩詞文化底蘊深厚,據《上思縣誌》記載,早在1300 多年以前,廣東舉人揚茂先來任上思知州時就已有詩作流傳。到了清朝、民國時期,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上思縣的詩詞文化大放異彩,

1981 年,北門街業餘詩聯社成立,隨後梅芳詩社、文華詩社、文明詩社等詩社相繼創立,一時間上思“師生開口成騷詠,孺婦居家愛墨香”,創作詩詞、對聯成為一種文明風氣,也因此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在這片偏僻而又富饒的土地上,上思縣的詩詞愛好者以詩社為家,創作了數萬首詩詞。

2011 年11 月,上思縣獲得由中華詩詞學會授予的“中華詩詞之鄉”稱號,上思縣的詩詞文化得以進一步弘揚。

韋蔔超是上思叫安鄉板細村那活屯人,字先知,只有小學文化的他因為熱愛詩詞、對聯,通過自學掌握了其中技巧。

在農閒時節經常自主創作詩歌、對聯抒發自己的所見所聞,哪怕是“當吆其牛犁田,當揮鋤頭勞作”時也依然念念不忘作詩。

韋蔔超

1981 年北門街業餘詩聯社成立之後,希望尋找同道中人的韋卜超向詩聯投稿,其從山間田野得來靈感寫就的田園詩總是讓人印象深刻,上思縣詩詞學會會長袁振華曾評價,從他的詩中:“看到了山村飄蕩的嫋嫋炊煙,聞到了田垌裡沁散的縷縷稻穀清香,看到了一把古老的犁在大地上描繪出的豐收圖景和書寫出的頁頁詩章。”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給韋蔔超帶來了無窮的創作靈感,也讓如今已經70 歲的他至今身體健朗。

韋蔔超已經創作了上千首詩詞,是廣西詩詞學會、防城港市詩詞學會會員,並獲得過“中國詩學大師”的光榮稱號。

但儘管這樣,在其2013 年出版的詩集《犁頭上的詩》的後記中韋卜超依然稱自己為“十萬大山麓的一株小草,根淺葉微,哪有國色天香、冰肌玉骨之芳姿美譽,只覺自悠然。”

在上思縣詩詞學會中,像韋蔔超一樣曾經躬耕隴畝,如今筆耕不輟的詩詞作者不在少數,在詩詞學會每隔兩個月出版的會刊《瀼水風騷》中,

韋蔔超視如珍寶的《瀼水風騷》(攝影:黃瀟)

上百首詩歌圍繞特定主題而作,洋洋灑灑,或歌以詠志,或詩以傳情,饒有風趣。

上思吉祥物

在上思,壯族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80% 以上,因此“壯族三月三”也是上思壯族人民一年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節日,不過在上思,“三月三”的叫法並不流行,“窩坡”是更為人熟知的叫法。

“窩坡”在壯語中意為民眾聚集在山頭進行活動,最初是壯族青年男女戀愛擇偶的戶外活動,近代“窩坡”已經發展成為綜合性的節日。

不同鄉屯的慶祝方式略有不同,但磨福、舞鹿則是每個鄉屯都會有的慶祝活動,因為造型可愛、寓意吉祥,總能夠吸引全場的目光。

上思磨福的玩法同各地舞獅的玩法類似,但上思磨福的“獅頭”和“獅身”是模仿神話傳說中的吉祥動物——麒麟的形狀製作,帶著上古的氣息,也帶著上思質樸的民風。

磨福的“獅頭”和“獅身”是模仿神話傳說中的吉祥動物——麒麟的形狀製作(攝影:黃瀟)

身畫紅藍相間的鱗甲,背寫國泰民安或其他象徵吉祥的大字,通身色彩繽紛,寓意送福呈祥。

磨福雖然是民間的慶祝活動,但也有一套完整的動作:走四方、吃四角、撫柱子、吃封包、逗球、逗棒、打滾等,磨福隊員嚴格按照程式一一完成,稍有分心,就會導致前後動作不協調而惹得周圍觀眾哈哈大笑,但從不會有人責怪,反倒會因為這給活動增添了歡樂的氣氛而開心。

磨福的同時,還會有人在一旁敲鑼打鼓,鑼鼓聲越大,人們的情緒就越高漲,磨福隊員就越有可能表演高難度動作。歡快的鑼鼓聲承載的是壯民族發展變遷的歷史軌跡,聲聲入耳,生生不息。

舞鹿是慶祝三月三的另一項表演,但在演員的選擇上則更為嚴格,僅能夠由兒童來表演,這源自於一段傳說。

相傳古時候上思曾有過一場傳染性極強的水痘事件,眾多孩童被傳染卻都無藥可醫。為了治病救人,一位醫生將鹿的糞便火焙後入藥,神奇地治好了孩童的水痘。

為了紀念鹿的功德,事件過去後人們以小孩舞鹿來表達對鹿的感激之情。

舞鹿的鹿頭造型十分可愛(攝影:黃瀟)

雖然傳說已不可考,但舞鹿這一行為寄託著壯族人民祈禱平安、健康的願望。年幼的兒童手執鹿頭身披鹿衣,跟隨簡單的節奏起舞,匍匐、小跳、碎步轉身……

蘊藏著獨特的童趣,也構成了一種樸素的美感,一段族群生存的記憶得以存續,壯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將不斷延續。

連結Links:

■ 石狗

在上思縣一些村落行走,常常會發現在路口或村口有用砂岩石鑿刻而成的石狗蹲踞在一側。這些石狗並不高,普遍在30~40 釐米左右,且鑿刻工藝粗糙,有些僅僅雕刻出了狗大概的特徵。

這是源於上思先民認為狗具有靈性,能夠看家護院,對人忠誠,便在村莊的四角擺放石狗,面向村外,作“守村”“鎮邪”之用。

目前,上思縣境內有石狗200 多尊,每年農曆大年初一早晨,屯裡每戶人家都會到石狗面前焚香祭拜。

撰文:劉洋

編輯:黃乙司

責任編輯:雷藝翎

也許在他們其中,就有著上思未來的歌王。

詩詞之鄉

上思縣詩詞文化底蘊深厚,據《上思縣誌》記載,早在1300 多年以前,廣東舉人揚茂先來任上思知州時就已有詩作流傳。到了清朝、民國時期,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上思縣的詩詞文化大放異彩,

1981 年,北門街業餘詩聯社成立,隨後梅芳詩社、文華詩社、文明詩社等詩社相繼創立,一時間上思“師生開口成騷詠,孺婦居家愛墨香”,創作詩詞、對聯成為一種文明風氣,也因此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在這片偏僻而又富饒的土地上,上思縣的詩詞愛好者以詩社為家,創作了數萬首詩詞。

2011 年11 月,上思縣獲得由中華詩詞學會授予的“中華詩詞之鄉”稱號,上思縣的詩詞文化得以進一步弘揚。

韋蔔超是上思叫安鄉板細村那活屯人,字先知,只有小學文化的他因為熱愛詩詞、對聯,通過自學掌握了其中技巧。

在農閒時節經常自主創作詩歌、對聯抒發自己的所見所聞,哪怕是“當吆其牛犁田,當揮鋤頭勞作”時也依然念念不忘作詩。

韋蔔超

1981 年北門街業餘詩聯社成立之後,希望尋找同道中人的韋卜超向詩聯投稿,其從山間田野得來靈感寫就的田園詩總是讓人印象深刻,上思縣詩詞學會會長袁振華曾評價,從他的詩中:“看到了山村飄蕩的嫋嫋炊煙,聞到了田垌裡沁散的縷縷稻穀清香,看到了一把古老的犁在大地上描繪出的豐收圖景和書寫出的頁頁詩章。”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給韋蔔超帶來了無窮的創作靈感,也讓如今已經70 歲的他至今身體健朗。

韋蔔超已經創作了上千首詩詞,是廣西詩詞學會、防城港市詩詞學會會員,並獲得過“中國詩學大師”的光榮稱號。

但儘管這樣,在其2013 年出版的詩集《犁頭上的詩》的後記中韋卜超依然稱自己為“十萬大山麓的一株小草,根淺葉微,哪有國色天香、冰肌玉骨之芳姿美譽,只覺自悠然。”

在上思縣詩詞學會中,像韋蔔超一樣曾經躬耕隴畝,如今筆耕不輟的詩詞作者不在少數,在詩詞學會每隔兩個月出版的會刊《瀼水風騷》中,

韋蔔超視如珍寶的《瀼水風騷》(攝影:黃瀟)

上百首詩歌圍繞特定主題而作,洋洋灑灑,或歌以詠志,或詩以傳情,饒有風趣。

上思吉祥物

在上思,壯族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80% 以上,因此“壯族三月三”也是上思壯族人民一年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節日,不過在上思,“三月三”的叫法並不流行,“窩坡”是更為人熟知的叫法。

“窩坡”在壯語中意為民眾聚集在山頭進行活動,最初是壯族青年男女戀愛擇偶的戶外活動,近代“窩坡”已經發展成為綜合性的節日。

不同鄉屯的慶祝方式略有不同,但磨福、舞鹿則是每個鄉屯都會有的慶祝活動,因為造型可愛、寓意吉祥,總能夠吸引全場的目光。

上思磨福的玩法同各地舞獅的玩法類似,但上思磨福的“獅頭”和“獅身”是模仿神話傳說中的吉祥動物——麒麟的形狀製作,帶著上古的氣息,也帶著上思質樸的民風。

磨福的“獅頭”和“獅身”是模仿神話傳說中的吉祥動物——麒麟的形狀製作(攝影:黃瀟)

身畫紅藍相間的鱗甲,背寫國泰民安或其他象徵吉祥的大字,通身色彩繽紛,寓意送福呈祥。

磨福雖然是民間的慶祝活動,但也有一套完整的動作:走四方、吃四角、撫柱子、吃封包、逗球、逗棒、打滾等,磨福隊員嚴格按照程式一一完成,稍有分心,就會導致前後動作不協調而惹得周圍觀眾哈哈大笑,但從不會有人責怪,反倒會因為這給活動增添了歡樂的氣氛而開心。

磨福的同時,還會有人在一旁敲鑼打鼓,鑼鼓聲越大,人們的情緒就越高漲,磨福隊員就越有可能表演高難度動作。歡快的鑼鼓聲承載的是壯民族發展變遷的歷史軌跡,聲聲入耳,生生不息。

舞鹿是慶祝三月三的另一項表演,但在演員的選擇上則更為嚴格,僅能夠由兒童來表演,這源自於一段傳說。

相傳古時候上思曾有過一場傳染性極強的水痘事件,眾多孩童被傳染卻都無藥可醫。為了治病救人,一位醫生將鹿的糞便火焙後入藥,神奇地治好了孩童的水痘。

為了紀念鹿的功德,事件過去後人們以小孩舞鹿來表達對鹿的感激之情。

舞鹿的鹿頭造型十分可愛(攝影:黃瀟)

雖然傳說已不可考,但舞鹿這一行為寄託著壯族人民祈禱平安、健康的願望。年幼的兒童手執鹿頭身披鹿衣,跟隨簡單的節奏起舞,匍匐、小跳、碎步轉身……

蘊藏著獨特的童趣,也構成了一種樸素的美感,一段族群生存的記憶得以存續,壯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將不斷延續。

連結Links:

■ 石狗

在上思縣一些村落行走,常常會發現在路口或村口有用砂岩石鑿刻而成的石狗蹲踞在一側。這些石狗並不高,普遍在30~40 釐米左右,且鑿刻工藝粗糙,有些僅僅雕刻出了狗大概的特徵。

這是源於上思先民認為狗具有靈性,能夠看家護院,對人忠誠,便在村莊的四角擺放石狗,面向村外,作“守村”“鎮邪”之用。

目前,上思縣境內有石狗200 多尊,每年農曆大年初一早晨,屯裡每戶人家都會到石狗面前焚香祭拜。

撰文:劉洋

編輯:黃乙司

責任編輯:雷藝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