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駐銀保監會紀檢組長:部分監管部門責任失守,漠視風險隱患

4月13日, 銀保監會轉發中央紀委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紀檢組組長李欣然發表的文章《一刻不停歇地推動銀保監會系統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 為打贏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提供堅強保證》, 文章表示, 要按照“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冷靜清醒和堅韌執著, 一刻不停歇地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的要求, 以全面從嚴治黨推動監管隊伍恪盡職守、敢於監管、精於監管、嚴格問責, 確保攻堅戰取得勝利。

李欣然在文章中指出, 要首先清醒認識銀保監會系統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

他表示, 2017年以來, 銀保監會統籌抓好銀行業保險業防風險和反腐敗鬥爭, 扎實推動党的組織資源轉化為銀行業保險業監管資源, 党的建設成果轉化為監管工作成果。 以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 堅決治理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 全力推進重點領域風險防控, 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和綜合治理, 加大處罰和問責力度, 較好維護了銀行業保險業市場秩序和安全穩健運行, 嚴監管、強監管的氛圍正在形成。

成效前所未有, 挑戰也前所未有。 文章指出, 當前銀保監會系統面臨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仍然十分嚴峻複雜。 分別來看, 原銀監會、保監會系統一些領導幹部信念上不堅定, 政治上不清醒,

作風上不廉潔, 說明系統內政治生態仍存在不健康、不正常的問題。 二是行業廉潔風險和監管道德風險有待進一步防控。 有些監管部門和人員漠視風險隱患, 工作不作為、不深入、不擔當、不碰硬, 監管責任失守;有些幹部麻木不仁、頂風違紀, 仍在以權謀私、設租尋租。

形式決定任務, 在此前提下, 中央紀委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紀檢組表示要緊密結合銀行業保險業改革發展實際, 以更強意志、更大決心、更實舉措推動系統全面從嚴治党取得新成效、政治生態形成新氣象、銀行業保險業監管展現新作為, 真正讓銀行業保險業監管部門成為“看門人”“守夜人”。

首先, 要著力加強作風建設。 具體來說, 文章明確,

加強作風建設一要在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上下功夫。 著力查糾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中工作不務實甚至引發新的風險, 在金融支援精准脫貧、污染防治領域搞形式主義、不抓落實, 以及在市場准入、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重大案件和突發事件報告、金融消費者投訴、行政處罰等方面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督促全系統進一步轉變文風會風。

加強作風建設還要持續加壓, 堅決嚴查重處, 即對發現的違紀違規行為, 嚴肅處理、寸步不讓, 持續釋放越往後執紀越嚴的信號。 對不收斂不收手不知止的從嚴查處, 典型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同時, 建設健全長效機制, 修訂完善銀保監會系統實施辦法, 讓與被監管物件零物質往來成為一條鐵律;探索建立與被監管物件非公務交往報告制度;建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雙通報”制度,

既通報監管幹部的問題, 也要向有關紀檢監察機關通報腐蝕拉攏監管幹部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和人員。

其次, 李欣然指出未來將以提升監管效能為導向, 嚴格問責推動履職到位。 具體來看, 即要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 加強教育引導, 督促系統各級黨委和領導幹部牢記有權必有責, 有責要擔當, 失責必追究, 看清履職問責只會越來越嚴的形勢, 堅決克服“獨善其身”“老好人”思想以及畏難情緒等不正確認識。 要層層傳導壓力, 切實把監管問責的壓力轉化為監管履職的動力。

在問責層面, 要以嚴問責做實強監管。

對監管履職中不作為、不深入、不擔當、不碰硬的, 對監管投訴不聞不問、敷衍了事的, 對存在明顯風險苗頭發現不及時、處置不到位的, 對在整治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中不重視、慢動作、督導不力、搞形式主義的, 對巡視、審計、執紀審查中發現的問題整改不到位不及時的等, 都要嚴肅追究責任。

此外, 文章明確, 需在監管工作中緊盯重點領域、核心環節和關鍵崗位, 嚴肅監督執紀。 其中, 要緊盯選人用人、審批監管、金融信貸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問題, 嚴肅查處一批重點案件, 強化不敢腐的震懾。 同時完善工作機制, 研究修訂銀保監會系統執紀審查工作辦法, 規範信訪舉報和問題線索處置工作流程。 加強紀檢監察與巡視監督的協作配合,及時查處巡視移交問題線索。完善紀檢監察資訊系統,建立健全領導幹部廉政檔案,動態更新,及時分析,定期報告。(藍鯨財經 石雨)

加強紀檢監察與巡視監督的協作配合,及時查處巡視移交問題線索。完善紀檢監察資訊系統,建立健全領導幹部廉政檔案,動態更新,及時分析,定期報告。(藍鯨財經 石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