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韓長賦:全力開創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新局面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 我們以“踐行‘兩山’理論、發展休閒農業”為主題, 在浙江安吉召開首屆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大會, 邀請城鄉居民游“綠水青山”, 尋“快樂老家”, 憶“遊子鄉愁”, 吹響2017年“中國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行”的號角。 首先, 我代表農業部, 向出席大會的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2005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 在這裡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大科學論斷, 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探索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的認識昇華, 推動了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的轉變,

引領中國邁向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 為新發展理念和“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今天, 我們在這裡重溫習總書記的“兩山”理論, 進一步領會其精神內涵, 對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保護自然資源, 改善生態環境, 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 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 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 今年中央1號檔明確指出, 要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產業, 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 2016年, 國務院印發的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提出, 要依託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

大力發展生態休閒農業, 拓展農業多種功能,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這為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指明了新方向, 提出了新要求, 開啟了加快發展的新征程。

近年來, 在市場拉動、政策推動、創新驅動、政府帶動下, 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蓬勃發展, 整個產業呈現出“發展加快、佈局優化、品質提升、領域拓展”的良好態勢。 2016年, 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遊客近21億人次, 營業收入超過5700億元, 從業人員845萬, 帶動672萬戶農民受益。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已經成為農業旅遊文化“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農村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在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這次會議之所以選擇在浙江召開, 是因為浙江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走在了全國前列, 在浙江很多地方, 綠水青山已經或正在變成金山銀山。 我們希望浙江的創新、探索、經驗、模式, 能夠在全國各個地方廣泛複製、開花結果。

當前,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 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準的進一步提高和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 休閒旅遊需求將更加旺盛。 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和帶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實, 休閒度假將會成為大眾化、經常性的消費方式。 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將更加完善, 鄉村的好山好水好風光將更有魅力,

城裡人到鄉村“養眼洗肺、解乏去累”的願望更強烈。 中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將以其規模和速度進入世所未有、蓬勃發展的歷史階段。

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 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重大意義。 這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需要。 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有利於調優農產品品種品質、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挖掘農業的休閒體驗功能, 增強農業的供給活力。 這是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迫切需要。 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有利於統籌城鄉的要素資源, 促進城鄉規劃一體、設施一體、服務一體, 補農村短板、揚農村長處、美鄉村風貌、留田園鄉愁。 這是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迫切需要。

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有利於農村產品變禮品, 增加農民的經營性收入;有利於民房變客房, 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有利於農區變景區, 擴大就業容量, 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 我們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抓住歷史機遇, 勇於責任擔當, 轉變發展思想、明確發展定位、創新發展方式、打造發展特色, 全力開創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新局面。

一要堅持以“農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農民是我們這片土地上最辛勤的勞動者、田野裡最樸實的守望者、農耕文明最虔誠的傳承者。 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增進農民福祉是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搞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離不開資本、人才、管理等現代要素, 我們要鼓勵資本下鄉、人才返鄉,共同做大做強這一產業。但是,農家樂不能光讓老闆樂,關鍵還得讓農民樂,資本下鄉要帶動老鄉,不能代替老鄉,更不能剝奪老鄉。要創新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採用合作社、入股等方式,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就地就近實現就業增收,共用發展成果;要幫助農民做好規劃佈局和策劃設計,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支援力度,發展一批休閒農業的特色村、專業園和合作社;要強化農村人才培訓,充實一批規劃設計、創意策劃和行銷人才,激發農民創業創新活力。

二要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的發展定位。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礎,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根基,也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石。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必須夯實農業的基礎地位,挖掘鄉間塵封的遺存,喚醒鄉村沉睡的資源,啟動創業創新的熱情,把農業培育成令人嚮往的產業。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帶動傳統種養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多樣化、個性化發展;要積極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要加大示範創建力度,整合一批精品景點和精品線路,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三要堅持以“綠色”為導向的發展方式。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農業本身就是綠色產業,農業的底色就是綠色,綠水青山是農村的寶貴資源和獨特優勢。天人共美、相生共榮的好生態,營養健康、老少鹹宜的好產品,是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獨特的吸引力和競爭力。要始終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方式,尊天重地,道法自然,保護家鄉好風景,美化山水田林湖,打造田園綠色美,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發展。要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適度開發,合理開發,科學開發,保護田園風光、保留原始風貌、保持鄉土味道,防止農村變成城市的縮小版、防止低水準重複建設。

四要堅持以“文化”為靈魂的發展特色。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唯有浸潤和涵養了文化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才會有蓬勃的生命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必須立足地方和民族的歷史地理、傳統文化、民俗情感,以文鑄魂,匠心創意,講好那山那水那人那事,勾勒最神往的故鄉,書寫最動人的鄉愁,給遊客會心一擊,讓遊客流連忘返、心曠神怡、魂牽夢縈。要保護農業文化遺產,對傳統農業的耕作技術、生產工具、種植制度等實施全面保護;要傳承農耕文明,多種形式挖掘利用展示鄉土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農事節慶文化、飲食文化等;要加大創意設計,創作一批充滿藝術創造力、想像力和感染力的創意精品,推進農業與旅遊、文化、教育和康養的深度融合。

今天,首屆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大會召開,標誌著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各級農業部門要高度重視,要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作為農業的新產業,加強規劃引導,加大政策扶持;要作為工作的新領域,注重模式探索,強化典型示範;要作為新階段的新任務,勇於開拓創新謀發展,敢於順勢而為求實效。

同志們、朋友們!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休閒農業鄉村遊,望山看水憶鄉愁。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有效途徑,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真抓實幹,奮發有為,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我們要鼓勵資本下鄉、人才返鄉,共同做大做強這一產業。但是,農家樂不能光讓老闆樂,關鍵還得讓農民樂,資本下鄉要帶動老鄉,不能代替老鄉,更不能剝奪老鄉。要創新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採用合作社、入股等方式,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就地就近實現就業增收,共用發展成果;要幫助農民做好規劃佈局和策劃設計,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支援力度,發展一批休閒農業的特色村、專業園和合作社;要強化農村人才培訓,充實一批規劃設計、創意策劃和行銷人才,激發農民創業創新活力。

二要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的發展定位。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礎,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根基,也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石。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必須夯實農業的基礎地位,挖掘鄉間塵封的遺存,喚醒鄉村沉睡的資源,啟動創業創新的熱情,把農業培育成令人嚮往的產業。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帶動傳統種養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多樣化、個性化發展;要積極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要加大示範創建力度,整合一批精品景點和精品線路,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三要堅持以“綠色”為導向的發展方式。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農業本身就是綠色產業,農業的底色就是綠色,綠水青山是農村的寶貴資源和獨特優勢。天人共美、相生共榮的好生態,營養健康、老少鹹宜的好產品,是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獨特的吸引力和競爭力。要始終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方式,尊天重地,道法自然,保護家鄉好風景,美化山水田林湖,打造田園綠色美,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發展。要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適度開發,合理開發,科學開發,保護田園風光、保留原始風貌、保持鄉土味道,防止農村變成城市的縮小版、防止低水準重複建設。

四要堅持以“文化”為靈魂的發展特色。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唯有浸潤和涵養了文化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才會有蓬勃的生命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必須立足地方和民族的歷史地理、傳統文化、民俗情感,以文鑄魂,匠心創意,講好那山那水那人那事,勾勒最神往的故鄉,書寫最動人的鄉愁,給遊客會心一擊,讓遊客流連忘返、心曠神怡、魂牽夢縈。要保護農業文化遺產,對傳統農業的耕作技術、生產工具、種植制度等實施全面保護;要傳承農耕文明,多種形式挖掘利用展示鄉土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農事節慶文化、飲食文化等;要加大創意設計,創作一批充滿藝術創造力、想像力和感染力的創意精品,推進農業與旅遊、文化、教育和康養的深度融合。

今天,首屆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大會召開,標誌著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各級農業部門要高度重視,要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作為農業的新產業,加強規劃引導,加大政策扶持;要作為工作的新領域,注重模式探索,強化典型示範;要作為新階段的新任務,勇於開拓創新謀發展,敢於順勢而為求實效。

同志們、朋友們!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休閒農業鄉村遊,望山看水憶鄉愁。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有效途徑,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真抓實幹,奮發有為,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