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收藏:門式鋼管腳手架最全知識匯總!

門式鋼管腳手架是20世紀80年代初由國外引進的一種多功能型腳手架, 它由門架及配件組成。 門式鋼管腳手架結構設計合理, 受力性能好, 承載能力高, 施工拆裝方便, 安全可靠, 是目前國際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腳手架。

一.門式鋼管腳手架用材要求

門架及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 其材質應符合GB700-89 中, Q235B 鋼的規定, 門架採用高頻焊接管制作, 高頻焊接管應滿足冶金部部頒標準 YB242 的規定。 可調底座、可調托座的螺杆應採用35 號圓鋼。 門架的立杆、橫杆和水準杆的鋼管規格為Φ42 ×2.5m m , 其他杆件的鋼管規格為Φ(22~26) × (1.5 ~2.6)m m , 門架寬度為1200mm ,

高為1900 、1700 、1500mm 三種。

二、門式鋼管腳手架的基本組合單元

門式鋼管腳手架, 由門架、交叉支撐、連接棒、掛扣式腳手板或水準架、鎖臂等構成基本組合單元, 見圖2-15 。 將基本組合單元相互連接起來並增設梯型架、欄杆等部件即構成整體腳手架。 其搭設高度應根據表2-10 確定。

門式鋼管腳手架的主要部件, 見圖2-16 。

門式鋼管腳手架部件之間的連接採用方便可靠的自錨結構, 常用形式有:

1.制動片式

在掛扣的固定片上, 鉚接主制動片和被制動片, 安裝前使兩者處於脫離狀態, 開口尺寸大於門式框架橫樑直徑, 就位後將被制動片逆時針方向轉動卡住橫樑,

主制動片即自行落下將被制動片卡住, 使腳手板 (或水準梁) 自錨於框式門架上, 見圖2-17(a)

2.偏重片式

在框式門架豎管上焊一段端頭開槽的Φ12 圓鋼, 槽呈坡形, 上口長23mm , 下口長20mm , 槽內設一偏重片, 在其近端開一橢圓形孔, 安裝時至於虛線位置, 其端部斜面與槽內斜面相合, 不會轉動, 而後裝入剪刀撐, 就住後將偏重片稍向外拉, 並旋轉到實線位置達到自錨, 見圖2-17 (b)。

三、門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與拆除

1.搭設不同規格門架由於尺寸高度不同, 不得混用

搭設門式腳手架的場地應平整、堅實、排水良好, 當腳手架架設在回填土地面上時, 地面應分層回填, 逐層夯實, 其搭設順序為:鋪放墊木 (墊板) →拉線、放底座→立門架→裝剪刀撐→裝水準梁架 (或腳手板) →裝梯子→裝連牆件→重複以上步驟, 逐層安裝。

門式腳手架較其他腳手架的搭設要求高, 其首層架的垂直度偏差不大於2mm , 水平度偏差不應大於5mm ;上、下門架立杆應在同一軸線上, 以使門架傳力均勻、明確, 如果產生偏差,

偏差不大於2mm 。 門架的底部用掃地杆直接固定, 頂部要用水準拉杆連接, 門架之間必須設置剪刀撐和水準梁架 (或腳手板) 其間連接應可靠, 以確保腳手架的整體剛度。

門式腳手架搭設高度超過20m 時, 應在腳手架外側連續設置剪刀撐。 剪刀撐與地面傾角為45°~60°, 水準跨距為5 ~9m , 沿腳手架全高設置。 為增強腳手架的穩定性, 要用連牆件將腳手架與建築物緊密連接, 連牆件的最大豎向和水準間距應滿足表2-11的要求, 連牆件的做法見圖2 -18 。

在建築物的轉角處,應在腳手架內、外立杆每步設置水準的加固杆,使腳手架在轉角處形成閉合結構,其構造見圖2-19 。

2.拆除

拆除腳手架時,應自上而下進行,部件拆除的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不允許將拆除的部件從高空拋下,而應得將拆下的部件收集分類後,用垂直吊運機具運至地面,集中堆放保管。

在建築物的轉角處,應在腳手架內、外立杆每步設置水準的加固杆,使腳手架在轉角處形成閉合結構,其構造見圖2-19 。

2.拆除

拆除腳手架時,應自上而下進行,部件拆除的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不允許將拆除的部件從高空拋下,而應得將拆下的部件收集分類後,用垂直吊運機具運至地面,集中堆放保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