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年砥礪奮進 蘆山地震災區走出一條科學重建、跨越發展新路

4月的雅安, 天朗氣清, 草長鶯飛。

天全縣城廂鎮小學美術老師洋俊, 帶著學生來到城邊慈朗湖濕地公園寫生。 在孩子們的畫裡, 慈朗湖綠草青青、波光粼粼、景色優美;同一時刻的雅安市名山區牛碾坪, 層疊起伏的茶山似碧綠的海洋, 遊客沉醉其中;在蘆山縣龍門古鎮核心區, 特色燒烤店“李二哥客棧”老闆李連強更加忙碌, “週末房間基本被訂完……”

湖光, 山色, 快樂的人。 曾經滿目瘡痍的家園, 而今萬象更新, 欣欣向榮。

五年砥礪奮進, 五載風雨兼程, “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區書寫了浴火重生、奮進跨越的人間奇跡。

人們不會忘記, 在每一個關鍵階段、重要時刻, 都凝聚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殷切關懷, 準確指引。

人們更不會忘記, 今年春節前夕, 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 強調要在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繼續發力, 把人民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站在新起點,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川篇”為根本遵循, 地震災區正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 堅持走綠色重生跨越發展新路, 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貢獻力量。

“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青衣江畔, 周公山下, 回蕩著高品質發展、跨越提升的號角聲。

五年跨越

凝聚改革創新的不懈動力

春茶上市, 是茶商、茶農最忙的時候。

4月18日, 名山區中峰鄉桂花村的楊化銀與家裡的工友一起,

將一筐筐鮮葉往廠房裡搬, 再用簸箕將其放到制茶機器上。 點擊“啟動”按鈕後, 數十秒時間, 鮮葉就完成了殺青。

“以前得運煤、發火、預熱, 工序複雜。 ”楊化銀說, 電加熱光波殺青技術讓制茶時間縮短了一個小時。

今年3月, 這場制茶技術創新變革在名山區全面啟動。 創新, 讓茶葉的“綠色發展”之路越來越開闊。

實際上, 無論是整個災後恢復重建的體制機制, 還是提升跨越發展的方式方法;無論是推動災區從悲壯走向豪邁, 還是繼續在四川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版圖中釋放活力, 改革與創新貫穿始終。

震後, 蘆山地震災區恢復重建會走什麼樣的路?世界在觀望。

重建不應該只有一條道路可走。

經濟新常態下, 災後重建更應彰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務實高效等原則, 以品質和效益為標準, 以改革和創新為抓手。

新時期, 中央賦予四川重大使命:探索一條“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災後重建新路子。 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承擔起探索以“地方為主體”重建新機制的國家重任。

統籌指導理念下, 中央賦予四川制定重建專項規劃、審批重建具體專案權力, 並將確定的460億元中央財政重建補助交由地方包乾使用。

四川發揮地方靠近一線指揮、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 將專項規劃和重建專案交由市縣災區制定和審批, 進一步減少流程環節, 在確保品質安全的前提下提速進度。

災區幹部群眾發揮主體作用,

立足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工作創新, 讓重建路上結出累累碩果。

歷經一千多個日夜奮戰, “戶戶安居樂業、民生保障提升、產業創新發展、生態文明進步、同步奔康致富”的願景正逐漸成為現實。

蘆山地震災區重建新生之路, 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有力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創新無止境。 基層治理“反覆運算更新”——天全縣始陽鎮始陽社區鳳翔新民社區, 這個寓意鳳凰涅槃、災後重生的社區安置了6個村235戶受災群眾。 災後重建完成後, “自建委”轉為“自管委”, 並繼續向下延伸, 劃出5大苑區, 推選出各苑苑長、戶主代表、戶代表, 居民齊心協力將社區建設得美麗和諧, 被授予“省級文明社區”稱號。

經濟載體持續創新——蘆山、天全、寶興擔負著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任, 環境容量有限, 以三個縣命名的園區“飛”到名山區。 各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