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時代治蜀興川的根本動力

——四論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川篇”豐富內涵

改革是動力之源,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站在新時代, 開啟新征程, 作為西部重要大省的四川, 如何決勝全面小康?如何再上新臺階?回答這些問題, 找准根本動力至關重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以寬廣視野、深刻洞察和戰略遠見, 針對四川發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域性問題, 多次發表重要講話, 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闡明了四川深入推進改革創新的戰略重點, 明確了四川開啟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新篇的動力支撐,

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了根本指標。

要不斷增強“改革”這個“動力源”。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四川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從不缺乏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創新精神。 改革的根本目的, 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當前, 全面深化改革進入了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 要實現高品質發展, 要破解前進中的難題, 必須不斷增強改革動力。 路徑在於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 始終堅持問題導向, 聚焦農業農村、國資國企、行政審批、商事制度等方面改革, 統籌推進文化、社會、生態、党的建設等領域改革, 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與當年“摸著石頭過河”不同,

這一輪改革更加注重頂層設計,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 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定型, 從而為經濟社會發展釋放出源源不斷的動力。

要持續用好“創新”這個“催化劑”。 高品質發展階段, 支撐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已由生產要素大規模高強度投入, 轉向科技創新、人力資本提升帶來的“乘數效應”。 當前,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 以綠色、智慧、泛在為特徵的群體性技術革命正在引發全球經濟格局的重大變革, 誰能在創新上先行一步, 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 四川是西部科教大省、人才大省, 承擔著中央賦予的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等多項重大任務,

具有創新創造的巨大潛力和強大支撐。 我們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創新體制機制,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打通成果轉化通道, 著力培育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 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要緊緊抓牢“落實”這個“方法論”。 改革創新不能停留在口頭上, 必須落實在行動上。 務必要在抓落實上下功夫, 努力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選擇已經具備條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項目抓緊實施, 力求實現更大突破, 充分釋放社會活力, 不斷增強發展動力。 軍民融合發展是四川的一大優勢, 要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 精心組織好國家改革試點任務, 加快健全軍民融合發展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政策制度體系,

做好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 蹚出一條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路子。

唯改革者進, 唯創新者強, 唯改革創新者勝。 培植、壯大、做強改革創新這個重要“引擎”, 破除一切制約發展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 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 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 必將形成新時代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充滿活力、欣欣向榮的生動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