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明清銀錠、金元寶漲幅巨大!

明清銀錠、金元寶漲幅巨大!

進入新世紀以來, 金銀藏品中的“黑馬”品種——明清金銀錠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脫穎而出, 受到了投資收藏者的熱烈追捧, 成交價格迭創新高。 如早在2011年中國嘉德春季郵品錢幣銅鏡拍賣會“金銀錠”專場上, 一件品相很好的元代“興國路”五十兩銀錠以310.5萬元天價成交, 並一舉刷新了中國銀錠拍賣最高成交紀錄。

官鑄銀錠貨少價高

據瞭解, 金銀作為貨幣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早在春秋時期的楚國, 就出現了我國最早的金幣——郢爰。 古代金銀錠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 是當時經濟、賦稅乃至社會的縮影。 其實, 瞭解和熟悉各朝代的金銀錠品種, 能更好地使你的收藏和投資立於不敗之地。

自東漢以後黃金逐漸退出流通市場, 而白銀的地位日益上升。 金銀錠大約出現在三國和南北朝時期, 至隋唐時已日益完善, 唐代白銀貨幣的形制以銀餅和銀錠為主。

而明清時期是我國銀錠鑄造、使用和流通的鼎盛時期, 品種頗多, 有五十兩、十兩、五兩、四兩、三兩、二兩和一兩等各種規格。 明清銀錠還有官鑄和私鑄之分, 官鑄的銀錠大多鑄有銀局名, 私鑄的銀錠一般鑄有私銀錢號名等。

在收藏市場上, 同規格的官鑄銀錠與私鑄銀錠的價格相差很大, 官鑄銀錠的標價往往是私鑄銀錠的數倍甚至十多倍。 而品相完好的金銀錠升值速度較快, 有史料價值、存世量少的金銀錠收藏價值明顯要高許多, 尤其是稅銀及刻有金融史料性文字的金銀錠, 與普通的品種相比, 升值空間更大。

金銀錠升值幅度大

明代"永樂六年銀作局"五十兩銀錠

在2007年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古錢、金銀錠專場”上, 上拍了299件金銀錠, 成交額達到665.6萬元。 其中一件明代“永樂六年銀作局”五十兩銀錠, 銘文詳細, 製作規範, 保存完好, 品相極佳。 該銀錠是專為國庫鑄造的銀兩, 極為珍貴, 因而受到了買家追捧, 最終以156.8萬元的高價成交

在2008年4月舉槌的中國嘉德春季拍賣上, 一件十分罕見的“明代嘉靖戶部造五十兩重金錠”以280萬元的高價成交。 在隨後幾年裡, 金銀錠拍賣行情依然保持強勢, 備受投資收藏者追捧。

金元寶(gold coin)其外文意思等同於金幣, 是指由貴重黃金製成的古代流通貨幣, 在中國貨幣史上, 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 始於元代。

不過, 早在唐初開元通寶行世時, 民間就有取其碩大、貴重之意, 旋讀為“開元通寶”的。 而元代稱呼金銀錢為“元寶”, 則是元朝之寶的意思。

此金元寶金色燦爛中見沉, 包漿厚重。 面上的篆體“壽”自然得體, 錠型規制, 風格明顯, 戳 記清晰,原始包漿,上美品。金元寶因歷史性和珍稀性,舉世難尋,收藏價值極高。

戳 記清晰,原始包漿,上美品。金元寶因歷史性和珍稀性,舉世難尋,收藏價值極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