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重慶詐騙花樣又翻新了,連檢察院的網站也逼真模仿了……

“你好, 我是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 你是XXX, 女, 44歲, 你現在涉嫌洗錢, 已經被公安機關通緝……”如果你接到這樣一個能清楚描述你身份資訊的電話, 說你涉嫌洗錢要你配合調查的電話, 你會怎麼做?

44歲的劉阿姨就差點被這樣的新詐騙手段忽悠到了, 幸虧她打款前聯繫了沙坪壩派出所社區民警, 避免了一次12萬元的巨大損失!

今天下午, 沙坪壩區派出所的曹警官和祝警官向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講述了這個新型詐騙案。

據社區民警曹警官回憶, 4月11日下午, 接到沙北街居民劉阿姨的報警,

說有人自稱是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 說她涉嫌洗錢, 要求她轉30萬到所謂的“安全帳戶”, 4月17日之前必須到賬12萬。 曹警官立即告誡劉阿姨不要匯款, 而是到派出所核實情況。

沙坪壩派出所幫劉阿姨挽回了12萬元的損失。 沙區警方供圖

當劉阿姨一臉焦急地來到沙坪壩派出所講明事情的來龍去脈,

案情讓沙坪壩派出所的值班民警祝警官也暗暗驚訝, 原來這個所謂的“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不僅電話裡能清晰說出劉阿姨的基本資訊, 還提供了一個查詢案件編號的專業網站。

打開這個網站, 可以看到網站首頁赫然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劉阿姨告訴祝警官, 當時對方引導她輸入了案件編號和身份證號後, 網站上彈出了一份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拘留命令:上面不僅有劉阿姨的資訊、照片和案件的基本情況, 還有文書編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章。

劉阿姨表示正是這份文書, 讓她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無辜捲入了洗錢案,

於是她當天下午就取出了現金12萬。 不過在打款之前, 劉阿姨突然想起了平時社區有關預防網路詐騙的宣傳, 於是趕緊聯繫了社區民警曹警官諮詢, 並隨後提著12萬的現金到沙坪壩派出所值班室。

兩位警官瞭解案情。 沙區警方供圖

剛參與了信用卡網路詐騙案調查的祝警官, 很快就看出了這份“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拘留命令”的貓膩:“我發現這個網站雖然十分逼真, 但進入所謂的犯罪通緝追查系統後, 發現這份拘留命令有很多錯誤——比如法律文書這麼嚴肅的檔, 竟然把‘身份證’寫成了‘身分證’;還有刑事拘留命令應該是公安機關出具, 不該是檢察院出具。 ”

經過祝警官和曹警官的耐心解釋, 劉阿姨終於意識到自己是受騙了, 事後也是拉著兩位民警不停地感謝, 畢竟這筆錢是她和老伴全部的積蓄。

在幫助劉阿姨成功挽回了損失之後, 祝警官在最近也追查了這個網站, 希望能順藤摸瓜, 可惜最近這個網站已經無法登陸, 為此他也希望通過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

告訴市民四點防騙小技巧:“現在但凡網路詐騙, 都有四個特點——一是他們打電話的人肯定不止一個, 因為怕同一個聲音被記住;二是他們會通過語言把你引進他們的思維, 其目的都是要你進行網路操作;三是他們會再三提示或警告你, 不要和其他人溝通;四是最後都會要你打錢, 而且很多要求用現金匯款, 這樣可以避免網路轉帳被警方追回。 ”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 全心關注重慶, 深度解讀重慶, 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 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 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 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趙映驥 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