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慶這家養老機構,靠標準化服務高分通過國家級驗收

為老人洗腳

米飯要煮幾成熟算硬軟合適?洗臉怎麼洗才舒適?頭髮打結了如何梳才不疼……這些看似簡單的生活小細節, 可能很多人都不會在意。

但對於養老護理員來說, 每個動作、步驟、先後順序, 都有嚴格的標準化規範。

今(17)日,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 重慶市一福利院高分通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專案——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驗收, 成為我市民政系統首個通過該試點驗收的單位, 同時也是全市首個養老機構試點合格單位。

米飯製作像搞科學實驗

米飯怎麼煮最科學?這可能還真會難倒不少大廚。

作為全國兩個養老標準化試點單位之一, 重慶一福利院不滿足於依靠經驗, 而是在探索中將養老工作轉化為精細化標準服務, 讓這裡的老人真正安享晚年。 拿普通的蒸飯來說, 這裡卻像是在搞科學實驗。

“硬飯米水比1∶0.8;軟飯米水比1∶1.3;水沸騰後才能關櫃門;標準蒸格,

旺火蒸煮時間為90分鐘……”為蒸好一鍋米飯, 該院甚至組建了“米飯科研組”。 院長楊勝普介紹, 該院2015年被納入國家標準委第二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 成為全國兩個養老標準化試點單位之一, 而《米飯製作規程》則是該院承擔的試點項目之一。

“家家都做飯, 但煮給福利院上千名老人吃的飯, 就不能按照家常做法煮。 ”楊勝普說, 以老人的感受為准, 做飯不能再按照經驗做, 必須實現標準化規程。 該院提出制定的《米飯製作規程》被列入國家標準委標準化試點項目之一。 “米飯科研組”從上百次試驗中, 得出米飯蒸煮的“黃金配比”, 硬飯米水比1∶0.8;軟飯米水比1∶1.3。

指導老人做手工

同時, 他們還摸索出從選米、洗米、上盤、注水、蒸制等全流程的操作規範, 標準細化到重量以克計、時間以分鐘計的程度。 在米飯標準化的基礎上, 該院還為全院老人逐一建立《老人飲食檔案》, 分類提供個性化服務, 開發出ABCD四大類套餐, 即正餐、碎餐、糊餐、流質餐。

這四類餐, 對應的是自理老人、半失能老人、失能老人、吞咽功能障礙老人。

洗臉梳頭洗腳都有規範

“其實, 建立‘米飯製作規程’只是我們上百個標準化規程中的一個。 ”楊勝普表示, 根據國家標準委的標準化試點要求, 該院建立了以老人需求為中心的“五位一體”標準體系, 涵蓋服務通用基礎標準體系、老人需求標準體系、服務提供標準體系、服務保障標準體系、品質控制標準體系等。

剃鬍鬚

在這五大標準體系中, 又包括十幾項至幾十項不等的規程、規範、標準、要求等。 如洗臉, 在該院《面部清潔與梳發操作規程》中, 都要求按照觀察、準備、梳頭、備水、洗臉、整理六大方面數十個步驟。 其中, 梳頭又分為臥位老人的梳頭, 坐位老人的梳頭。 梳頭時常常會遇到頭髮打結的狀況, 如何破?《標準》也給予了規範化的操作:若頭髮已糾成團, 用30%的酒精濕潤後梳理。 “這個生活小細節之前沒列入標準中, 是在實際操作中護理人員給出的建議, 我們吸納進來, 寫進標準, 不要以為這是多此一舉, 實際上這對於那些失能半失能老人而言,關係到他們的生存品質。”楊勝普介紹。

除了洗臉,洗腳也有規範。在操作規程中,清楚地規定了具體操作要求,詳細到了準備指甲刀、按老人的個體差異取溫度合適的水,以及幫老人取坐位或臥位,再到如何擦洗的手法。

“洗臉洗腳服務好不好,以前都是憑經驗。”楊勝普說,現在有了標準化服務流程,體現了“親情化、人性化、個性化、專業化、規範化、精細化”的初衷。

發佈實施服務標準51項

護理人員為老人翻身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市一福利院日前以98高分,通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專案——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驗收,成為我市民政系統首個通過該試點驗收的單位,同時是全市首個養老機構試點合格單位。

如何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市民政局介紹,市一福利院率先制定了《養老機構老年人介護服務規範》重慶市地方標準。

“推薦全市養老機構參照執行,在我們這裡則是強制執行。”市一福利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5年以來,該院陸續發佈實施服務標準51項,覆蓋頤養、護理、醫療、康復、人文關懷五大服務板塊,涉及服務禮儀、諮詢接待、老人出入院、個案服務、送餐、重點照顧、床單位整理、鼻飼等32個服務工作點位元,建立了32項服務的具體流程圖、統一了25項技術方法、明確了43項具體服務要求。

“除了制定標準,在實際操作中還會對養老護理人員進行量化考核,不達標將實施懲戒。比如適用於介助和介護的足部清潔服務專案,考核項目包括用物準備、素質要求、順序要求,再加上實際操作。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分值,合計100分,其中實操部分分值較高。擦洗的順序錯了要被扣掉10分。對考試不合格人員再次培訓考試,對3次考試不合格人員予以辭退。”該負責人稱。

相關連結>>>

到2020年全市新增1萬名護理人才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約704萬,占戶籍人口20.76%。全市共有養老機構1400所,其中公辦福利院67所、敬老院948所、社會辦養老機構385所,養老床位達21.2萬張。

“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短缺仍是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目前,全國養老護理人員總數只有幾十萬人,缺口達200多萬,重慶市也有1.5萬護理員缺口。”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醫生、護士、營養師、康復師、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師等專業人才匱乏,取得專業資質的護理員占比不到30%。因工資待遇低、勞動強度大、社會地位低、工作風險大等原因,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年流失率達到30%以上。

針對“用工難”這一普遍難題,民政部門採取發展專業教育、強化職業培訓、完善薪酬和獎勵制度等措施,力爭到2020年,全市新增1萬名養老服務一線的護理人才,培育1000名優秀的養老服務管理人才,滿足養老服務業的人力資源需求。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周小平 受訪者供圖

實際上這對於那些失能半失能老人而言,關係到他們的生存品質。”楊勝普介紹。

除了洗臉,洗腳也有規範。在操作規程中,清楚地規定了具體操作要求,詳細到了準備指甲刀、按老人的個體差異取溫度合適的水,以及幫老人取坐位或臥位,再到如何擦洗的手法。

“洗臉洗腳服務好不好,以前都是憑經驗。”楊勝普說,現在有了標準化服務流程,體現了“親情化、人性化、個性化、專業化、規範化、精細化”的初衷。

發佈實施服務標準51項

護理人員為老人翻身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市一福利院日前以98高分,通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專案——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驗收,成為我市民政系統首個通過該試點驗收的單位,同時是全市首個養老機構試點合格單位。

如何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市民政局介紹,市一福利院率先制定了《養老機構老年人介護服務規範》重慶市地方標準。

“推薦全市養老機構參照執行,在我們這裡則是強制執行。”市一福利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5年以來,該院陸續發佈實施服務標準51項,覆蓋頤養、護理、醫療、康復、人文關懷五大服務板塊,涉及服務禮儀、諮詢接待、老人出入院、個案服務、送餐、重點照顧、床單位整理、鼻飼等32個服務工作點位元,建立了32項服務的具體流程圖、統一了25項技術方法、明確了43項具體服務要求。

“除了制定標準,在實際操作中還會對養老護理人員進行量化考核,不達標將實施懲戒。比如適用於介助和介護的足部清潔服務專案,考核項目包括用物準備、素質要求、順序要求,再加上實際操作。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分值,合計100分,其中實操部分分值較高。擦洗的順序錯了要被扣掉10分。對考試不合格人員再次培訓考試,對3次考試不合格人員予以辭退。”該負責人稱。

相關連結>>>

到2020年全市新增1萬名護理人才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約704萬,占戶籍人口20.76%。全市共有養老機構1400所,其中公辦福利院67所、敬老院948所、社會辦養老機構385所,養老床位達21.2萬張。

“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短缺仍是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目前,全國養老護理人員總數只有幾十萬人,缺口達200多萬,重慶市也有1.5萬護理員缺口。”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醫生、護士、營養師、康復師、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師等專業人才匱乏,取得專業資質的護理員占比不到30%。因工資待遇低、勞動強度大、社會地位低、工作風險大等原因,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年流失率達到30%以上。

針對“用工難”這一普遍難題,民政部門採取發展專業教育、強化職業培訓、完善薪酬和獎勵制度等措施,力爭到2020年,全市新增1萬名養老服務一線的護理人才,培育1000名優秀的養老服務管理人才,滿足養老服務業的人力資源需求。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周小平 受訪者供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