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已經消失的鐵路守車

前段時間, 我專程去北京西郊參觀了中國鐵道博物館機車車輛展, 因為我曾經做過貨車檢車員, 因此特別留意了早期的鐵路貨車車輛。 來到展廳左側, 我見到一輛早已被淘汰的我國鐵路貨車尾部加掛的守車, 不由得想起了在檢車崗位的難忘經歷。

1967年, 我被分配到古冶車輛段東列檢所乙班, 成為我們家第三代貨車檢車員, 在貨物列車的尾部負責檢車。 那個年代, 掛在貨物列車尾部的守車車型多達20多種, 大都是簡陋的鐵皮小車廂。

守車, 又稱瞭望車, 是掛在貨物列車尾部的木質鐵皮工作車。 它主要是供運轉車長乘坐。

守車裡面的主要設備是一塊風表和一個緊急制動閥。 在守車兩側的窗戶處, 各焊制了一個方便運轉車長途中瞭望列車運行情況的鐵椅子。 守車中間安裝有一個鐵爐子, 供冬季運轉車長取暖使用。 在列車開車前, 運轉車長要檢查風表的風壓是否達到了規定要求(也就是列車的主風管是否貫通)。 列車運行途中, 車長還要負責觀察列車運行情況, 監控貨物裝載情況。

關於守車, 曾經發生過許多難忘的故事。

1972年2月的一天, 23時多, 我負責檢查一列由山海關開來的1008次直通貨物列車。 檢查中, 我發現一輛剛出廠的50噸車的一根軸徑溫度很高。 往常遇到這種情況, 我判斷是“軸徑粗糙”, 就要對這輛故障車進行甩車處理。

連倒裝貨物再加修車, 起碼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當時, 我找來工長對故障車進行了全面“會診”, 希望在保質保量的基礎上, 不甩車修, 以加速車輛周轉。 等把軸晾涼後, 換了軸瓦, 工長決定派我和一位老師傅連夜在守車上觀察情況。 我們一路不停地將頭探出窗外, 冒著嚴寒觀察這輛故障車的運行情況。 途中, 利用在蘆台站停車加水的間隙, 我和老師傅又對這輛車的軸徑進行了仔細檢查, 並測量其溫度, 隨後又跟車到了天津。 經過這一區段的運行, 我們確認這輛車的軸徑已完全恢復了正常運行的溫度, 這才放心。 後來, 我們又集中班組老師傅、車間幹部和段技術人員進行研究, 對同類故障車制定了相應措施,
以便日後遇到類似情況可以不甩車搶修。 從那以後, 我們班組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減少了甩車修32輛, 大大加速了車輛周轉。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隨著鐵路技術的發展, 鐵路逐漸取消了守車。 至此, 掛在長龍似的貨物列車尾部、輕飄搖擺宛如鐵龍尾翼的守車, 從中國大地縱橫交錯的鐵道線上淡出了。 那些曾長年值乘在小小守車上的運轉車長們, 最終還是告別了這個陪伴了他們多年的夥伴。 年輕的鐵路人, 有誰還知道, 曾經有一種名叫守車的特殊車輛, 編掛在貨物列車的尾部?有誰還知道, 在這守車上端坐著一位辛勞的運轉車長, 監控著賓士在鐵道線上的貨車?這些, 都已經成為歷史了, 可是對我來說, 那些發生在守車上的故事卻難以忘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