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俄出兵敘利亞:資訊時代奇襲制勝的典範!

普京曾用一句“敘利業離俄羅斯很近”來概括俄在敘利業的巨大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 所以俄不可能放棄親俄的巴沙爾政權。 2015年9月30日, 俄應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邀請, 經俄聯邦委員會和普京的批准, 大規模出兵敘利亞。 從軍事角度看, 俄軍在戰前準備、出兵、戰鬥過程中, 外交戰、輿論戰、心理戰始終與軍事行動密切相伴, 實現了常規軍事力量無法達到的效果, 使整場戰爭精微紛呈。

敘利亞危機爆發後, 俄密切關注局勢進展。 早在 2012年, 俄軍的特種部隊就已經先期秘密抵達敘利亞境內, 數量約為 1500 -2000 人。 他們不僅包括“格魯烏”,

還包括黑海艦隊海軍陸戰隊, 空降兵第 76 師的突擊隊員, 對大馬士革——霍姆斯——哈馬——伊德利蔔——阿勒頗交通線上和拉卡——代爾祖爾——阿布卡瑪律交通線上反對派和IS的固定目標、兵力部署、活動特點展開了詳盡的偵查, 為俄開戰後的精確空襲和後續打擊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4年3月克裡米亞公投後, 俄軍使用包括10多個軍民用衛星在內的航天器進行技術偵察和戰場保障, 包括GLONASS導航衛星、通信與中繼衛星、偵察衛星和氣象衛星等, 向敘利亞派出2架伊爾-20M電子偵察機和10餘架“蜜蜂-1”和“海鷹 -10”等無人機, 提前在敘戰場上實施大範圍空中偵察。 運用駐亞美尼亞和塔吉克斯坦軍事基地的技術偵察力量, 針對中東地區形成了強大的技術偵察網路。
積極使用網路偵察、諜報偵察等手段, 掌握大量恐怖分子目標資訊。

俄軍“海鷹”-10戰術無人機

以人道主義救援名義運送大量作戰裝備。 克里姆林宮作出出兵敘利亞的戰略決策後, 俄軍以“幫助敘政府軍運送反恐物資”, 並以“提供反恐軍事專家”為名向敘運送裝備和作戰人員。

從2015年4月開始, 俄軍就開始將大量的武器裝備、彈藥、人員、房屋預製件運往拉塔基亞空軍基地。 在該基地修建了新的停機坪、機庫、維修了跑道。 許多軍用物資運送和基地建設行動都以人道主義援助難民的名義進行, 一些戰鬥機採取緊隨運輸機飛行的方式抵達, 以掩飾行蹤。 俄軍完成了輸送近2000名作戰人員的任務, 以及一些戰機坦克等大型裝備, 8月份俄派出了航空分遣隊進駐敘利亞軍事基地。

媒體曝光的在敘利亞作戰的俄特種部隊

大規模的軍事部署始於9月初。 2015年9月初, 美國注意到俄開始向敘利亞運送裝備和人員, 但美方認為是俄保護在塔爾圖斯軍事保障站的需要。 然而到了9月下旬, 美國發現出現重大判斷錯誤, 俄多達上百架作戰飛機出現在敘利亞拉塔基亞附近的國際機場和巴希爾阿薩德軍民兩用機場, 這表明俄要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了。 據披露, 從9月20日開始, 俄數十架伊爾- 76MD 、安-124超重型運輸機, 甚至老舊的安-12運輸機從俄布良斯克州的謝夏鎮飛往敘利亞拉塔基亞。

機群曾試圖通過保加利亞領空沿著一條狹長的空中走廊從巴爾幹半島、地中海抵達敘利亞, 但美國壓迫保加利亞關閉了領空, 俄機群只能兵分兩路, 一路從伊萬諾沃北方機場出發, 經外高加索、裡海、伊朗、伊拉克抵達敘利亞。 另一路俄機群借用塞爾維亞、黑山領空, 經地中海前往敘利亞。 這些俄軍運輸機以散件方式運輸戰機, 然後就地組裝, 很短時間內一個前線航空兵團的裝備就出現在敘利亞了。 俄軍依靠精確的空天導航定位系統, 出色地完成了此次大規模運輸任務。 9月30日開始空襲之前, 俄空軍在敘利亞已經有了2個混成航空兵團, 50餘架戰機, 包括最新的蘇-30SM戰鬥機用於制空, 現代化的蘇-34 殲擊轟炸機用於精確空地打擊,蘇-24和蘇-25 攻擊機用於空地前沿打擊。地面作戰部隊裝備有 T-90A主戰坦克、BMP-3步戰車、BTR-80輪式步戰車、TOS-1 噴火坦克、152mm 自行榴彈炮等先進武器,除作戰部隊,各類支援力量一應俱全,在俄軍駐紮的機場,週邊有S-300遠端地空導彈和鎧甲S1型彈炮結合的防空系統,還有米-24 武裝直升機提供保護。

俄BMPT坦克支援戰車,俗稱“死亡聯合收割機”,非常適合用於攻堅戰或者巷戰

以軍事演習為名充當“障眼法”。 針對外界的報導和揣測,9月4日普京 表示正在向敘政府軍提供培訓和後勤支援。不準備對敘直接軍事介入。當大批部隊與裝備運抵敘利亞海岸的消息被西方情報部門和媒體曝光後,俄即向世界宣佈將於9月下旬在敘利亞海域展開大規模實彈演習,這些都有效地掩蓋了俄的真實目的和動機。2015年9月8日至12日的空大軍演習和9月14日至20日的“中部-2015”戰略演習,俄借此完成了全部既定軍事部署,而且借機將蘇-30等戰機擊中在俄南部,爾後利用大型機作掩護,經兩伊領空轉場至敘境內。戰前,50餘架戰機全部部署到位。即使到了9月27日,也就是空襲前夕,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採訪時,普京再次否認出兵計畫。

俄軍將武裝分子躲藏掩體炸毀

瞅準時機實施大規模空襲,只給在敘美軍一小時躲避時間。2015年以來,經過四年內戰消耗,敘政府軍從原來30萬人規模下降到一半。截至9月中旬,巴沙爾控制區被壓縮至西北部沿海狹長地帶,而且很多被IS截斷,巴沙爾有可能被趕下地中海。此時,俄通過明斯克停火協議基本結束烏克蘭戰事,俄得以從烏克蘭戰場抽身。另外,在2017年8月,美國與土耳其私下達成在敘利亞建禁飛區的協定,正與歐洲緊急協調敘利亞禁飛區事宜,所以俄必須搶在禁飛區實施之前出兵,以保住巴沙爾政權。2015年9月30日,在俄軍正式開戰前一小時,在巴格達的俄軍派員通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告知俄軍轟炸區域,只留給美軍一個小時的躲避時間。

至少6架圖22M3轟炸機和若干蘇34轟炸機、伊爾78加油機部署在伊朗哈馬丹基地。

俄軍大規模空襲成果顯著。得益于之前有力的情報搜集攻佔,9月30日開戰後,俄軍48小時內連續發動43次空襲,殲滅敘利亞自由軍首要指揮官Lad Al-Deek,後又炸死反對派武裝“伊斯蘭軍”首領紮哈蘭·阿魯什。俄軍僅僅空襲一周,就有1300多自由軍分子繳械投降,占整個自由軍總數六分之一,自由軍陷土崩瓦解之勢。從9 月30日至10月6日,俄戰機共進行了120餘架次作戰飛行,摧毀IS設施80多處。10月10日一10月16日,俄空天軍共執行戰鬥任務394架次,摧毀346個目標,包括46個指揮部和通訊站、6家炸藥生產廠、22個燃料物資庫及272個據點、野戰營等武裝分子聚集區,並在恐怖組織和叛軍陣營中引發大規模逃兵潮,紛紛試圖躲進山林地和居民區。

英國廣播公司發佈的美俄兩國空軍在2015年9月30日至10月5日間的空襲情況對比圖。

俄軍奇襲成功逆轉巴沙爾政權的頹勢,避免巴沙爾政體被推翻。2015年12月15日,美國國務卿克裡與普京會談後表示,美國“不尋求敘利亞政權更迭”,應該“讓敘利亞人民決定敘利亞的未來。”這等於事實上美國放棄了推翻巴沙爾政權的目標,也標誌俄軍的奇襲扭轉了巴沙爾政權的頹勢,避免了其被推翻。(作者:況臘生,國防大學博士後,本文節選自新書《敘利亞戰爭沉思錄——二十一世紀的微型世界戰爭》,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聲明:已發現多家媒體未經授權轉發第一軍情文章。為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管理員開白名單。敬請配合!

現代化的蘇-34 殲擊轟炸機用於精確空地打擊,蘇-24和蘇-25 攻擊機用於空地前沿打擊。地面作戰部隊裝備有 T-90A主戰坦克、BMP-3步戰車、BTR-80輪式步戰車、TOS-1 噴火坦克、152mm 自行榴彈炮等先進武器,除作戰部隊,各類支援力量一應俱全,在俄軍駐紮的機場,週邊有S-300遠端地空導彈和鎧甲S1型彈炮結合的防空系統,還有米-24 武裝直升機提供保護。

俄BMPT坦克支援戰車,俗稱“死亡聯合收割機”,非常適合用於攻堅戰或者巷戰

以軍事演習為名充當“障眼法”。 針對外界的報導和揣測,9月4日普京 表示正在向敘政府軍提供培訓和後勤支援。不準備對敘直接軍事介入。當大批部隊與裝備運抵敘利亞海岸的消息被西方情報部門和媒體曝光後,俄即向世界宣佈將於9月下旬在敘利亞海域展開大規模實彈演習,這些都有效地掩蓋了俄的真實目的和動機。2015年9月8日至12日的空大軍演習和9月14日至20日的“中部-2015”戰略演習,俄借此完成了全部既定軍事部署,而且借機將蘇-30等戰機擊中在俄南部,爾後利用大型機作掩護,經兩伊領空轉場至敘境內。戰前,50餘架戰機全部部署到位。即使到了9月27日,也就是空襲前夕,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採訪時,普京再次否認出兵計畫。

俄軍將武裝分子躲藏掩體炸毀

瞅準時機實施大規模空襲,只給在敘美軍一小時躲避時間。2015年以來,經過四年內戰消耗,敘政府軍從原來30萬人規模下降到一半。截至9月中旬,巴沙爾控制區被壓縮至西北部沿海狹長地帶,而且很多被IS截斷,巴沙爾有可能被趕下地中海。此時,俄通過明斯克停火協議基本結束烏克蘭戰事,俄得以從烏克蘭戰場抽身。另外,在2017年8月,美國與土耳其私下達成在敘利亞建禁飛區的協定,正與歐洲緊急協調敘利亞禁飛區事宜,所以俄必須搶在禁飛區實施之前出兵,以保住巴沙爾政權。2015年9月30日,在俄軍正式開戰前一小時,在巴格達的俄軍派員通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告知俄軍轟炸區域,只留給美軍一個小時的躲避時間。

至少6架圖22M3轟炸機和若干蘇34轟炸機、伊爾78加油機部署在伊朗哈馬丹基地。

俄軍大規模空襲成果顯著。得益于之前有力的情報搜集攻佔,9月30日開戰後,俄軍48小時內連續發動43次空襲,殲滅敘利亞自由軍首要指揮官Lad Al-Deek,後又炸死反對派武裝“伊斯蘭軍”首領紮哈蘭·阿魯什。俄軍僅僅空襲一周,就有1300多自由軍分子繳械投降,占整個自由軍總數六分之一,自由軍陷土崩瓦解之勢。從9 月30日至10月6日,俄戰機共進行了120餘架次作戰飛行,摧毀IS設施80多處。10月10日一10月16日,俄空天軍共執行戰鬥任務394架次,摧毀346個目標,包括46個指揮部和通訊站、6家炸藥生產廠、22個燃料物資庫及272個據點、野戰營等武裝分子聚集區,並在恐怖組織和叛軍陣營中引發大規模逃兵潮,紛紛試圖躲進山林地和居民區。

英國廣播公司發佈的美俄兩國空軍在2015年9月30日至10月5日間的空襲情況對比圖。

俄軍奇襲成功逆轉巴沙爾政權的頹勢,避免巴沙爾政體被推翻。2015年12月15日,美國國務卿克裡與普京會談後表示,美國“不尋求敘利亞政權更迭”,應該“讓敘利亞人民決定敘利亞的未來。”這等於事實上美國放棄了推翻巴沙爾政權的目標,也標誌俄軍的奇襲扭轉了巴沙爾政權的頹勢,避免了其被推翻。(作者:況臘生,國防大學博士後,本文節選自新書《敘利亞戰爭沉思錄——二十一世紀的微型世界戰爭》,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聲明:已發現多家媒體未經授權轉發第一軍情文章。為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管理員開白名單。敬請配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