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7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發佈,“AI賦能”成關鍵字

自從中文互聯網上第一本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發佈, 中國的網路文學已經走過了20年, 而手機閱讀已經有了10年時間的長足發展。

數字閱讀產業從無到有, 已經成長為一個百億規模的市場。

隨著“全民閱讀”連續五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使用者的閱讀方式、閱讀體驗等都有了質的飛躍。 如果說10年前, 數位閱讀行業的關鍵字是電子閱讀器、手機閱讀、數位版權、手機軟體, 10年之後, 智慧化、大資料、智慧推薦、沉浸場景正在成為業界新的發力點。

在這樣的適宜回顧既往、展望未來的時間節點上, 4月13日在杭州開幕的2018中國數字閱讀大會就顯得意義非凡。

大會開幕式上,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長許文彤詳細解讀了新時代全民閱讀發展方向,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司長謝東暉重磅發佈了《2017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 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麥家和著名網路作家天蠶土豆帶來“手機閱讀十年”專題演講, 大會同時評選揭曉了“悅讀中國”年度獎項, 舉辦“全國移動閱讀電子書格式標準聯盟”成立儀式, 並正式啟動2018悅讀中國年。

來自數字出版、文化產業和互聯網新媒體相關企業的近1200位業內人士參加了此次大會,

從行業縱深、轉型發展、跨界合作等方面全方位展現數位閱讀領域的巨大潛能。

中國數字閱讀使用者接近4億, 用戶付費意願持續增長

大會開幕式上,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司長謝東暉發佈了《2017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 白皮書從“政策”、“技術”、“產業”、“用戶”、“展望”五個篇章, 系統回顧了一年以來國家在數字閱讀領域的政策部署、全民閱讀推進情況、技術研發創新方向、用戶閱讀行為習慣以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白皮書》顯示, 2017年數位閱讀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52億, 增長26.7%, 市場集中度也在不斷提高, TOP 3企業總收入和占整個數位閱讀市場規模的70%。 收入模式方面, 訂閱收入依然佔據主導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 電子閱讀器收入的占比較2016年有了3.7倍的提升。 Kindle×咪咕、掌閱iReader等產品帶動了行業電子硬體收入大幅提升。

2017年, 以音訊為主要傳播載體的知識付費服務發展迅速, 成為行業增長點, 而有聲書閱讀市場在此衝擊之下增速下滑,

2017年的市場規模達到40.6億元, 增長率從2016年的48.3%下降到39.7%。 雖然網路原創文學為有聲書創作提供了海量內容源, 但從使用者付費率、內容供給數量等角度看, 中國有聲閱讀市場依然有待開拓。

2017年也是中國數字閱讀市場的“資本元年”, 閱文、掌閱、中國出版、中國科技出版等主流數字閱讀及出版企業成功上市, 資本相繼湧入, 數字閱讀市場備受關注。

2011年, 中國的數字閱讀使用者剛過2億, 而2017年中國數字閱讀使用者已經接近4億, 其中14—35歲青年閱讀用戶占比超過7成, 高中及專科以上學歷占比近9成。 2017年中國人均圖書閱讀數量大幅提升, 其中電子書達到10.1本, 紙質書達到7.5本。

資料同時顯示,使用者願意為電子書付費的意願從2016年的60.3%上升到2017年的63.8%,其中2017年願意為單本電子書支付的平均金額為13.6元,相較於2016年的8.9元增長了52.8%。

經過20年的發展,“全民創作”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中國數字閱讀作者的數量達到了空前的784萬,較2016年增長了30.2%。從創作類型來看,網路原創的占比從2016年的79.7%進一步提升到85%,都是職場、玄幻奇幻、靈異科幻、武俠仙俠、青春校園等類型依然是網路原創的主要題材,二次元、遊戲競技等新的題材依然小眾。

而數位閱讀的繁榮發展,也為影視行業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大量優質作品,文學衍生品成為影視行業的熱門品類。2017年覆蓋人數TOP 10的電視劇中,文學改編就占到了6部,《擇天記》、《歡樂頌2》《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等都是文學改編的成功案例。

“AI賦能”成為2017年關鍵字

不僅數位閱讀產業規模、使用者群體、作者群體都創歷史新高,內容生產方式、閱讀體驗、版權保護等方面,隨著AI、AR等新技術的引入,2017年也可以稱得上是“創新之年”。

在內容生產方式上,“AI賦能”成為2017年的關鍵字。AI將自動將語音轉化成文字,高效捕捉靈感;寫作軟體依據關鍵字自動生成段落,輔助撰寫。AI將根據特定的創作思路,自動輸出文學作品。

在閱讀體驗方面,智慧化也已經有了實際的應用:連接海量優質內容,智慧語音搜索,即刻播放。語音交互可以根據個人偏好進行個人定制,AR /VR/MR技術,提升沉浸式體驗。主流數位閱讀平臺都已經採用智慧推薦體系,不斷優化內容匹配,實現了“千人千面”的內容定制功能,極大優化了使用者接收資訊效率及體驗。

在版權保護方面,版權認證、全網監測、即時取證打造了三位一體“防護網”。國家版權局建立正版版權大資料中心,建構維權依據,切實保障權益人合法權益;對版本資訊傳播路徑、下載脈絡即時監測、捕捉盜版侵權行為;先進技術追溯源頭,鎖定被盜軌跡,固話證據,為追償提供支援。

與此同時,使用者對於電子閱讀、社交推薦、機器朗讀等新技術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超過6成的讀者表示未來將選擇電子閱讀,47.2%的使用者主要依靠社交推薦來選擇電子書,超過9成的讀者可以接受機器朗讀。對於影視改編的影視劇、舞臺劇等,用戶的付費意願也都接近了50%。

《白皮書》還對數位閱讀的未來進行了展望。在未來,數位閱讀的管道分發將更為多元,跨界融合成為必由之路,除了傳統的管道體系,新聞feed流、微信公號、視頻遊戲平臺、衍生品電商等將成為新的內容分發管道。

同時,版權改編也將由粗放式圈地走向精耕細作,IP品牌化運營將成為大勢所趨。版權“漫天喊價”的評估亂象也將得到遏制,在政府指導下,行業協會、版權方、下游企業及獨立協力廠商平臺將共同構建IP評估標準,形成高效有序的交易模式,推動版權交易更加規範化,解決資訊不對稱、重複授權等問題,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本屆大會還揭曉了“2017年度中國十大數位閱讀作品”、“2017年度中國十大數字閱讀專案”、“2017年度中國十大數字閱讀城市”。

十大數位閱讀作品分為數位出版與網路原創兩大類。《人民的名義》、《平原客》以及《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軍事卷)》《復興之路:展品100個故事》《彩虹漢字叢書•觸摸陽光草木(盲文版)》入選數位出版類獲獎作品。《擁抱謊言擁抱你》《望古神話系列》《糖婚》《天工》《大清絲商》入選網路原創獲獎作品。

深圳、南京、海口、杭州、長沙、成都、中山、貴陽、西安、大連榮獲十大數字閱讀城市稱號。據悉,數字閱讀十大城市排名由各城市數字閱讀指數決定,該指數綜合了數字閱讀滲透率、人均圖書流覽量、人均付費數、人均閱讀天數、人均在讀數字閱讀圖書本數5大指標加權計算得出,彰顯著該城市的數字閱讀發展狀況。

成功舉辦四屆,數字閱讀大會已成全民閱讀盛會

本屆大會的8場主題峰會於13日下午在各分會場同時舉行,分別由中國作協網路文學研究院、浙江省作協、咪咕數媒、中青社、科大訊飛、浙大社、浙版集團、天翼文化、聯通沃閱讀、中閱互娛等行業協會及知名企業單位承辦,充分彙聚了專業力量。

峰會主題涵蓋網路文學發展、出版融合、人工智慧、企業閱讀、互聯網內容、泛閱讀、圖書館融合發展、青年文化等前沿熱點問題。

據悉,除8場主題峰會外,本屆大會首次舉辦IP版權峰會,為產業上下游內容創作機構、影視製作機構、節目播出機構搭建互動交流平臺。峰會集中探討了網生文學的精品化打造、IP題材的新風向、IP資料與內容價值等話題,發佈了“‘鶴鳴杯’2018年度IP潛力價值榜”,全方位展示IP的發展方向和優秀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會由咪咕公司承辦,咪咕公司是中國移動旗下音樂、視頻、閱讀、遊戲、動漫數位業務板塊的唯一運營實體,下設咪咕音樂、咪咕視訊、咪咕數媒、咪咕互娛、咪咕動漫五個子公司。其中,咪咕數媒於2009年落戶杭州,2014年12月正式轉型為開展全媒出版、智慧語音、富媒體手機報業務的專業互聯網公司。

自2015年首屆大會成功舉辦後,中國數字閱讀大會永久落戶杭州,作為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抓手,大會在行業內外引起了熱烈反響,已發展成為一年一度的全民閱讀盛會。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資料同時顯示,使用者願意為電子書付費的意願從2016年的60.3%上升到2017年的63.8%,其中2017年願意為單本電子書支付的平均金額為13.6元,相較於2016年的8.9元增長了52.8%。

經過20年的發展,“全民創作”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中國數字閱讀作者的數量達到了空前的784萬,較2016年增長了30.2%。從創作類型來看,網路原創的占比從2016年的79.7%進一步提升到85%,都是職場、玄幻奇幻、靈異科幻、武俠仙俠、青春校園等類型依然是網路原創的主要題材,二次元、遊戲競技等新的題材依然小眾。

而數位閱讀的繁榮發展,也為影視行業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大量優質作品,文學衍生品成為影視行業的熱門品類。2017年覆蓋人數TOP 10的電視劇中,文學改編就占到了6部,《擇天記》、《歡樂頌2》《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等都是文學改編的成功案例。

“AI賦能”成為2017年關鍵字

不僅數位閱讀產業規模、使用者群體、作者群體都創歷史新高,內容生產方式、閱讀體驗、版權保護等方面,隨著AI、AR等新技術的引入,2017年也可以稱得上是“創新之年”。

在內容生產方式上,“AI賦能”成為2017年的關鍵字。AI將自動將語音轉化成文字,高效捕捉靈感;寫作軟體依據關鍵字自動生成段落,輔助撰寫。AI將根據特定的創作思路,自動輸出文學作品。

在閱讀體驗方面,智慧化也已經有了實際的應用:連接海量優質內容,智慧語音搜索,即刻播放。語音交互可以根據個人偏好進行個人定制,AR /VR/MR技術,提升沉浸式體驗。主流數位閱讀平臺都已經採用智慧推薦體系,不斷優化內容匹配,實現了“千人千面”的內容定制功能,極大優化了使用者接收資訊效率及體驗。

在版權保護方面,版權認證、全網監測、即時取證打造了三位一體“防護網”。國家版權局建立正版版權大資料中心,建構維權依據,切實保障權益人合法權益;對版本資訊傳播路徑、下載脈絡即時監測、捕捉盜版侵權行為;先進技術追溯源頭,鎖定被盜軌跡,固話證據,為追償提供支援。

與此同時,使用者對於電子閱讀、社交推薦、機器朗讀等新技術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超過6成的讀者表示未來將選擇電子閱讀,47.2%的使用者主要依靠社交推薦來選擇電子書,超過9成的讀者可以接受機器朗讀。對於影視改編的影視劇、舞臺劇等,用戶的付費意願也都接近了50%。

《白皮書》還對數位閱讀的未來進行了展望。在未來,數位閱讀的管道分發將更為多元,跨界融合成為必由之路,除了傳統的管道體系,新聞feed流、微信公號、視頻遊戲平臺、衍生品電商等將成為新的內容分發管道。

同時,版權改編也將由粗放式圈地走向精耕細作,IP品牌化運營將成為大勢所趨。版權“漫天喊價”的評估亂象也將得到遏制,在政府指導下,行業協會、版權方、下游企業及獨立協力廠商平臺將共同構建IP評估標準,形成高效有序的交易模式,推動版權交易更加規範化,解決資訊不對稱、重複授權等問題,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本屆大會還揭曉了“2017年度中國十大數位閱讀作品”、“2017年度中國十大數字閱讀專案”、“2017年度中國十大數字閱讀城市”。

十大數位閱讀作品分為數位出版與網路原創兩大類。《人民的名義》、《平原客》以及《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軍事卷)》《復興之路:展品100個故事》《彩虹漢字叢書•觸摸陽光草木(盲文版)》入選數位出版類獲獎作品。《擁抱謊言擁抱你》《望古神話系列》《糖婚》《天工》《大清絲商》入選網路原創獲獎作品。

深圳、南京、海口、杭州、長沙、成都、中山、貴陽、西安、大連榮獲十大數字閱讀城市稱號。據悉,數字閱讀十大城市排名由各城市數字閱讀指數決定,該指數綜合了數字閱讀滲透率、人均圖書流覽量、人均付費數、人均閱讀天數、人均在讀數字閱讀圖書本數5大指標加權計算得出,彰顯著該城市的數字閱讀發展狀況。

成功舉辦四屆,數字閱讀大會已成全民閱讀盛會

本屆大會的8場主題峰會於13日下午在各分會場同時舉行,分別由中國作協網路文學研究院、浙江省作協、咪咕數媒、中青社、科大訊飛、浙大社、浙版集團、天翼文化、聯通沃閱讀、中閱互娛等行業協會及知名企業單位承辦,充分彙聚了專業力量。

峰會主題涵蓋網路文學發展、出版融合、人工智慧、企業閱讀、互聯網內容、泛閱讀、圖書館融合發展、青年文化等前沿熱點問題。

據悉,除8場主題峰會外,本屆大會首次舉辦IP版權峰會,為產業上下游內容創作機構、影視製作機構、節目播出機構搭建互動交流平臺。峰會集中探討了網生文學的精品化打造、IP題材的新風向、IP資料與內容價值等話題,發佈了“‘鶴鳴杯’2018年度IP潛力價值榜”,全方位展示IP的發展方向和優秀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會由咪咕公司承辦,咪咕公司是中國移動旗下音樂、視頻、閱讀、遊戲、動漫數位業務板塊的唯一運營實體,下設咪咕音樂、咪咕視訊、咪咕數媒、咪咕互娛、咪咕動漫五個子公司。其中,咪咕數媒於2009年落戶杭州,2014年12月正式轉型為開展全媒出版、智慧語音、富媒體手機報業務的專業互聯網公司。

自2015年首屆大會成功舉辦後,中國數字閱讀大會永久落戶杭州,作為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抓手,大會在行業內外引起了熱烈反響,已發展成為一年一度的全民閱讀盛會。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