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月入400億,獲30億美元融資! 拼多多“0元購”正撬動電商格局!

“0元購”不但能賺錢,

還月入400億!

不是這個世界瘋了,

是我們對賺錢途徑瞭解得太少了!

越罵越瘋狂的拼多多!

兩年零三個月拿下電商老三的位置, 最近再獲騰訊領投的30億美元融資, 拼多多以幾乎夢幻的劇情走完了淘寶、京東苦心經營了十多年才走完的路。

當然在電商進擊的路上, 拼多多一邊迴圈播放著魔音繞梁的廣告曲, 一邊忍受著震耳欲聾的叫駡, 甚至連拼多多冠名的一些節目在重播時都一臉羞澀地隱去了它的宣傳語。

但拼多多的內心是堅強的:他狂由他狂, 明月照大江;他橫任他橫, 清風拂山崗。

錢都賺到口袋裡了, 挨點罵又算得了什麼?

2015年10月成立, 2016年獲騰訊領投, 短短兩年時間, 付費用戶超過3億, 交易額由2016年的360億增加到2017年的1200億。

而拼多多的增長到現在也根本“沒有底線”。

2018年1月, 拼多多的GMV達到匪夷所思的400億(2017年初只有30億), 按這個標準, 拼多多的全年GMV還有可能突破5000億!

5000億GMV意味著什麼?這是天貓2017年GMV(2.1萬億)的四分之一, 差不多是京東2017年GMV(1.3萬)的二分之一。

京東做了6年電商後, GMV才邁過100億大關, 但這個100億的小坎拼多多早已大步邁過去了!

“0元購”怎麼賺錢?

拼多多切入電商時, 推出了一個“內行人”看來LOW到塵土中去的團購模式:0元購。

或者你到現在還是質疑:0元購真的能賺錢嗎?

現在就告訴能, 能!而且能賺很多錢!

“0元購”的基礎是:0元真的能拿到東西, 還是包郵的, 就是過程太勞心勞力了。

比如說, 你在朋友圈發了一個請求幫忙砍價的號令, 剛開始的時候, 朋友們兩肋插刀, 紛紛馳援過來救場, 那時一刀砍下去就能減十幾元不等, 你可能一陣暗爽, 覺得這事拼多多做得特傻。

但是砍到最後, 就在還剩下最後那麼一丟丟的時候, 感覺每一刀都砍在綿花上了, 只能砍掉幾毛甚至幾分錢。

但是吧, 不管過程有多漫長, 最後, 拼多多免費且包郵的貨品是送出去了, 很明顯, 這是一筆賠本的買賣啊——但拼多多不這樣看。

0元購的本質, 就是吸引用戶注意, 為未來的流量變現築好護城河。

就像春節期間我們大家都玩過的支付寶“集五福”活動, 明知最後得不到幾塊錢的我們不是還照樣玩得不亦樂乎?

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拼多多0元團購的操作。

一件500元的商品, 理論在需要1000人以上砍一刀, 200元左右的商業需要300多人砍一刀, 也就是說, 你的人脈越廣, 砍下商品的機會越大。

但機智的你有沒有發現, “0元購”的商品究竟值多少錢?

比如說, 拼多多上標價70元的一款耳釘, 同款在淘寶上的價格可能要低得多。

如果團購成功了, 用10元的成本換來上百的用戶, 即使團購失敗了, 也至少可以換來幾十個用戶。

小本錢換得大流量,拼多多的“0元購”的賺錢邏輯就這樣簡單。

拼多多“成功”在哪裡?

對於拼多多的“成功”,可以總結如下。

其一,拼多多在潛在微信客戶的開發上做到了極致。

這裡的潛在微信客戶包括兩方面,一是指三四線消費市場,二是之前和電商絕緣的群體,比如說,拼多多的出現讓一大批爺爺奶奶輩的用戶對網購樂此不疲。

其二,拼多多在商業模式上最大的革新,是通過社交網路實現了流量變現。

過去的社交電商,追求的是KOL,解決的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但是並沒有解決流量問題;拼多多以團購的方式,通過社交網路實現了流量的裂變和變現,這是其核心價值所在。

其三,行銷的魔力。

不得不說,拼多多太魔性了,這APP有毒!

當上至小歲黃口小兒,下至8旬老太都能熟悉地哼出“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時,你就知道拼多多在行銷方面做得有多成功了。

總之,拼多多適應了社交電商發展的趨勢,在策略上比喜提航母的微商玩得更有品味,在行銷上做到無孔不入,拼多多的大爆發,還是有邏輯可尋的。

拼多多,你成功吸引了老大們的注意!

如今,不向老大打一聲招呼,迎風就長大的拼多多已經成功引起阿裡和京東的注意。

作為電商界的大佬,阿裡自然不會“放任”小弟在自己的地盤搞事:最近阿裡上線了淘寶特價版APP,算是對拼多多的正面回應。

與此同時,京東也於2018年3月正式上線了低價拼團平臺京東拼購,並且以1%的低價傭金誘惑吸引商家入駐。

相對而言,阿裡的體量擺在那裡,拼多多並不能從實質上對阿裡形成威脅。

月光光,心慌慌,這時候最慌的人,應該是京東。

京東3月初發佈的2017全年財報顯示,整個2017財年,京東淨營收同比增長40.3%。

但在本季財報中,京東仍未列出GMV增速,財報發佈當天,京東盤前大跌7%,收跌5.22%,市值蒸發約218億元。

相對拼多多的用戶高速增長,截至2017年年底,京東年度活躍用戶數為2.925億,同比增長29.1%,遠低於去年同期46%增速——按類比的話,同比放緩16.9個百分點。

本來和天貓正面對抗已經很吃力了,防火防盜防流氓時,沒提防拼多多突然從身後超過來了!

當然,拼多多到底還能火多久,其實也很難說。

最大的問題,目前拼多多的品質難以得到完全把控。

資料顯示,目前消費者對拼多多購物的投訴率達到驚人的13%,這個資料甚至超過了當年淘寶8.6%投訴率的峰值——也許,可能不需要別人動手,拼多多從內部就開始垮掉了?

正如拼多多方面說的:“正在全面整頓規範拼多多平臺,加強入駐商家產品品質監管,到最後拼多多能做多大,都是消費者說了算”。

也至少可以換來幾十個用戶。

小本錢換得大流量,拼多多的“0元購”的賺錢邏輯就這樣簡單。

拼多多“成功”在哪裡?

對於拼多多的“成功”,可以總結如下。

其一,拼多多在潛在微信客戶的開發上做到了極致。

這裡的潛在微信客戶包括兩方面,一是指三四線消費市場,二是之前和電商絕緣的群體,比如說,拼多多的出現讓一大批爺爺奶奶輩的用戶對網購樂此不疲。

其二,拼多多在商業模式上最大的革新,是通過社交網路實現了流量變現。

過去的社交電商,追求的是KOL,解決的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但是並沒有解決流量問題;拼多多以團購的方式,通過社交網路實現了流量的裂變和變現,這是其核心價值所在。

其三,行銷的魔力。

不得不說,拼多多太魔性了,這APP有毒!

當上至小歲黃口小兒,下至8旬老太都能熟悉地哼出“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時,你就知道拼多多在行銷方面做得有多成功了。

總之,拼多多適應了社交電商發展的趨勢,在策略上比喜提航母的微商玩得更有品味,在行銷上做到無孔不入,拼多多的大爆發,還是有邏輯可尋的。

拼多多,你成功吸引了老大們的注意!

如今,不向老大打一聲招呼,迎風就長大的拼多多已經成功引起阿裡和京東的注意。

作為電商界的大佬,阿裡自然不會“放任”小弟在自己的地盤搞事:最近阿裡上線了淘寶特價版APP,算是對拼多多的正面回應。

與此同時,京東也於2018年3月正式上線了低價拼團平臺京東拼購,並且以1%的低價傭金誘惑吸引商家入駐。

相對而言,阿裡的體量擺在那裡,拼多多並不能從實質上對阿裡形成威脅。

月光光,心慌慌,這時候最慌的人,應該是京東。

京東3月初發佈的2017全年財報顯示,整個2017財年,京東淨營收同比增長40.3%。

但在本季財報中,京東仍未列出GMV增速,財報發佈當天,京東盤前大跌7%,收跌5.22%,市值蒸發約218億元。

相對拼多多的用戶高速增長,截至2017年年底,京東年度活躍用戶數為2.925億,同比增長29.1%,遠低於去年同期46%增速——按類比的話,同比放緩16.9個百分點。

本來和天貓正面對抗已經很吃力了,防火防盜防流氓時,沒提防拼多多突然從身後超過來了!

當然,拼多多到底還能火多久,其實也很難說。

最大的問題,目前拼多多的品質難以得到完全把控。

資料顯示,目前消費者對拼多多購物的投訴率達到驚人的13%,這個資料甚至超過了當年淘寶8.6%投訴率的峰值——也許,可能不需要別人動手,拼多多從內部就開始垮掉了?

正如拼多多方面說的:“正在全面整頓規範拼多多平臺,加強入駐商家產品品質監管,到最後拼多多能做多大,都是消費者說了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