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慶陽:山區鄉郵員趙元瑞40萬公里愛心傳遞路 14年繞地球10圈 30萬郵件投遞無差錯

印象慶陽網訊 他在鄉郵崗位上已經奔波了5100多個日月星辰, 往返行程40多萬公里, 等於繞地球赤道10圈還多。 騎壞了4輛自行車, 3輛摩托車, 投遞各類郵件30多萬件無差錯, 零投訴。 他把扶貧作為郵政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傾情幫扶, 自己掏了多少, 他自己也算不清。 他把孤寡老人當親人, 使他們安度晚年, 享受天倫……他不是勞模, 不是先進, 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卻豎起了一塊永恆的碑。 他就是華池縣城壕鎮鄉郵員趙元瑞。

14年30多萬件投遞無差錯零投訴

2004年10月, 18歲的趙元瑞穿上了綠色的制服, 騎上了投遞自行車。 成為華池縣悅樂郵政支局一名光榮的郵政工作者。

用趙元瑞的話說, 要投遞無差錯, 首先得做到分揀準確無差錯。 初入行時, 為了做好郵件分類工作, 他每天起早睡晚, 翻閱有關郵政業務知識, 利用閒置時間苦練郵件分揀功。 晚上11點多了, 分發室的燈光還亮著,

早晨六點燈光又準時被打開。 他把分揀好的報刊郵件分好又收起來, 一次又一次重新分揀。 經過整整一周時間的苦練, 區別段道分揀速度飛速提升, 做到了零差錯。 同時, 他又打開網上即時地圖, 將悅樂鎮的行政區劃和各村組的地理位置熟記於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投送和實際距離測量, 全鎮的山山峁峁, 溝溝岔岔和里程都裝進了他的腦袋。 人們稱他是悅樂的“活地圖”。

悅樂鎮面積165平方公里, 14個行政村, 83個村民小組。 作為悅樂鎮唯一的鄉郵員, 他不但負責各機關單位、學校、油田井區的郵件投送任務, 更擔任著14個行政村、83個自然村的投遞工作。 他每出一次班都要用一整天的時間, 能走多少路連他自己也難以說清楚。

剛做鄉郵員時發生的一件事, 使趙元瑞深刻地認識到, 穿上郵遞員這身綠制服不僅是一種神氣, 肩負著的更是一份責任, 一份信任。 在一次投遞中, 自行車壞在了半路上, 無奈之下, 他委託一個熟人順路捎了一份報紙到10公里外的村子。 他本以為這是一件小事,

可後來這個村的支書對她說:“小趙, 以後報紙遲送一半天不要緊, 但不要讓人捎帶, 一捎帶報紙就少了, 甚至沒了。 報紙對咱這窮山溝有大用場。 ”這位村支書話語雖然溫和, 但卻象一塊石頭一樣砸在了他的心裡。

從此, 趙元瑞不管路有多遠,

不管自己有多大的困難, 他都要將所有的郵件準確、及時地親手送交投遞點。 2005年臘二十八, 人們都已沉浸在年味兒裡了。 中午時分, 又有一大撥郵件被送到了支局。 除了報刊之外, 大部分是外地打工者給家裡發的年貨, 最遠的是悅樂鎮肖掌村, 單程達23公里。 趙元瑞冒著雪花送完街道機關單位郵件之後已到下午兩點多。 這時天氣突變, 大風卷著鵝毛大雪打得人臉頰生疼, 山間道路寸步難行。 但責任心促使他推著車子爬坡翻溝, 一跌三爬, 將一個個村子的郵件送到收件人的手中。 在前往肖章村的路上, 他已經人困馬乏, 乾脆丟下自行車, 卸下郵包, 徒步前往。 當他敲開收件人的家門遞上郵件時, 看到的是一雙驚喜和感激的眼晴。 那天,趙元瑞帶著滿身的泥水回到單位時,已是晚上十一點多鐘了。

地址不詳等原因造成死信是常有的事。在趙元瑞手中遇到這樣的郵件,絕不輕易退回原址。一次,一封從新疆發來的只注明是悅樂鎮和收件人乳名的郵件。按照規定,他完全可以將此郵件退回原址。但看到這個郵件,趙元瑞起初以為是鎮政府或者是機關單位的那位元工作人員。但一個下午,查找了所有機關單位後,並沒有這個人。接著他又踏訪街道個體戶和居民。一連兩天,均沒有找到這個人。但趙元瑞並不灰心。他又帶著郵件打問各個村組,整整三天時間,終於在馬登原找到了收件人。收件人收到郵件後,激動地熱淚盈眶。他解釋說,這是他的叔父,當年跟隨王震解放新疆時離開華池,走後再也沒有了音信。大家都以為叔父犧牲了,沒有想到叔父退役後留在了新疆,終身未娶。現在年已90多歲,他十分想念家鄉,想念家人,但由於年邁而行動不便,不能回來,想要他們去一趟新疆。這件事情在趙元瑞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浪。一封信對於一個人來說,竟然如此重要。在以後的投遞中,凡遇到類似信件,他都要千方百計的尋找收件人。十幾年來,在他的努力下,130多封死件變活,準確的投送到了收件人的手中。

多年來,趙元瑞成了郵路上的報時鳥。每天路過,人們都知道是什麼時間了,該做飯了,該下地了,該趕羊出山了……也正是由於他的真誠服務,贏得了群眾的信賴。每到後季報刊大收訂時間,不等小趙開口,就有人主動找上門訂閱。有一位用戶沒見到趙元瑞,乾脆將訂單和訂報款托人帶到鎮上讓他代辦訂閱。也正是由於如此,他每年的私人報刊訂閱量都在全縣鄉鎮前列。

2009年10月,縣局看到趙元瑞的確是個能夠獨當一面,責任心強的好小夥兒,就把城壕鎮郵政所交給他經營。城壕鎮位於子午嶺林緣區,這裡12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絕大多數地處連綿的高山區,道路崎嶇,他每天往返丈量過的郵路總里程達100多公里。而這裡除過鄉鎮的機關單位,僅油田駐城壕鎮的臨時和長期單位多達數十個。服務範圍大,業務量繁重。所裡只有他一個人,投送、正常郵政營業、報刊收訂、各類經營業務和郵政儲蓄代辦業務都要他來完成。這對於幾年來只搞過投遞工作的趙元瑞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為了加快投遞速度,提升服務品質,他手把手給妻子教會了各種業務的代辦程式和方法,妻子有空時就成了他的得力幫手。鄉親們親切的稱呼趙元瑞的妻子是城壕鎮郵電所的“編外職工”。趙元瑞勤奮而又扎實的工作,使投遞業務不但做到了自參加工作以來無差錯,而且實現了“零投訴”。

群眾的急需就是他的服務

在十幾年的郵政工作中,趙元瑞把群眾所急需的事情當做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來完成。在他工作過的地方,留下了他幫助群眾的諸多感人故事。

2013年12月的一天,趙元瑞送完郵件返回途中遇到定漢村李安國夫婦騎摩托車回家路上,和一輛違章的雙橋車肇事,車主駕車逃逸,造成李安國小腿骨折,妻子大面積皮外擦傷,現場慘烈。李安國夫婦被扔在路上無人救助。趙元瑞立即停下來邊救助,邊第一時間呼叫“120”急救車輛,攔擋過往群眾參與到救助行列,並安排當地群眾王經偉騎摩托車追逃逸車輛。急救車趕來後,他又陪同李安國夫婦來到華池縣人民醫院,跑前跑後辦理住院手續,並墊付住院費3千元。安排好一切後,他又電話聯繫傷者親屬,使親屬很快來到醫院,並叮嚀他們注意及時和醫生溝通,做好陪護工作。由於救助得當,使受傷者及時得到了治療。李安國夫婦出院後,給趙元瑞送來了“危難之中見真情,綠衣天使為人民”的大紅錦旗以表示感謝。

將服務做到家,讓群眾感到真誠,感到安全,感到溫暖。2016年5月的一天,轄區李某在悅樂郵政儲蓄銀行辦理郵政卡,加辦外地電話開通手機銀行,又回城壕信用社取現金1.88萬元存入郵政卡。下午,李某的同事無意間和趙元瑞聊天說到該李的異常現象。趙元瑞職業習慣第一反應是李某可能遭受電信詐騙。趙元瑞立即給李某打電話詢問今天辦卡事由,李某答覆是給女兒轉款之用。趙元瑞讓其到城壕郵政所查一下卡上錢是否存在。卻遭到拒絕。第二天見到李某女兒,問其是否收到父親的轉款時被問得莫名其妙。他越是感到事情的蹊蹺,立即騎摩托車趕到悅樂郵政儲蓄銀行查到李某加辦手機銀行的電話號碼屬地是北京,帳面僅剩10元。中午,李某又借來同事兩萬元,拿到城壕郵政自動存款機上操作。趙元瑞說什麼也攔擋不住的情況下立即悄悄讓妻子趕快報警並想法聯繫李某家人。他藉故幫其存款,故意輸入錯誤帳號等辦法以拖延時間。公安幹警和李某的兒子先後趕來,才避免了李某的財產進一步遭受損失。隔日,李某和家人帶著禮品來到郵政所請趙元瑞吃飯以示感謝時,被他婉言謝絕。

趙元瑞用溫馨而貼心的服務,感動了群眾,感動了諸多客戶。牛家原村溫咀組黃大爺,需要辦理一筆定期存款業務,但由於數額較大,必須到悅樂鎮郵政儲蓄銀行親自辦理。趙元瑞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來到黃大爺家裡,把他接到悅樂鎮,辦理完業務之後,又送回家裡。像這樣接送儲戶的做法已經是趙元瑞的常態工作。由於他的精誠服務,感動了群眾,也使群眾感到郵政儲蓄的安全性,紛紛找他,將錢存到了郵政銀行。餘家砭村和定漢村兩戶群眾分別一次性存儲定期19萬元和23萬元。

憑著對職業的無比熱愛,趙元瑞所想的,就是如何做好服務。他也用實際行動印證了自己的信條:服務貼心了,群眾自然會有一桿秤。趙元瑞的投遞車被群眾形象地稱為“購貨車”。山裡村民們的生活必需品都要到較遠的地方,甚至要到縣城去採購。趙元瑞主動承擔起了幫村民捎帶貨物和日用品物品義務,他的摩托車一年四都被馱得滿滿當當。山裡路不好,機動車少,村民有急難事,他的摩托車就派上了用場。他的摩托又被群眾稱為“救急車”。2012年秋季的一天,趙元瑞出班剛回來,城壕鎮醫院突然打來電話,說火連灣村的張明海老人因高血壓暈倒,病情很嚴重,讓他通知其家人。他二話沒說,騎上摩托車到十幾裡外的火連灣村帶上老人的兒子連夜趕到鄉醫院。又幫著把病人送到縣醫院及時得到了治療。因為每天都要走村串戶投遞,村民們就讓趙元瑞幫忙辦辦理瑣碎事務,他的摩托還被群眾形象地稱為“萬事幫”。有繳電話費的、有還貸款的、有買煙酒的、有買藥請大夫的、有給單位和學校捎帶辦公用品的。為了把村民委託的事情辦好,他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把各家各戶委託的事情詳細記錄下來。有時一個本子不到兩個月就被用完。

這些年來,趙元瑞每年都要慷慨解囊,在不多的工資中,為幾名生活困難的孩子資助學習用品,多多少少為孩子們解決一點燃眉之急。他的捐助顯得是那樣的實在,幫助得是那樣的及時,無不令人感動。

用心用情的服務,使趙元瑞換來了顯著的工作成效。從2009年他到城壕以來,所裡代辦的定期存款平均年儲蓄額達到156萬元,活期存款額達360萬元。成為全縣郵政系統個人代辦攬儲量的佼佼者,郵政業務量完成情況也成為全縣第一。

扶貧路上郵政人不可缺位

銷售農資是趙元瑞經營的一個主要項目。他不但把這項業務能夠做大做活,更把這項業務作為郵政幫扶群眾脫貧的一個突破口來做。

為了讓群眾放心地使用郵政所的肥料,2015年,趙元瑞自己支付所有費用,在城壕村轉嘴子組、定漢村新和坪組,太陽村大莊組親自耕種了三畝試驗田。他和農民協議,收穫了歸農民,歉收了趙元瑞自己賠償。他從耕地、施肥、覆膜、下種到田間管理都做到親歷親為。經過辛勤勞作,收穫時嚴格測算,畝產達到650多公斤,比其他農資種植的田塊高出足足100多公斤,使農民從試驗田裡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今年2月,春節剛過,趙元瑞為了更大面積的推進郵政農資的推廣使用,他積極爭取縣局,邀請廠家,舉辦了300多名群眾參加的春季農用物資訂貨會,向社會深入宣傳郵政農用物資、服務宗旨和服務專案,僅貧困戶就一次性訂購肥料50多噸。

春天是農民播種希望的季節,也是趙元瑞幫扶“三農”的關鍵季節。每天從所裡出發時,必須用摩托車帶上幾袋種子、肥料和一疊農資的使用說明等宣傳材料,載上他對群眾的滿腔熱情,載著農民的希望走村串戶。每走進一個農戶,他總要幫助群眾謀劃當年的種植計畫,認真地告訴農戶郵政服務“三農”的宗旨,讓農民真正瞭解郵政服務的可靠與真誠。為了確實將幫扶做到位,便於為群眾捎帶農資和生活用品,2015年7月,他貸款買了一輛越野車。火連灣村馮支書感動地說:“小趙把事情做到如此地步,我們還有啥理由不相信郵政服務呢?前幾年,我們被社會上的假農資害苦了。現在我們就認准了郵政所的農資”。

在做好面上服務的同時,關注貧困戶、五保戶是趙元瑞服務的又一重點。他經過和鎮上、村上對接,入戶調查等多種形式,掌握的真正需要幫助的群眾,給他們發放農資供應優惠卡,每年都要給困難群眾零差價提供部分農資。今年到三月初,僅為困難群眾提供零差價化肥一項就達50多噸,這就意味著趙元瑞自己少收入1萬多元。

趙元瑞從小家裡困難,看到貧困戶,他心裡就不由得產生一種深切的同情感。在郵政所的營業室,懸掛著火連灣村張明海和張明龍兩位老人贈給趙元瑞的“郵政金大地肥料心中為民著想,送貨上門進萬家”的大紅錦旗。張明海老人妻子多年前去世,帶著兩個孩子艱苦度日。趙元瑞免費送去三袋肥料,並將自己的一點積蓄拿出兩千元借給張明海幫助孩子成家。香山原村張培聰一家六口,三個孩子分別上大學和中學。中原村石俊長一家七口,兩位老人常年有病,妻子風濕病,高血壓,三個孩子上學。兩家人是典型的貧困戶。趙元瑞將這兩戶作為自己的聯繫戶,聯繫鄉村為他們享受了低保,並堅持長期幫扶,免費送去肥料、種子,春幫種秋幫收。每次投遞郵件路過,都要去他們家裡噓寒問暖,幫助解決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困難。

趙元瑞把根深深地紮進城壕幹部群眾和鄉民們的心中,群眾也離不開他。去年,縣上對鄉郵員對調輪崗,趙元瑞被調到悅樂郵政支局。他剛到悅樂,縣局就接到城壕鎮群眾的請願電話,紛紛要求將趙元瑞調回城壕,他們就相信趙元瑞。林場主要領導也代表民意,找到縣局一把手,要求趙元瑞回到城壕工作。趙元瑞在悅樂僅半年又回原崗位。

採訪結束時,幾名群眾聞訊趕來向筆者爭相述說趙元瑞為他們服務的點點滴滴事蹟。從他們的眼神裡,使筆者感到趙元瑞在他們心目中的分量,更體會到趙元瑞與他們建立起的血濃於水的深情厚誼。

撰稿/攝影 徐向釗

那天,趙元瑞帶著滿身的泥水回到單位時,已是晚上十一點多鐘了。

地址不詳等原因造成死信是常有的事。在趙元瑞手中遇到這樣的郵件,絕不輕易退回原址。一次,一封從新疆發來的只注明是悅樂鎮和收件人乳名的郵件。按照規定,他完全可以將此郵件退回原址。但看到這個郵件,趙元瑞起初以為是鎮政府或者是機關單位的那位元工作人員。但一個下午,查找了所有機關單位後,並沒有這個人。接著他又踏訪街道個體戶和居民。一連兩天,均沒有找到這個人。但趙元瑞並不灰心。他又帶著郵件打問各個村組,整整三天時間,終於在馬登原找到了收件人。收件人收到郵件後,激動地熱淚盈眶。他解釋說,這是他的叔父,當年跟隨王震解放新疆時離開華池,走後再也沒有了音信。大家都以為叔父犧牲了,沒有想到叔父退役後留在了新疆,終身未娶。現在年已90多歲,他十分想念家鄉,想念家人,但由於年邁而行動不便,不能回來,想要他們去一趟新疆。這件事情在趙元瑞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浪。一封信對於一個人來說,竟然如此重要。在以後的投遞中,凡遇到類似信件,他都要千方百計的尋找收件人。十幾年來,在他的努力下,130多封死件變活,準確的投送到了收件人的手中。

多年來,趙元瑞成了郵路上的報時鳥。每天路過,人們都知道是什麼時間了,該做飯了,該下地了,該趕羊出山了……也正是由於他的真誠服務,贏得了群眾的信賴。每到後季報刊大收訂時間,不等小趙開口,就有人主動找上門訂閱。有一位用戶沒見到趙元瑞,乾脆將訂單和訂報款托人帶到鎮上讓他代辦訂閱。也正是由於如此,他每年的私人報刊訂閱量都在全縣鄉鎮前列。

2009年10月,縣局看到趙元瑞的確是個能夠獨當一面,責任心強的好小夥兒,就把城壕鎮郵政所交給他經營。城壕鎮位於子午嶺林緣區,這裡12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絕大多數地處連綿的高山區,道路崎嶇,他每天往返丈量過的郵路總里程達100多公里。而這裡除過鄉鎮的機關單位,僅油田駐城壕鎮的臨時和長期單位多達數十個。服務範圍大,業務量繁重。所裡只有他一個人,投送、正常郵政營業、報刊收訂、各類經營業務和郵政儲蓄代辦業務都要他來完成。這對於幾年來只搞過投遞工作的趙元瑞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為了加快投遞速度,提升服務品質,他手把手給妻子教會了各種業務的代辦程式和方法,妻子有空時就成了他的得力幫手。鄉親們親切的稱呼趙元瑞的妻子是城壕鎮郵電所的“編外職工”。趙元瑞勤奮而又扎實的工作,使投遞業務不但做到了自參加工作以來無差錯,而且實現了“零投訴”。

群眾的急需就是他的服務

在十幾年的郵政工作中,趙元瑞把群眾所急需的事情當做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來完成。在他工作過的地方,留下了他幫助群眾的諸多感人故事。

2013年12月的一天,趙元瑞送完郵件返回途中遇到定漢村李安國夫婦騎摩托車回家路上,和一輛違章的雙橋車肇事,車主駕車逃逸,造成李安國小腿骨折,妻子大面積皮外擦傷,現場慘烈。李安國夫婦被扔在路上無人救助。趙元瑞立即停下來邊救助,邊第一時間呼叫“120”急救車輛,攔擋過往群眾參與到救助行列,並安排當地群眾王經偉騎摩托車追逃逸車輛。急救車趕來後,他又陪同李安國夫婦來到華池縣人民醫院,跑前跑後辦理住院手續,並墊付住院費3千元。安排好一切後,他又電話聯繫傷者親屬,使親屬很快來到醫院,並叮嚀他們注意及時和醫生溝通,做好陪護工作。由於救助得當,使受傷者及時得到了治療。李安國夫婦出院後,給趙元瑞送來了“危難之中見真情,綠衣天使為人民”的大紅錦旗以表示感謝。

將服務做到家,讓群眾感到真誠,感到安全,感到溫暖。2016年5月的一天,轄區李某在悅樂郵政儲蓄銀行辦理郵政卡,加辦外地電話開通手機銀行,又回城壕信用社取現金1.88萬元存入郵政卡。下午,李某的同事無意間和趙元瑞聊天說到該李的異常現象。趙元瑞職業習慣第一反應是李某可能遭受電信詐騙。趙元瑞立即給李某打電話詢問今天辦卡事由,李某答覆是給女兒轉款之用。趙元瑞讓其到城壕郵政所查一下卡上錢是否存在。卻遭到拒絕。第二天見到李某女兒,問其是否收到父親的轉款時被問得莫名其妙。他越是感到事情的蹊蹺,立即騎摩托車趕到悅樂郵政儲蓄銀行查到李某加辦手機銀行的電話號碼屬地是北京,帳面僅剩10元。中午,李某又借來同事兩萬元,拿到城壕郵政自動存款機上操作。趙元瑞說什麼也攔擋不住的情況下立即悄悄讓妻子趕快報警並想法聯繫李某家人。他藉故幫其存款,故意輸入錯誤帳號等辦法以拖延時間。公安幹警和李某的兒子先後趕來,才避免了李某的財產進一步遭受損失。隔日,李某和家人帶著禮品來到郵政所請趙元瑞吃飯以示感謝時,被他婉言謝絕。

趙元瑞用溫馨而貼心的服務,感動了群眾,感動了諸多客戶。牛家原村溫咀組黃大爺,需要辦理一筆定期存款業務,但由於數額較大,必須到悅樂鎮郵政儲蓄銀行親自辦理。趙元瑞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來到黃大爺家裡,把他接到悅樂鎮,辦理完業務之後,又送回家裡。像這樣接送儲戶的做法已經是趙元瑞的常態工作。由於他的精誠服務,感動了群眾,也使群眾感到郵政儲蓄的安全性,紛紛找他,將錢存到了郵政銀行。餘家砭村和定漢村兩戶群眾分別一次性存儲定期19萬元和23萬元。

憑著對職業的無比熱愛,趙元瑞所想的,就是如何做好服務。他也用實際行動印證了自己的信條:服務貼心了,群眾自然會有一桿秤。趙元瑞的投遞車被群眾形象地稱為“購貨車”。山裡村民們的生活必需品都要到較遠的地方,甚至要到縣城去採購。趙元瑞主動承擔起了幫村民捎帶貨物和日用品物品義務,他的摩托車一年四都被馱得滿滿當當。山裡路不好,機動車少,村民有急難事,他的摩托車就派上了用場。他的摩托又被群眾稱為“救急車”。2012年秋季的一天,趙元瑞出班剛回來,城壕鎮醫院突然打來電話,說火連灣村的張明海老人因高血壓暈倒,病情很嚴重,讓他通知其家人。他二話沒說,騎上摩托車到十幾裡外的火連灣村帶上老人的兒子連夜趕到鄉醫院。又幫著把病人送到縣醫院及時得到了治療。因為每天都要走村串戶投遞,村民們就讓趙元瑞幫忙辦辦理瑣碎事務,他的摩托還被群眾形象地稱為“萬事幫”。有繳電話費的、有還貸款的、有買煙酒的、有買藥請大夫的、有給單位和學校捎帶辦公用品的。為了把村民委託的事情辦好,他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把各家各戶委託的事情詳細記錄下來。有時一個本子不到兩個月就被用完。

這些年來,趙元瑞每年都要慷慨解囊,在不多的工資中,為幾名生活困難的孩子資助學習用品,多多少少為孩子們解決一點燃眉之急。他的捐助顯得是那樣的實在,幫助得是那樣的及時,無不令人感動。

用心用情的服務,使趙元瑞換來了顯著的工作成效。從2009年他到城壕以來,所裡代辦的定期存款平均年儲蓄額達到156萬元,活期存款額達360萬元。成為全縣郵政系統個人代辦攬儲量的佼佼者,郵政業務量完成情況也成為全縣第一。

扶貧路上郵政人不可缺位

銷售農資是趙元瑞經營的一個主要項目。他不但把這項業務能夠做大做活,更把這項業務作為郵政幫扶群眾脫貧的一個突破口來做。

為了讓群眾放心地使用郵政所的肥料,2015年,趙元瑞自己支付所有費用,在城壕村轉嘴子組、定漢村新和坪組,太陽村大莊組親自耕種了三畝試驗田。他和農民協議,收穫了歸農民,歉收了趙元瑞自己賠償。他從耕地、施肥、覆膜、下種到田間管理都做到親歷親為。經過辛勤勞作,收穫時嚴格測算,畝產達到650多公斤,比其他農資種植的田塊高出足足100多公斤,使農民從試驗田裡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今年2月,春節剛過,趙元瑞為了更大面積的推進郵政農資的推廣使用,他積極爭取縣局,邀請廠家,舉辦了300多名群眾參加的春季農用物資訂貨會,向社會深入宣傳郵政農用物資、服務宗旨和服務專案,僅貧困戶就一次性訂購肥料50多噸。

春天是農民播種希望的季節,也是趙元瑞幫扶“三農”的關鍵季節。每天從所裡出發時,必須用摩托車帶上幾袋種子、肥料和一疊農資的使用說明等宣傳材料,載上他對群眾的滿腔熱情,載著農民的希望走村串戶。每走進一個農戶,他總要幫助群眾謀劃當年的種植計畫,認真地告訴農戶郵政服務“三農”的宗旨,讓農民真正瞭解郵政服務的可靠與真誠。為了確實將幫扶做到位,便於為群眾捎帶農資和生活用品,2015年7月,他貸款買了一輛越野車。火連灣村馮支書感動地說:“小趙把事情做到如此地步,我們還有啥理由不相信郵政服務呢?前幾年,我們被社會上的假農資害苦了。現在我們就認准了郵政所的農資”。

在做好面上服務的同時,關注貧困戶、五保戶是趙元瑞服務的又一重點。他經過和鎮上、村上對接,入戶調查等多種形式,掌握的真正需要幫助的群眾,給他們發放農資供應優惠卡,每年都要給困難群眾零差價提供部分農資。今年到三月初,僅為困難群眾提供零差價化肥一項就達50多噸,這就意味著趙元瑞自己少收入1萬多元。

趙元瑞從小家裡困難,看到貧困戶,他心裡就不由得產生一種深切的同情感。在郵政所的營業室,懸掛著火連灣村張明海和張明龍兩位老人贈給趙元瑞的“郵政金大地肥料心中為民著想,送貨上門進萬家”的大紅錦旗。張明海老人妻子多年前去世,帶著兩個孩子艱苦度日。趙元瑞免費送去三袋肥料,並將自己的一點積蓄拿出兩千元借給張明海幫助孩子成家。香山原村張培聰一家六口,三個孩子分別上大學和中學。中原村石俊長一家七口,兩位老人常年有病,妻子風濕病,高血壓,三個孩子上學。兩家人是典型的貧困戶。趙元瑞將這兩戶作為自己的聯繫戶,聯繫鄉村為他們享受了低保,並堅持長期幫扶,免費送去肥料、種子,春幫種秋幫收。每次投遞郵件路過,都要去他們家裡噓寒問暖,幫助解決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困難。

趙元瑞把根深深地紮進城壕幹部群眾和鄉民們的心中,群眾也離不開他。去年,縣上對鄉郵員對調輪崗,趙元瑞被調到悅樂郵政支局。他剛到悅樂,縣局就接到城壕鎮群眾的請願電話,紛紛要求將趙元瑞調回城壕,他們就相信趙元瑞。林場主要領導也代表民意,找到縣局一把手,要求趙元瑞回到城壕工作。趙元瑞在悅樂僅半年又回原崗位。

採訪結束時,幾名群眾聞訊趕來向筆者爭相述說趙元瑞為他們服務的點點滴滴事蹟。從他們的眼神裡,使筆者感到趙元瑞在他們心目中的分量,更體會到趙元瑞與他們建立起的血濃於水的深情厚誼。

撰稿/攝影 徐向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