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萬人才過海峽不畏前路寫春秋 追夢海南闖天涯

瓊州海峽碧藍的海水, 盛滿了一代人的青春, 闖海人的青春。

那是1988年,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的消息傳遍全國, 無數年輕人的激情和夢想由此點燃, 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啟程南下來到海南。

這便是載入海南發展歷史的壯舉——十萬人才過海峽。

如今, 30年過去, 曾經的故事已經化為傳奇, 而留下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則早已融進這片土地, 滋養著一批又一批新的海南人。

“走, 到海南去”

1988年以前, 似乎很少人知道海南。

那時仍在山東老家的馮磊, 只是聽到廣播裡不間斷播放著關於海南的消息:海南將建省辦經濟特區,

比深圳還特的特區, 那裡是紅色娘子軍的故鄉, 那裡有五指山萬泉河……這樣簡單的消息激發了馮磊心中無限的憧憬。

彼時馮磊並不知道海南在哪裡, 只知道要先到廣州, 再到湛江, 然後過海。 帶著這樣簡單的認知, 馮磊啟程了, 一路向南, “去找紅色娘子軍的故鄉”。

這年5月, 在海南大學校長林亞瑉的邀請下, 時年55歲的周偉民偕同妻子唐玲玲, 懷揣史學夢, 也踏上了前往海南的旅程。

這之前, 借著一次學術會議, 唐玲玲第一次接觸了海南, 在這裡她切實體悟到了蘇東坡詩句的深意, “我本儋耳人, 寄生西蜀州”。 也由此愛上了海南, 結緣海南。

周偉民唐玲玲由此開啟了海南生活, 一方面為海南大學文學院創辦不辭辛勞,

一方面致力於海南歷史文化研究。

不僅是他們, 據統計, 到1989年底, 海南大學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學骨幹達到197人, 他們為新海大的組建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989年, 拿著大學畢業證的李少君, 不顧家人的反對, 隻身來到海南。 口中詩句輕吟:沒有駱駝也要看海去……當真的看到大海, 李少君的心靈滿是震撼。 漫步海邊沙灘, 不由自主唱起了崔健的歌, “你問我要去向何方, 我指著大海的方向”。

那個時代, 海南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磁鐵, 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有志青年, 而他們也有了一個共同的稱謂:闖海人。

據統計, 到1985年, 海南全島高級工程師、副教授以上的高級科技人才僅107人。 隨著“十萬人才過海峽”的大潮, 1987年8月至1988年4月, 不到一年的時間,

海南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就收到來信和接待來訪18萬餘人次。 1987至1992年間, 進入海南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 以及非公有制企業和自主創業的人才就高達8萬人以上。

這些人才解決了海南的發展燃眉之急, 更為海南的新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特區精神滋養海南

與十萬人才過海峽緊密相連的記憶是海口人民公園旁, 那段長10余米的牆壁, 上面貼滿了各色自薦書、各類招聘資訊……這塊區域被稱為“三角池”, 那牆便是“闖海牆”。

歷經一周奔波的馮磊也曾在“闖海牆”前駐足。 在等待近一個月後, 馮磊選擇去了瓊海。 他在瓊海見到了紅色娘子軍雕像, 也在當地農場找到了一份工作, 從此紮根海南。

也有不太幸運的, 馮磊依然記得,

有位來自北方的大學年輕老師在“闖海牆”前待了近兩個月沒有找到工作, 身上帶的300多元錢花完後, 為了生存, 只得支起小攤做煎餅。

“可那個年代, 人們的血液裡沒有怕, 滿是激情。 ”如今回想, 馮磊依然心有戚戚。

多年後, 在一個紀錄片裡, 李少君再次回到東湖畔, 昔日的面貌已然不見, 物是人非。 然而昔日的詩句依然記得, “沒有駱駝也要看海去, 可駱駝卻帶我來到了沙漠……”還未吟完, 他眼眶已經濕潤。

現在, 海口正在東湖畔打造建省紀念園廣場, 一面青磚色的“闖海牆”將複建, 牆上會以30年時間為線索, 串聯起具有闖海文化歷史的記憶帶。

海南省闖海人協會秘書長王予有些激動, 這面牆濃縮的是一代闖海人的記憶, 一代闖海人的拼搏,

更是一代闖海人情感的寄託。

曾經的那一代人, 有的走了, 有的留下了。 在留下的人看來, 闖海人特有的精神氣質早已紮根海南。

海南作家陸勝平的長篇小說《海南往事》中, 人們看到了闖海人的起起落落, 看到了他們別樣的人生, 不一定成功, 但絕對精彩。 陸勝平說, 當年大家都帶著夢想, 有著追求目標, 對未來充滿激情, 每個人身上都流淌著敢為天下先, 敢幹、敢想、敢做、敢闖的精神。

這份特區精神經由“十萬人才過海峽”的大潮一點點植入海南, 滋養著這片土地, 激勵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這份特區精神正為美好新海南的騰飛提供無盡的精神動力。 (南國都市報記者 敖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