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胡德奎:崇尚傳統、敬畏經典、從不追風 耄耋老人一撇一捺書寫人生

胡德奎先生作品

東方聖城網訊“人生樂趣書為伴, 心曠神怡度晚年。 ”現年83周歲的胡德奎先生詮釋自我寫下楹聯。 “想寫好書法, 就要有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想提高書法境界, 就要讓他深入廠礦、深入社區、深入生活, 賦予作品生命力。 ”自幼私塾裡與書法結緣, 70餘年不惜力氣地寫、不知疲倦地練。 本週六, 彙集畢生心血的兩本書法作品集捐贈儀式, 將在蔣林社區舉行,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

大家共同感受這位長者書法藝術的魅力!

愛好書法緣于父親, 鍛煉于生產工作中

自打七歲習字, 由於其父書法在當地小有名氣, 在胡德奎的兒時記憶中, 上門求字者總是絡繹不絕, 但遺憾的是沒有留下一幅作品。 受父親影響, 學生時代一直酷愛讀寫。 1955年, 胡德奎考上了濟甯農校, 入學時的檔案就記載了“喜歡寫毛筆字”的興趣愛好。

“寥寥幾字的介紹, 沒想到到校後, 校長、老師經常找我寫東西。 從那時起, 我幾乎包攬了學校所有的筆墨活動, 壁字、海報多出自我筆。 寫得多了也有了小名氣, 後來還經常抽調到其他單位, 寫會標、寫獎狀、寫錦旗、寫榮譽證書。 當時, 成百上千份的獎狀、證書都要手寫, 有時一寫就是兩三個月。

”胡德奎老人回憶說, 從求學到留校的24年間, 幾乎一半以上的教職工都收藏有他的書法作品。 書法即工作, 這為胡德奎的書法之路奠定了基礎。 憑著那份愛好和刻苦, 他的書法功底日漸深厚。 可以說, 胡德奎的書法人生, 結緣于父親, 鍛煉于年輕時的生產工作中, 又在退休之後實現了昇華。

1995年從市司法局退休後, 胡德奎老人的讀寫興趣並沒有跟著“退休”, 依然每天堅持, 將全部心力放在書法鑽研上, 繼續追逐著自己的夢想。 因為有了更多時間讀帖、臨帖, 從傳統中汲取營養, 反復臨研王羲之、趙孟頫的字帖, 無論是結體還是章法筆法, 都漸入佳境。

書法作品集《翰墨抒懷》、《翰墨傳情》相繼問世

“崇尚傳統, 敬畏經典, 從不追風”是胡老對書法作品的堅守。

對於一些故意違背傳統的現代派書法, 胡老直言不諱的說。 書法練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特別是篆體、行草。 楷書是基礎, 沒有楷書做基礎, 寫什麼也寫不好。 書法圈中流傳有一句名言:“楷法無欺”, 說的是行書、草書可能欺騙不太瞭解書法的人, 但是寫正楷, 是誰都欺騙不了的。 “它的一筆一劃, 都可以體現出作者的書法功力。 只有在楷書寫好的基礎上, 才能書寫流動飄逸的行草。 ”胡德奎老人說。

三年前, 在家人與老友的鼓勵之下, 胡德奎老人在八十壽辰之際, 自費印刷了第一部書法作品集《翰墨抒懷》, 贈予親朋好友鑒賞交流。 經過三年的創作, 從近四百幅作品中選出部分作品, 第二本書集《翰墨傳情》面世。

胡德奎老人告訴記者, 在子女的鼓勵之下, 4月21日他將在蔣林社區舉辦贈書儀式,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 也為其70多年的書法人生做一個總結, 更為更多的書法愛好者擔負起傳承的使命。

“‘字如其人’的道理人盡皆知, 堅持很難。 只要是潛心研究書法的人, 會隨著對書法精神理解的精進, 找到人生的真諦。 ”說起寫書法的好處, 胡德奎老人脫口而出——修身養性, 書法是一件令人賞心悅目的事情。 如今, 他很高興地看到, 隨著幾個孩子年齡漸長, 不僅全力支持自己的書法愛好, 更加入到練字的隊伍中, 這或許就是書法對於樹立優秀家風的正能量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