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可以不愛,請別傷害

■本報評論員 陳曦

近期, 動物園裡發生的事兒可真不少。 安徽合肥一動物園內, 一大媽多次對長臂猿吐口水, 還教孫子和她一起吐, 如此不尊重動物的行為, 不僅讓園區工作人員深感無奈, 也讓路人直呼“過分, 教壞下一代”。 而福州動物園一個多月來, 竟發生兩起暴力襲擊事件, 直接導致了“袋鼠一死一傷”的悲劇, 而肇事者不是什麼豺狼虎豹, 就是“好奇心”極強的遊客。

現在國內許多動物園, 在展示區內往往不設玻璃牆, 而是用木柵欄、鐵柵欄等將遊客與動物分離, 一方面是出於成本的考慮, 另一方面有助於遊客與動物進行無障礙的眼神交流。

當然, 為了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 工作人員都會在園區內放置醒目的提示牌, 呼籲遊客文明觀賞;也會定期巡邏, 一旦發現人或動物的“異常”舉動, 可以及時處理, 確保雙方安全。

一般而言, 園區內被圈養起來的動物, 都不會主動惹事, 聽話得很;但是前來看動物的人, 素質可就千差萬別了。 有的遊客覺得花錢來看動物, 動物就得“感恩戴德”, 使出全身解數表演一番;若是動物只顧自娛自樂, 甚至睡起了大覺, 這些遊客便覺得“索然無味”, 於是採取種種暴力手段找樂子、尋開心, 看到動物因恐懼而自衛、逃竄的樣子, 便滋生出一種所謂的優越感和滿足感。 袋鼠因具備超強的跳躍能力, 成了福州動物園裡的明星;可也正是因為它魅力出眾,

給自己惹來了“無妄之災”。 一些成年人看到袋鼠在睡覺就撿石塊實施精准擊打, 而當工作人員清走展示區的石塊後, 他們去別的地方找回來再扔, 人性之惡由此可窺一斑。

遊客傷害動物的行為, 其實每天都在不同的動物園內上演;即便沒有造成動物的死傷, 也讓它們如“驚弓之鳥”, 壓根談不上與人的和諧共處。 除了袋鼠常遭到“投石”的攻擊外, 駝鳥也是受害群體;而向河馬嘴裡丟礦泉水瓶, 強行拔孔雀羽毛, 給靈長類動物亂投食等, 也是一些遊客樂此不疲的遊樂項目, 他們在“花樣折騰”動物的路上, 永遠都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和十足的創新力。 對此, 園方也很頭疼, 平日裡人手本就緊張,

而每逢節假日, 人流量又大, 一不留神看不住, 動物便遭了殃, 就是想揪出肇事者, 有時也找不到。

據悉, 在經歷了袋鼠傷亡事件後, 福州動物園已向上級部門申請在全園安裝高清監控, 寄希望於監控設施的完備, 能有效制止傷害動物行為的發生。 相信越來越多的動物園, 在聽聞、見識了某些遊客的惡劣舉動後, 也肯定會出臺種種措施防止少數人“行兇”, 除了裝攝像頭, 還可能配備防護網、玻璃牆, 在人與動物之間設置“隔閡”。 而園方的安保和維護成本提高了, 所有遊客都不得不為之埋單, 票價的水漲船高只是其一, 無法近距離與動物進行友好交流才是最遺憾的。

人有尊嚴, 動物同樣有尊嚴;保護人權, 同樣也得保護動物的權利。

你可以不愛它們, 但請別傷害;為了一己之樂而施暴, 實在太“low”了。 對於遊客而言, 做到文明出行、文明遊園, 真的很難麼?“袋鼠傷亡門”事件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願這樣的悲劇不再上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