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石棉:蟹螺堡子走一回,藏寨風情惹人醉

蟹螺新村美景

4月19日, “4.20”蘆山強烈地震5周年全國主流媒體記者回訪雅安活動, 來到了雅安市石棉縣蟹螺藏族鄉江壩村。 走在蟹螺堡子通巷裡,

腳下的青石板路歷經歲月滄桑, 早已被磨得鋥鋥發亮。 一縷微風, 帶著傳統村落散發出厚重的歷史韻味, 撲面而來。

“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一年後, 江壩村各個新村聚居點陸續動工, 並于當年9月完工, 當地群眾陸續搬進了新家。 為更好地保護藏寨的原有風貌, 新居建設儘量使用傳統的建築工藝和材料, 門窗也採用傳統藏式木質雕刻框架。 一排排高大的石砌建築棱角分明, 院落之間錯落有致, 屋後流水環繞;村巷都是用石板鋪就, 就連排水溝渠也是用砌石築成。 獨特的石塊, 在當地人的手中, 組合成了獨特的藏式建築。

江壩村村民王志先, 正打理著自己果園裡的雜草。 自2013年起, 在村上的引導下, 王志先開始種植枇杷,

現在已經初見效益。 “以前我們這裡大家都種植玉米和土豆, 每天起早貪黑, 一畝地除去開支, 收入還不到1000元。 ”王志先說, “現在, 我家已發展了4畝枇杷。 以中產來算, 每畝產2000斤枇杷, 也能帶來近2萬元的收入。 收入提高了, 大家的生活也更好了, 今年我家就購置了新傢俱, 住著更舒服。 ”據瞭解, 江壩村因地制宜, 在海拔較低的地區種植枇杷, 在海拔較高的地區發展錯季蔬菜, 目前全村已發展錯季蔬菜辣椒、西蘭花等700餘畝, 枇杷近600畝, 年產值達1700多萬元。

“環山雞節”盛景(資料圖)

同時, 作為全國第一批傳統村落, 這裡有著獨特的爾蘇藏族風情。 每年農曆八月9日到12日, 是當地最為盛大的節日——“環山雞節”。 此時, 秋風吹過的蟹螺堡子, 層林盡染, 換了一身新裝, 熱鬧非凡。 參加盛會的藏族同胞穿著豔麗的服裝歡聚一堂, 共慶這個美好的節日。 據介紹, “環山雞節”這一天是爾蘇人遷徙定居的日子, 也是祭奠祖宗、慶祝豐收和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的日子。 全堡子的人帶上各種祭品上山祭祖;下山後喝杆杆酒,

跳鍋莊至通宵達旦, 甚至三天三夜。 這樣獨具風情的節日, 也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體驗。

“蟹螺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文歷史資源, 獨特的人文風情為這裡的旅遊業發展創造了條件。 在這裡不僅能體驗民族風情, 也能賞山賞水, 嘗美食, 更是絕佳的避暑勝地。 ”蟹螺鄉副鄉長吳瑀說到。 蟹螺鄉村旅遊業的發展離不開豐富的文化內涵, 而豐富的文化則借助旅遊平臺充分展現, 二者相互融合, 相互促進, 更好地推動當地鄉村文化旅遊一路前行。 2017年, 蟹螺堡子全年接待遊客近8萬人次, 旅遊收入達到3000萬元左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