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又是一年畢業季,那些非211/985的畢業生都去哪了?

中新經緯用戶端4月19日電(張哲)面對學歷之遜與就業壓力之大, 這些站在人生分水嶺的學子們最終都去哪兒了?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已經不是一個新話題了。

中國政府網刊文表示, 今年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20多萬人, 就業創業形勢複雜嚴峻。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如果沒有“211/985”、“雙一流”這樣的名校光環, 準備步入職場的“雙非”學子們壓力著實不小。

打開招聘軟體, 映入眼簾的是各種211/985“專屬”列表, 這讓本就充滿就業壓力的“雙非”學子望而卻步。

老師醫生公務員, 家長眼中的“三寶”

孟瑤是雲南師範大學音樂學專業2017屆的畢業生,

畢業後在雲南工作了半年多便回到山東老家備考本省教師資格證。

孟瑤直言, “雲南離山東實在太遠了, 父母不放心, 自己也想家, 就索性回來了。 在這裡, 父母都覺得公務員、教師是最好的職業。 像我們這種藝術類畢業生, 做音樂老師幾乎是唯一的出路。 ”

孟瑤正在教授鋼琴 受訪者供圖

孟瑤認為, 山東和雲南兩地人的就業觀相差很大。 在山東, 父母都希望子女有穩定的工作、完整的家庭, 這也成為當地評判一個人是否“有出息”的普遍標準。 而在雲南, 人們的就業觀很隨意, 大多數藝術類畢業生會選擇在琴行、培訓機構等地就職。

工作時間靈活, 生活相對自由, 收入情況也比做教師優厚一些。 但這種靈活的工作方式在父母看來就太“隨便”了, 甚至不被視為正經職業。 為了滿足家人的預期, 考證做教師, 成了她唯一的出路。

談到家庭因素, 來自蘇州的邱浩也表示深有同感。 雖然參加了2017年的研究生考試, 但邱浩自覺勝算不大, 於是報名參加了蘇州當地的公考培訓班,

開始了公務員備考之路。

他說, 自己本身是很排斥畢業後就考公職的, 還是希望能繼續讀書, 將來掌握更大的選擇權。 但是公務員、教師、醫生等“鐵飯碗”在父母看來是子女畢業後的最佳去向, 如果考研失利, 只能遵從家長的意思了。

而值得主意的是, 父母眼中的穩定職業, 卻有可能成為這些年輕人的“圍城”。

據杭州網此前報導, 一名28歲的浙江女孩在杭州做了5年公務員 , 在升科長後突然辭職。

“我的夢想很簡單, 不過又有些異想天開, 就是希望等到自己老到折騰不動的時候, 還有故事講給別人聽, 而且別人也願意聽。 ”這位女孩希望趁自己還在可以折騰的大好年齡時, 讓自己變成有更多故事的人。

其實, 早在2015年就有媒體報導,

從2012年到2014年, 杭州公務員辭職人數逐漸上升, 從34人升至103人。 問及辭職原因, 多是對工作現狀不滿意, 希望尋求更大的提升空間。

“沒有211/985頭銜, 展示自己的機會都沒有”

有受訪者認為, 非211、985學校的畢業生失去的不僅僅是更優厚的薪資福利, 還有無數次簡歷通不過初篩的困窘。 不管自身的真實能力怎樣, 往往連展示自我的機會都被剝奪了。

鄭潔是南昌某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2018屆畢業生, 如今已成功考取上海某高校的研究生。 在她看來, 高學歷在個人發展歷程中是最重要的。

鄭潔正在自習室準備研究生複試 受訪者供圖

當問及211、985的名校頭銜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時, 鄭潔說:“(影響)非常大啊, 就業歧視還是很嚴重的。 (沒有211/985的頭銜)你沒有機會展示你的優秀, 或許剛看到簡歷就被篩了。 而且同樣的工作, 雙非就是工資低。 ”

來自安徽的丁萌在2016年畢業于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 同年成功保研至某985高校, 開始了自己的研修之路, 如今已讀到研二, 也面臨著實習、擇業等人生難題。

她說:“如果我本科就畢業的話,父母應該也是希望我考公職或者進銀行,在省內從事一份穩定且體面的工作,畢竟覺得女孩子不用太辛苦。”

不過讀研後,父母原來的想法也打破了。這可能是因為學歷提升了,還有我自己的性格因素,使得他們覺得什麼適合我,就讓我自己去選擇好了。”

至於將來是否會回到家鄉,丁萌表示,“個人現在計畫往一線城市發展,如果到時候薪資福利和生活成本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當然就異地定居了。不過現在家長發展的比較好,不排除回家的可能性。再說如果異地混的不如意,確實不如回家。”

“雙非”就沒有競爭力?通向羅馬的路不只一條

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的孫彬現在在當地的一家融資公司做財務,她告訴中新經緯,對於她而言,就業難的主要因素在於大城市人才太多,211/985等名校畢業生擠佔了就業市場,自己能得到的待遇總不如意;小城市機會又太少,得不到鍛煉。

她擁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工作地點離家只有幾分鐘的路程,工資也高於當地平均工資水準。但她認為家裡這份工作太過清閒,怕自己失去競爭力。為了創造更多的提升空間,她決定在職考研。但作出決定後,又重新陷入了糾結中。

孫彬在融資公司工作 受訪者供圖

“實在不喜歡現在的工作,還是想出去找工作,但是外出找工作會很忙,學習的時間就會很少,擔心研究生考不上……”

兩位受訪者表示,爭奪家鄉的鐵飯碗幾乎已經成為一種“畢業模式”,由於缺少明確的職業規劃,也很少去思索自己的工作興趣究竟是什麼,錯過了職業鍛煉和就業選擇的最佳時間,這或許是雙非學子競爭力較弱的主要原因。

“與一線城市、省會城市的名校不同,雙非學校往往在企業數量較少、經濟條件較弱的三線城市,在就業培訓環境方面明顯遜色於名校。本科期間相對懶散的生活氛圍,也會削弱雙非學子的競爭意識”,孫彬說。

“雙非”學子在一線城市的就業市場中真的競爭力如此薄弱嗎?

有些結論是需要時間來檢驗的。在福布斯官網發佈的“2017年中國富豪榜”榜單中,位居前三的分別是恒大集團許家印、騰訊馬化騰、阿裡巴巴馬雲,而這三位分別畢業于武漢科技大學、深圳大學、杭州師範大學,都不是211、985名校出身。

畢業于山東某高校的徐瑩就表示,211/985的名校頭銜並非“絕人之路”。她認為名校頭銜既不是事業成功的標準,也不是幸福生活的標準,名校光環確實能為擇業開很多綠燈,但還是替代不了人才自身的能力。

徐瑩來北京剛滿一年,現在在一家香港集團旗下的雜誌社工作,她對中新經緯表示,“我身邊也有一些畢業於211/985名校的同事,覺得大家在工作能力上是相當的,而且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的學生並不比他們表現差。”她認為,畢業生的高考情況與就業表現未必絕對成正比。(中新經緯APP)

(根據受訪者要求,文中孫彬、孟瑤、丁萌、鄭潔、徐瑩皆為化名。)

她說:“如果我本科就畢業的話,父母應該也是希望我考公職或者進銀行,在省內從事一份穩定且體面的工作,畢竟覺得女孩子不用太辛苦。”

不過讀研後,父母原來的想法也打破了。這可能是因為學歷提升了,還有我自己的性格因素,使得他們覺得什麼適合我,就讓我自己去選擇好了。”

至於將來是否會回到家鄉,丁萌表示,“個人現在計畫往一線城市發展,如果到時候薪資福利和生活成本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當然就異地定居了。不過現在家長發展的比較好,不排除回家的可能性。再說如果異地混的不如意,確實不如回家。”

“雙非”就沒有競爭力?通向羅馬的路不只一條

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的孫彬現在在當地的一家融資公司做財務,她告訴中新經緯,對於她而言,就業難的主要因素在於大城市人才太多,211/985等名校畢業生擠佔了就業市場,自己能得到的待遇總不如意;小城市機會又太少,得不到鍛煉。

她擁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工作地點離家只有幾分鐘的路程,工資也高於當地平均工資水準。但她認為家裡這份工作太過清閒,怕自己失去競爭力。為了創造更多的提升空間,她決定在職考研。但作出決定後,又重新陷入了糾結中。

孫彬在融資公司工作 受訪者供圖

“實在不喜歡現在的工作,還是想出去找工作,但是外出找工作會很忙,學習的時間就會很少,擔心研究生考不上……”

兩位受訪者表示,爭奪家鄉的鐵飯碗幾乎已經成為一種“畢業模式”,由於缺少明確的職業規劃,也很少去思索自己的工作興趣究竟是什麼,錯過了職業鍛煉和就業選擇的最佳時間,這或許是雙非學子競爭力較弱的主要原因。

“與一線城市、省會城市的名校不同,雙非學校往往在企業數量較少、經濟條件較弱的三線城市,在就業培訓環境方面明顯遜色於名校。本科期間相對懶散的生活氛圍,也會削弱雙非學子的競爭意識”,孫彬說。

“雙非”學子在一線城市的就業市場中真的競爭力如此薄弱嗎?

有些結論是需要時間來檢驗的。在福布斯官網發佈的“2017年中國富豪榜”榜單中,位居前三的分別是恒大集團許家印、騰訊馬化騰、阿裡巴巴馬雲,而這三位分別畢業于武漢科技大學、深圳大學、杭州師範大學,都不是211、985名校出身。

畢業于山東某高校的徐瑩就表示,211/985的名校頭銜並非“絕人之路”。她認為名校頭銜既不是事業成功的標準,也不是幸福生活的標準,名校光環確實能為擇業開很多綠燈,但還是替代不了人才自身的能力。

徐瑩來北京剛滿一年,現在在一家香港集團旗下的雜誌社工作,她對中新經緯表示,“我身邊也有一些畢業於211/985名校的同事,覺得大家在工作能力上是相當的,而且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的學生並不比他們表現差。”她認為,畢業生的高考情況與就業表現未必絕對成正比。(中新經緯APP)

(根據受訪者要求,文中孫彬、孟瑤、丁萌、鄭潔、徐瑩皆為化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